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向上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张自豪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清华学霸张自豪全新力作,一部给年轻人的成长精进指南!作者从一个普通家庭成功逆袭到清华中的金字塔—苏世民学院,从贝恩咨询到获得6000万融资的杰出青年创业者。他用自己成长路径,证明了大部分成就不需要拼天赋,而是你对这个世界是否拥有正确的底层逻辑和认知方式。
如果你想变得优秀,你只需要比别人努力;如果你想变得卓越,你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清华苏世民学霸张自豪,真挚分享9大向上跨越路径,31篇实用锦囊,100+倍速成长方法,帮你跑赢同龄人!"
作者简介
张自豪
家里的第一位大学生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
达沃斯全球杰出青年
“植物标签”创始人
托福中国青年品牌大使
22岁考入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并获得硕士全额奖学金。
23岁获选“达沃斯全球杰出青年”。
25岁入职全球顶级咨询公司贝恩咨询。
26岁创立思瑞科技,创建品牌“植物标签”,获得超过6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27岁入选创业邦2021年“30位30岁以下创业新贵”。全网粉丝500万,结合自身从小镇少年到清华硕士的成长经历,创作和传播知识与生活方式内容,展现当代青年人的社会责任和昂扬姿态,激发更多人奋发向上。新华网曾为其拍摄个人专题纪录片《追梦中国人·斜杠青春》。
目录
PART 1 破局—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1节 向上跨越
如果你像我一样嫌弃过父母
从印随行为到突破局限
与生俱来与后天形成
天赋和努力哪一个更重要?
想阶层跃迁,必须明白头部效应
第2节 高效学习
学习的本质:已知和未知
应对已知:舒服的学习不是学习
应对未知:你的学习方法只属于你
第3节 充分表达
主动表达:说话八板斧
被动表达:STAR模型精准应对
能力地图:模块化思维梳理思路
PART 2 杠杆—撬动人生的杠杆
第4节 时间杠杆
什么是时间管理?
什么是时间杠杆?
如何获得时间杠杆?
第5节 社交杠杆
什么是社交?
什么是社交杠杆?
如何获得社交杠杆?
第6节 跨界杠杆
什么是跨界?
什么是跨界杠杆?
如何获得跨界杠杆?
PART 3 升级—做好时间的朋友
第7节 重塑思维
跳出思维陷阱
凡事思考本质
承认自己无知
两种底层思维
扣动人生扳机
第8节 人生节奏
未来无法预测
搞定关键决策
人生也有时差
第9节 延迟满足
拥有熵减能力
获得人生复利
做时间的朋友
序言
人生道阻且长唯有一直
向上
“去牛津还是去清华?”
我问我爸。
2017年,我大学毕业后
同时拿到了清华大学苏世
民书院和牛津大学商学院
的硕士录取通知书。
听起来像是炫耀,但这
个问题真实地困扰了我一
段时间。犹豫不决之际,
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开
口就问:“去牛津还是去清
华?”电话那头的我爸一时
被问住,愣了半晌回了一
句:“你说什么?”
无论去哪一所学校,无
疑都是一件令人倍感荣幸
的事。用我爸的话说,就
是“祖坟要冒青烟了”。
关于这道选择题,我最
终的答案是去清华。
不是因为它给了我全额
奖学金,而是因为我要选
择未来。
如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
剧烈变化——如果说英国在
19世纪曾是世界中心,美
国在20世纪成了世界中心
,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
央,我希望能够参与并且
见证这一刻。
中美两国元首3年向苏世
民书院发来4封贺信。
开学典礼登上当晚《新
闻联播》的头条新闻。
《纽约时报》全版刊登“
苏世民学者”项目录取名单

顾问委员会由19名全球
政要和知名学者组成——包
括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
、法国前总统尼古拉·萨科
齐、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
文、加拿大前总理布莱恩·
马尔罗尼、美国第56任国
务卿亨利·基辛格、诺贝尔
奖获得者杨振宁等。
教学团队除了清华大学
的顶尖名师外,还有哈佛
大学前校长、美国前财长
劳伦斯·萨默斯,哈佛大学
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
瑟夫·奈,耶鲁大学教授黛
博拉·戴维斯等知名教授。
总投入超过3亿美元,录
取率只有3.7%,被称为“清
华中的清华”。
100多名学生来自40多
个国家,其中6名来自哈佛
大学,5名来自普林斯顿大
学,3名来自耶鲁大学……
这一切告诉我,“世界的
未来在中国!在21世纪,
中国不再是选修课”。——
苏世民先生。
而我的选择,没错。
在拿到清华大学和牛津
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之前,
我以金融系前三名的成绩
本科毕业,获得毕业生的
最高荣誉并得到美国前总
统吉米·卡特的接见。之后
我入职了世界三家顶尖咨
询公司之一——贝恩咨询公
司。如今我创立了自己的
公司“思瑞科技”,刚刚完成
了估值超3亿元的天使轮融
资。
回望过往的求学生涯,
我算是一路坎坷地披荆斩
棘,每一次平台的晋升都
让我学会从头爬起。
你或许很好奇,我是如
何做到的,是家境优渥还
是天资聪颖?
