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生长在东北盐碱地的野生大豆具有极强的耐盐碱性,是耐盐碱基因挖掘及分子机制研究的重要材料。本书在吉林省白城市的重度盐碱地采集了345份野生大豆材料,从中筛选出了耐NaHCO3的野生大豆株系(G07256),并从中挖掘出了耐碱功能显著的GsERF71转录因子,证实GsERF71基因的超量表达能提高拟南芥在碱胁迫下的耐受性。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GsERF71转录因子互作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 3.2 GsERF71同源互作分析 3.3 GsERF71转录因子的稳定性分析 3.4 GsERF71基因在大豆中的耐碱功能分析 3.5 GsERF71与GsCHYR4、GsCHYR16蛋白互作研究 3.6 GsCHYR4、GsCHYR16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特性分析 3.7 GsCHYR4、GsCHYR16蛋白的特性分析 3.8 GsCHYR4、GsCHYR16基因的耐碱功能分析 3.9 GsERF71与GsSNRP在酵母体内互作验证及GsSNRP亚细胞定位分析 3.10 GsSm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4 讨论 4.1 GsERF71转录因子介导的碱胁迫信号传导通路 4.2 GsCHYR4、GsCHYR16基因介导的碱胁迫信号传导通路 4.3 下一步工作展望 5 结论 5.1 构建了野生大豆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 5.2 筛选、鉴定、验证了GsERF71转录因子的互作蛋白 5.3 解析了GsERF71转录因子的稳定性 5.4 确定了GsERF71与GsCHYR16蛋白互作的最小结构域 5.5 阐明了GsCHYR4、GsCHYR16基因的表达特性 5.6 阐明了GsCHYR4、GsCHYR16蛋白的特性 5.7 验证了GsERF71与GsCHYR4、GsCHYR16基因的耐碱功能 5.8 初步阐明了AtCHYR1、AtCHYR7基因响应碱胁迫的分子机制 5.9 初步阐明了GsSNRP蛋白的特性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