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儿童文化有哪些特征?如何让儿童文化保持活力?这些都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在本书中,作者从哲学层面对儿童游戏和儿童文化进行了分析与思考,认为可以从精神的层面来理解儿童游戏,即儿童游戏就是一种真诚平易、严肃专注、自在玩耍和生发跳跃的游戏精神,并倾向于从素质这一角度来理解儿童文化,认为儿童文化就是儿童群体为了生存、发展、适应环境和让自身更加美好而生发和展现出来的素质、能力与倾向。是儿童群体所共有的内在精神及其外在表现,是内在的、有活力的、蕴含多种可能、具有唤醒作用和充满游戏精神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儿童文化具有七个特征。 同时,作者指出:当今社会日益重视儿童。但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也面临着新的危机。成人(特别是陪伴儿童的父母和教师)应当在儿童文化的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人要成为儿童文化的保卫者,应不断地自我更新和成长。要真诚地向儿童学习。尊重理解儿童,与儿童心灵相通。为儿童提供表现和表达的空间,让儿童亲历生活和自在玩耍,成为儿童的榜样,全然地关注儿童,温和而坚定地支持儿童。营造起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作者简介 毛曙阳,教育学博士,研究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教研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教育环境、儿童游戏、儿童文化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在专业期刊发表过20多篇文章,编写和翻译了多本专业书籍。如《理解儿童的行为——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指南》《幼儿园教师文案写作指导》和《评价幼儿的6种简易方法》等。 目录 序言 引言:步人儿童的世界 第一章 界定: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 一、对儿童游戏的理解 (一)对游戏的考察 (二)对游戏的哲学思考 (三)儿童游戏的定义 二、对儿童文化的思考 (一)对文化的考察 (二)从多个角度认识并发现儿童 (三)儿童文化的定义 (四)儿童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 历程:从儿童游戏到儿童文化 一、游戏孕育了儿童文化 (一)游戏孕育了人类文化 (二)游戏是儿童文化的母体 二、儿童游戏是儿童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儿童生活中有大量的儿童游戏 (二)儿童的生活、学习和游戏相融在一起 三、儿童在游戏中传承并生成自己的文化 (一)儿童在游戏中传承并享受人类已有的文化 (二)儿童在游戏中发展能力并生成自己的文化 四、适宜的儿童文化能支持、促进儿童游戏 (一)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二)丰富儿童游戏的内容 第三章 反思:现实中的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 一、当今社会对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的支持 (一)重视儿童的思想日渐深入人心 (二)学前教育机构在保障儿童的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当代社会中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活力的缺失与变异 (一)儿童游戏面临消逝的危机 (二)一些成人对儿童缺乏尊重 (三)不适宜的成人文化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成人的溺爱和替代会削弱儿童文化的活力 第四章 重建:对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的支持 一、来自成人和社会的支持 (一)向儿童学习 (二)尊重、相信、理解并支持儿童 (三)成人的自身成长 二、来自教师的支持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 (二)让儿童享有游戏的权利 (三)丰富并支持儿童的游戏 (四)教师的自身成长 三、来自家长的支持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家长的自身成长 四、儿童文化的自我拯救 (一)为儿童文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儿童文化的自我生长与生机保持 附录:关于“儿童最喜欢的游戏”的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