我来自安徽马鞍山的一
个小镇——采石镇。家里最
有文化的是我爸,他读到
了初中。从小是爷爷奶奶
陪我长大,奶奶不识字,
连数字也不认得,我离开
家之后,她每次想我的时
候,还需要读过两年小学
的爷爷帮忙打电话。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
来的我,是家里第一个高
中生、第一个大学生和第
一个清华的研究生。
小时候,我也羡慕过那
些有家长陪伴成长的同学
,他们遇到学业上的问题
总会有爸妈帮忙解决。而
我甚至开始嫌弃自己的爸
妈——为什么他们在学业上
帮不了我?为什么他们只
是小学毕业?
除了出身平凡,我也很
清楚自己不是一个天才,
至今我的手机桌面上还写
着四个字——勤能补拙。
天才是人群中的百万分
之一,他们根本不需要学
习,不需要努力,不需要
训练……他们很可能连自己
的老师都看不上。
而我,显然不是这样的
人。
从小到大,数学一直是
我的弱项,遇到稍微不一
样的题目,我从来不会触
类旁通、举一反三,我这
一路是把数学题当作语文
题背过来的。我数学最低
考过40多分,然而我本科
时却坚决选择了金融和数
学双专业,最后以最高荣
誉毕业,还考过了好几门
精算师考试。因为我相信
:勤,能补拙。
现在,我已经从清华毕
业,站在学生时代的终点
,回望十几年求学生涯,
从老家马鞍山的“采石小学”
,到号称“清华中的清华”,
我在学习和升学方面,交
上了一张满分答卷。
我把我的答卷总结成了
一套完整的经验、心得和
方法论,以及这套方法论
在实际中的运用,结合自
己身边的案例,全部说给
你听。教是最好的学,我
也希望通过复盘和教会你
来帮我自己总结,以应对
未来更加残酷的竞争。
这一路走来我见到很多
同龄人陷入了“越努力,越
平庸”的困局,很多时候这
是时间差造成的。有些事
情早些知道就好了,有些
人早点遇到便会早些受教
,有些经验早点获得便会
早些受用……
这个获得信息的时间差
背后是认知的差距,而人
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
差距买单。我听过一个有
关认知理解的例子:当一
堆人为一块金子争得头破
血流的时候,有人拿起一
块钻石走了。抢金子的那
帮人并非没有能力抢钻石
,而是自始至终根本没人
告诉他们有比金子更值钱
的东西。这就是认知能力
高低的区别。
如果你和我一样出身普
通、资质一般,但也想在
学生生涯一路乘风破浪;
如果你开局正好,想百
尺竿头更进一步;
如果你刚刚毕业,面对
未来的人生一
导语
一个人如果想要突破自我局限,首先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本书教你如何梳理自己的处境,分析优劣势,从而扬长避短,实现自我破局,向上跨越。本书分享多种学习策略,检索式学习、间隔出题、延迟反馈、康奈尔笔记法、A4学习法等等,帮助你高效学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能在最小能耗的情况下创造最大价值,本书从时间、社交、跨界等多个维度,帮你量化人生杠杆,找到自己的核心支点,实现加速成长。人生是一条射线,思维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射线的起点,认知水平越高,起点就越高。本书分享多个思维模型,帮你走出认知误区,重塑底层思维,直击问题本质,无限延伸你的人生射线。
书评(媒体评论)
五年前,清华大学苏世
民书院一开张,我就毫不
怀疑书院会招来一批又一
批的全球学霸,今天人们
常说苏世民书院奖学金是
大学毕业生的诺贝尔奖。
尽管如此,张自豪的出现
还是让我大开眼界,他的
牛不是在于自己优秀,更
重要的是他真心致力于让
自己的同龄人个个都能够
变成牛人!为此他发微博
、微信,拥有大量的粉丝
。如今,他写了这本书《
向上》,从时间管理、思
维创新等各个方面帮助仍
处在迷茫中的同龄人变得
更好更强大,这就是今天
的中国与世界的年轻一代
最需要的精神。我隆重向
大家推荐张自豪的《向上
》,希望它像火箭一样能
给你们带来不断向上的推
力,去追逐你们无限高远
的星空梦想!
