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曜(1832~1891),字亮臣,号朗斋,先世浙江上虞,改籍北京大兴,后籍浙江钱塘。他生活在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这虽是个乱世,但乱世出雄杰。张曜早年放弃举业,从戎营伍。《清史稿·张曜传》说他:幼年喜武。成年之后,效力清廷,被赐“巴图鲁”即英雄之称号。后历官县丞、知县、知府、道员、总兵、提督、布政使、巡抚、河道总督,加尚书衔。其事迹《清史列传》、《清史稿》、《清碑传集续集》、《清中兴将帅列传》、《清代七百名人传》等均有传,由之可以看出其人生梗概。
张铭先生之父张怀恭先生——历时八年,收集资料,编纂年谱。书中收录书信四十通,包括了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阎敬铭、谭锺麟、李鹤年、潘祖荫、张之万、张之洞、曾纪泽、陆润庠、柯劭态、吴大潋、汪鸣銮、王懿荣、徐世昌、周树模、端方、孙宝琦等一时名贤。
序
绪言
卷上
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
道光十三年癸巳至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33~1846)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至咸丰二年壬子(1847~1852)
咸丰三年癸丑(1853)
咸丰四年甲寅(1854)
咸丰五年乙卯(1855)
咸丰六年丙辰(1856)
咸丰七年丁巳(1857)
咸丰八年戊午(1858)
咸丰九年己未(1859)
咸丰十年庚申(1860)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
同治元年壬戌(1862)
同治二年癸亥(1863)
同治三年甲子(1864)
同治四年乙丑(1865)
同治五年丙寅(1866)
同治六年丁卯(1867)
同治七年戊辰(1868)
同治八年己巳(1869)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同治十年辛未(1871)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光绪元年乙亥(1875)
光绪二年丙子(1876)
光绪三年丁丑(1877)
光绪四年戊寅(1878)
光绪五年己卯(1879)
光绪六年庚辰(1880)
光绪七年辛巳(1881)
光绪八年壬午(1882)
光绪九年癸未(1883)
光绪十年甲申(1884)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卷下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张勤果公之墓、祠散记
附录一
大事年表
附录二
传记资料汇编
附录三
散集近现代作家笔端之张曜
附录四
信笺正草字体参照(墨迹附后)
参考文献
后记
信笺墨迹
张之万(一) 左宗棠(三) 阎敬铭(二二)
李鹤年(二七) 谭锺麟(三○) 李鸿章(三六)
曾国荃(三八) 徐树铭(四二) 徐用仪(四六)
孙诒经(五○) 潘祖荫(五二) 黄体芳(五六)
李文田(六一) 王仁堪(六三) 吴大潋(六六)
张之洞(八六) 汪鸣銮(九一) 曾纪泽(九四)
张 度(九五) 陆润庠(九九) 黄思永(一一○)
王懿荣(一一四)袁昶(一三六) 柯劭志(一三九)
沈曾桐(一四一)黄绍箕(~四二)徐世吕(一四六)
周树模(一五一)端方(一五五) 孙宝琦(一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