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群雄采访录--美国女记者与民初军政强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宝爱莲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脱下晚装,蹬掉舞鞋,换上马裤旧衣……
在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初来乍到的西方女记者面对新闻素材,展现出惊人的行动力。
她用异域的眼睛去观望彼时中国社会的一切:走入东方独有的深宅大院,与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相会,并悉心记录下他们的人生态度与生活轨迹。
她也以记者独特的情怀记录了她因工作卷入的硝烟与灾难。
她叫宝爱莲。一个以“美国女牛仔精神”闯荡中国的记者。她用她采访的文字,为我们拉开了民国军阀与政要身后隐秘生活的帷幕。
作者简介
杨植峰,男,1962年生,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出版的著译作品有:《梨香记》、《民国采访战》、《帝国的残影》等,另有中短篇小说散见于各文学期刊。
目录
译者序
初抵上海
《大陆报》履新
上海社交
学习中文
公共租界扫黄
初识宋美龄
电报采访孙中山
获准深入军阀老巢
采访徐世昌一波三折
采访张作霖父子
终于采访到徐世昌总统
千辛万苦往洛阳
开战前夕见到吴佩孚
随吴夫人张佩兰赴保定
吴公馆内宅的日子
半夜送吴佩孚出发
看吴夫人梳妆打扮
武神庙里接到直奉开战消息
出生入死上战场
随张佩兰拜会传教团
传来吴佩孚死讯
夜遇冯玉祥
目睹豫军士兵被砍头
趁机采访了阎锡山
阎夫人设宴招待
战后访吴佩孚与曹锟
吴佩孚的妻妾们
宋美龄鼓励我南下广东
陷身陈炯明叛乱
珠江上采访孙中山
采访弥留中的伍廷芳
再晤孙中山夫妇于上海
参加宋美龄大婚
序言
宝爱莲的英文原著是尘
封已久的旧书,出版已有四
分之三世纪了。网上看到了
买来,读到作者结识吴佩孚
伉俪于直奉大战,又出生入
死,乱中采访民初群雄,其
事迹彪炳涣汗,不免感慨一
番。阅毕束之高阁,渐渐淡
忘了。
前一阵,在上海福州路
的一家打折书店买了陶菊隐
的《吴佩孚将军传》(收于
《狷介与风流》,山西人民
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读到一段关于吴佩孚与
“德国小姐露娜”的描写,不
禁有些诧异。陶菊隐是如此
描写的:
一天,德国小姐露娜从
北京来到洛阳,抱着崇敬英
雄的一种心理,找着她的亲
戚——北京德使馆官员——
写了一封介绍信,不远千里
而来。不错,过去吴的风度
是掷果偷香之类,可是现在
呢,黄澄澄几根鼠须,乌糟
糟两排黑齿,清癯的脸庞上
配着一双大而赤的眼睛,宁
足当西方安琪儿之一盼?可
是露娜向之飘送媚眼,向之
情话喁喁,把他当做理想中
之对象。吴对“恋爱经”素乏
研究且不感兴趣,露娜的一
番热情无异于“对牛弹琴”。
露娜回京后有信来,干
脆说:“吴将军,我爱你,
你也爱我吗?”这给巡署译
员一个大大的难题了:“堂
堂洛帅乃中国旧礼教之忠实
信徒,这封信是呈上去呢还
是留中不发?”他请示郭秘
书长(其时郭未死),郭笑
着说:“还是呈上去,你无
权扣留大帅的情书。”译员
只好硬着头皮如命而行,一
面偷觑脸色,见吴不怒而笑
,知道钉子是不会碰的了。
后来一连又来几封信,吴不
免得意忘形,偶向张夫人提
及,意若曰:“你放心,我
不会闹离婚。但你莫把我这
老头子当一件滞货。”哪知
张夫人为着假爱情动了真气
,天天闹着要扶正……
至于那位德国女士呢,
不久回到德国,仍不断有信
来,足足纠缠了两年之久。
看完这段,大感困惑。