——全国政协常委、清
华大学教授、苏世民书院
创院院长 李稻葵
四年前,张自豪入读清
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作为
时任院长,我在与他相处
的过程中发现他是一名善
于总结和思考的同学。自
豪毕业后,我仍持续关注
他的成长,他热心公益、
自主创业、传播正能量,
身体力行地践行了清华大
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
校训。
自豪在他的这本新书《
向上》中,真诚地分享了
自己一路以来的求学经历
,以及在此过程中不断总
结提炼的个人成长经验。
当下年轻人都能从这本书
获得很好的启发,增强社
会责任感,培养优良品德
,增长创新创业才干,更
好地实现向上跨越式成长

——清华大学图书馆馆
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
生导师 王有强
张自豪同学是清华大学
苏世民书院第二届学生,
是一位积极向上、敢闯敢
拼的有心人,一位乘风破
浪的弄潮儿,一位名副其
实的优秀斜杠青年。
当今世界,技术日新月
异,社会千变万化,嗅觉
敏锐的年轻人更容易抓住
机会,成功人士年轻化已
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趋
势。
成功不可复制,但经验
可以借鉴。这不是一本教
年轻人迅速实现成功的秘
笈,而是一本启发年轻人
通过发掘自身优势、借助
不同平台,实现成长Z大化
的励志之作。
——苏世民书院常务副
院长、清华大学教授 潘庆

最近接触到些年轻人,
看到后浪凶猛,比我们同
时期生存能力强多了,心
生欢喜。
自豪同学就是其中有志
、有识又有恒心的一个。
他对人生有长远的战略
规划,而且执行坚决。有
好基础,又耐得住寂寞,
长期深挖,在创业、写书
的同时持续修炼。这样的
人,无论何种处境都不会
被埋没的。
这本《向上》让我看到
,他擅长吸收、分析、总
结、归纳学习的方法,这
是很多想要成事的年轻人
所需要的。
这个世界我们已经为之
努力过了,接下来交给你
们闪烁了,向上吧少年们

——知名作家、投资人
冯唐
精彩页
如果你像我一样嫌弃过父母
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清华大学2019年招生宣传片《从一到无穷大》里有这样一段话:“在中国,70%的大学生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我们曾艰难地融入校园生活,我们曾在学业上陷入困境,我们曾对未来的选择踌躇不决。”
清华大学对此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数据跟踪,通过分析2011—2018年全国本科生家庭情况发现,第一代大学生已成为本科生的主体。其中,69.74%的第一代大学生来自农村,70%有兄弟姐妹而非独生子女,76.89%的父母从事普通职业。
在我过往的求学经历里,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由于家庭文化资本较低,做“第一人”势必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果说家长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边界,那么我们就必须努力突破这个边界,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从一到无穷大的过程里,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向前奔跑。
从小到大,我最常听父母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没上过大学,但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上大学”。他们都没读完初中,但特别相信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自始至终都很重视对我的教育。
从清华毕业的时候,我邀请父母来北京参加毕业典礼,他们犹豫了,因为其他同学的家长大多是知识分子,只有小学毕业的父母怕给我丢脸。
当时我的心情也有些复杂,一方面觉得很自豪,能从被誉为“清华中的清华”的苏世民书院毕业,获得全球领导力专业管理学硕士学位,是一件能让父母以我为荣的事。
另一方面,我也会担心父母是不是适应这样的场合,出席毕业典礼的嘉宾都极有分量,有政界、商界、学界的100余位学生导师、教授学者,这或许是他们从未见识过的场面。
但当知道他们是因害怕给我丢脸而纠结时,我反而下定了决心,鼓励他们一定要去参加,还在毕业典礼上告诉他们:“以你们的能力,能把我送到这里,才是真的了不起。”
永远不要嫌弃父母,因为当你嫌弃他们,他们更会嫌弃自己。
1.曾经嫌弃过父母
在年幼无知的时候,我真的嫌弃过父母。
小时候我去同学家做作业,看到他们的父母在一旁辅导功课,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仅特别羡慕我的同学,还为自己的家庭文化氛围感到自卑和难过。
我上小学后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冒充家长签字。
以前作业或者试卷是需要家长签字的,但爸妈根本看不懂我的作业和试卷,也根本没有时间管。我们家开超市,我索性拿了一卷价签,一次性写好五六十个“家长已阅”,每次写完作业就撕下来一个贴到作业本上。
初中的时候,我已经是全家学历最高的人了,所以家里所有和文字相关的事情都由我负责,连超市的发票也是等我放假回家的时候才能开出来。 父母工作很忙,很少关心我学习上的事情,甚至鲜少过问我的成绩。我印象中他们唯一一次问我考得如何,是在中考出成绩的时候。但那时候已经晚了,我的中考成绩非常不理想,他们也非常自责为什么没有早点关心我的学习。
因此,即使我是一个很自信的人,父母仍然是我的软肋。我一直避免和同学谈起我的父母,总觉得如果别人知道了我父母的文化水平,可能会影响我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时间久了,我甚至开始嫌弃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他们在学业上帮不了我?为什么他们只是小学毕业?
我会很羡慕老师家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上遇到问题都可以寻求父母的帮助。我印象很深的一幕是,每次家长会结束之后,家长都会围着各科老师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甚至探讨如何提高成绩,而我的父母在这样的时刻往往是缺席的,我甚至常常代替父母参加家长会。
那时候我的想法很单纯,觉得自己各方面都还算优秀,却唯独输在了父母上。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家庭环境是一件我无力改变的事情,甚至害怕自己会被出身所累,于是对父母充满了嫌弃
P30-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