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辑的文章较为集中,大都围绕“知识、阐释与道德”的关系展开,这多少与我们召开过的相关会议有关。“知识”“阐释”“道德”这三个概念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从互相对立到融会贯通的过程。近代经验论和早期的分析哲学家主张,唯有经验认识和逻辑分析才是达到知识的有效途径。然而,这种实证的思维方式在论证道德时遇到重大困难。道德涉及对宇宙本体和生命意义的理解,在实证主义者眼中这却是得不到证实的无意义问题。诠释学致力于对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阐释,旨在帮助人们理解道德行为的根基和意义。于是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就出现了分析哲学和诠释学这两种对立的思想流派,各有自己的方法和适用范围。这种把对知识的求证和对意义的理解相分离的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知识与道德相分离,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分离。如果我们考虑到人生是一个整体,在人生实践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对意义的理解是相统一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反思这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在分析哲学和诠释学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哲学家在重新思考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认识活动中包含信念与志趣,道德实践中包含真知与验证。 目录 从先验到探究——逻辑哲学语境下的实践转向 如何谈论——一些简单的方法 模态化的知识论、认知安全性与思想实验 道德直觉主义的理性主义源流 存在的理性 智能理论、人机融合与后人类主义哲学 万物的终结——康德的终末论与道德理论之间的冲突 整体的分裂与出路——早期黑格尔思想进路探微 评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的《学术研究方法论》 对方法论逻辑学的本质奠基——胡塞尔在《纯粹逻辑学导引》中对认识之明见性的证成 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转向”问题争议——兼论一个“中期”阶段的必要性 从辩证法角度对施特劳斯解释学的批判 信仰与知识 意义作为使用与圈内圈外之争——论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对跨宗教和跨文化对话的意义 关于理性与感受 “我思”之再思——亨利生命现象学的开启 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的符号学再阐释 社会构形与历史时间——论阿尔都塞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阐发 自我所有、财产所有与分配正义——《资本论》叙事结构及其对当代政治哲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续写《知觉现象学》的尝试——评《心智的秘密》 海德格尔的“雅努斯面孔”——评黄旺《时间与想象: 现象学与解释学中的想象力问题》 《现代外国哲学》(半年刊)征稿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