第一次直奉大战时,与吴佩
孚有过交结的,除了美国记
者宝爱莲,难道还有一个德
国小姐“露娜”?因陶的作品
没有标明故事的出处,只得
盲目查找各类资料,包括《
奉直战云录》、《直皖奉大
战实记》等,但求振聋发聩
,填补无知。可惜笔者于民
国史是门外汉,费尽气力,
竟一无所得,没找到露娜的
一鳞半爪。又想,会不会是
陶与吴佩孚私交笃厚,或与
吴的左右义结金兰,知人所
不知,才写人所未写呢?于
是又翻阅陶的自传类作品,
包括《记者生活30年》、《
孤岛见闻》等。看来看去,
似乎也不见与吴佩孚阵营有
什么了不起的交情。倒是《
记者生活30年》有一段写道

吴佩孚早年的历史,为
各种书刊所未载,我因友人
提供了一些资料,均写入《
吴传》内。此项资料,至今
仍有人认为可供参考,要求
复印此书,作为内部发行,
因我不同意而罢。
如此看来,所谓“德国小
姐露娜”,很可能出自“友人
提供”的“一些资料”。陶菊
隐当了几十年新闻记者,应
该不会信笔胡诌的,何况他
写得有鼻子有眼,仿佛身临
其境的样子。连该书的《编
辑前言》里也大肆发挥道:
最有意思的是有个洋小
姐,爱上了年已五十,几撇
黄须两排黑齿的吴大帅。千
里迢迢写信来诉说爱情,吴
拿着情书当公函,一样批了
四个字:老妻尚在。
……
得知孙中山已从总统府
逃往永丰舰后,她又设法联
系一艘摩托艇,漏夜顺珠江
追寻而去,非要见到他,完
成采访任务。摩托艇驶到半
途被拦截,机枪扫射过来,
驾驶员当场中弹昏迷。她临
危不惧,抢过船舵,亲自驾
驶,逃出险境。原来,她在
加州就是摩托艇爱好者,16
岁开始就精于此道,没想在
遥远的东方发挥了作用。到
了永丰舰,她手脚并用爬上
船舷,终于见到了孙中山和
蒋介石。
宝爱莲的经历足以证明
,她已超越了普通记者,将
自己变成了一个传奇性人物
。舞文弄墨非她所长,但行
动能力过人。笔者在翻译此
书过程中,常叹她经历之奇
,恨她笔力之差。换上稍有
文采的人,只需有她经历之
十一,就足以写出引人入胜
的佳作,博个大大的好名声

但这只是我们凡夫俗子
的想法。对宝爱莲这种人,
人生就是场体验而已。从广
州回上海不久,她便辞去了
《大陆报》的工作,只保留
了国际新闻社特派员一职。
随后便是结婚,嫁给了美国
人约翰·波特。待其长子出
生后,她把国新社的工作也
辞了,成了职业家庭主妇,
相夫教子,就此淹没在上海
的外国人社区。
正如笔者在《民国采访
战》一书的译者序中所说,
旧时代在华的外国人,无论
行业与出身,都要写书,讲
中国与自己。宝爱莲也不能
免俗。她一生出版过两本书
,头一本是《新闻为重》(
News is My Job, a
Corresporident in War-
Torn China, The Macmillan
Company, New York, 1940
)。后一本是与丈夫合作的
《逃出中国》(Flight from
China, The Macmillan
Company, New York, 1945
)。
本书选取《新闻为重》
一书的部分章节译出。前文
说过,宝爱莲此人风骚不逊
,而文采略输。她的书文字
乏味,内容杂乱,轻重不分
,编排无序,夹杂对中国历
史谬误百出的介绍,对时局
背景毫无见地的交代
导语
本书是一部“记录国民党高官多舛命运,品评中国百年历史风云”的专著,着重交代了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安息地。这些人曾经是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对中国历史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然而,他们人生的志向为什么难以实现?他们最后的归宿为什么截然不同?相信读后您会得到答案。
精彩页
初抵上海
初抵时,上海于我是全然新奇和陌生的。那是在一战结束后不久,我的身份是双重的,其一是任美国国际新闻社驻上海的通讯员,其二是任《大陆报》(The China Press,美资的上海本地英文报)的“姑娘记者”。所谓“姑娘记者”乃是对年轻女记者的谑称。当时,女性踏足新闻界,还是极新鲜的事。
我是与一群加州的朋友结伴来申的,出发地是旧金山。他们都是老上海了,返美度假后归来,而我则是彻头彻尾的新人。船一进吴淞口,我就被四周情景震慑了。但见拖轮牵着长串的舢板,比火车还长,满载货物,从黄浦江上缓缓驶过。曾在密西西比河上服役的老式明轮船,灯火通明地游弋,双侧的明轮击打出冲天的水花。康拉德笔下P&O公司的远洋巨轮泊在码头上,船上飘扬着法国三色旗。各国军舰下锚于江心,四周穿行着带篷的小舢板。在江水的拐弯处,一大队的中国渔船行过,帆樯林立,遮天蔽日。
正目不暇接时,随着一声尖锐的哨音,轮船停到了码头。
一见外滩的通明灯火,浦江的景色便立时被丢到了脑后。外滩的岸线宛如一个精心规划的公园,由连串草坪、不同的树种和丛生的鲜花组成。树木花草的背后,是庞大的建筑群,勾画出城市的天际线。
我在朋友们的前呼后拥下上岸,被塞进—辆汽车里。而我的本意是想乘坐人力车的。但汽车从外滩一拐入南京路,小小的失望便一扫而空了。这一路的景象简直妙不可言,五光十色的灯火,色彩斑斓的店招广告,自在散漫的人群,让我目不暇接。少顷,汽车出了市区,来到乡间一幢伟岸的巨宅。一个满脸堆笑的守门人推开了高耸的大铁门。
房子有三层高,与马路隔得很远,四周大树密布。原先的房东是个地位显赫的德国人。一战时,被英美势力的公共租界当局赶了出去。我的所有朋友在上海都自拥豪宅,并以此自豪。我倒是希望能住在中国庙宇或中式房子里,而不是住一幢设施齐全的德式广厦。但据悉,只有北京的外国人才有机会住中式的四合院。
我住的那套公寓在房子的三楼,含一间卧室、一间书房和一个卫生间。几个星期后,来了一个新邻居诺拉·沃恩。她也是刚来中国不久,被河北省的一户豪门富户认作了干女儿,长期生活在中国大家庭里。我们当了几个月的邻居,成了好朋友,一起梦想坐着大篷车游历蒙古大地。她举止文静,一头金发永远梳理得顺滑如丝。和我一样,对中国怀有一种罗曼蒂克的想象。每天连续几个小时坐在打字机前,写她在华北的一些经历,希望能获得《大西洋月刊》的采用。多年后,她把在华经历写成了《客居》一书,立时洛阳纸贵,誉满全球,作品被译成了十四种文字出版发行。当然这已是后话,不表。
我在上海的首夜,睡在一顶巨大的蚊帐里。房间的窗户大敞,远处传入的箫声如泣如诉,清晰可闻。这古老的旋律充满了异域之美,开启了我对中国的认识。
次日,我被一个柔和的嗓音唤醒了,睁眼一看,床边立了个中国妇女。 她一边轻拢罗帐,一边轻声道:“夫人,该起床了。我是专门服侍夫人的阿妈,夫人有什么吩咐,我是随叫随到的。”
话音未落,她的身后又出现了一个身材颀长的中国“仆孩”,满脸堆笑,身着簇新的白长衫,端着满满一盘早餐,香气诱人。口里道:“夫人早,还喜欢中国吗?我是二号佣人。”听他这么一问,我连忙道:“岂止是喜欢,我爱中国。”这倒并非随口一说,因为从儿时起,我就对中国充满了浪漫瞳憬,几乎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
阿妈身坯结实,模样坚毅,杏脸慧眼,一头浓密黑发盘成个紧实的发髻,油光水滑,上面斜插一朵香气四溢的鲜花。她上穿一件瘦身的洁白细麻上衣,下衬一条玄色的闪光纱直腿裤,让我顿生好感,从一开头,就对她言听计从。及至后来,阿妈在我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则是我始料未及的。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18: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