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放歌澜沧江头--纪念昌都解放70周年文学作品集/庆祝昌都解放70周年系列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藏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昌都文学界纪念昌都解放七十周年的作品集,分诗词、文、小说、报告文学类别。诗词部分包括《红韵昌都》《藏东明珠之美》等现代诗,有《游江记》《昌都情缘》《用金沙江水洗把脸》等散文随笔,主题集在于昌都的建设成就、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等,作者们对昌都70发展和自然风貌进行了歌颂和赞美;小说《邦锦美朵》展现投身昌都现代化建设的援藏干部群体;长篇报告文学《安麦英魂》书写为昌都解放和建设做出牺牲的昌都芒康县安麦十五勇士投身解放昌都的英勇事迹。 目录 序·走过昌都的路 诗词 红韵昌都(组诗) 遥远的呐喊 以雪豹之名 藏东明珠之美(外一首) 昌都,我站在异乡的门口看您(外一首) 昌都昌都 不忘历史,阔步未来 谱首希望之歌 多彩新昌都 风记得 从雪域策马走向北京 达玛拉赞歌(外一首) 寻找卡若生命之源(外一首) 硕督村 然乌镇 西藏洛隆三章 茶马古道 弦子三章 沁园春·昌都 路上行(外一首) 援藏咏 江城子(三首) 文 游江记 丁青赋 写在黄昏之后的昌都 一座城,拐角就遇见精彩 见证十年 昌都情缘 昌都望月 用金沙江水洗把脸 藏柳 坚持阅读创作坚定文化自信 来时的路 没有伞的孩子正在努力奔跑 川藏线之魂 八宿游记 三岩搬迁之“旺修”一家人的幸福路 小康路上的昌都 梅朵次草场的牧人们 西藏的玫瑰 小说 邦锦梅朵 报告文学 安麦英魂 后记 序言 序·走过昌都的路 马丽华 当我打算以“昌都的路” 做标题的时候,不由得激 动了好一阵子。没错,昌 都的路!盘旋绕越于横断 山区高山深谷的路,沿着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左 岸或右岸的路,那些每想 起便会勾起万千思绪的各 式各样的路!当年行进途 中,无论惊艳还是惊悚, 现在回想起来全都转化为 亲切感。是啊,去昌都走 过那么多那么远的路,许 多路程不止一次走过—— 东西向贯穿整个昌都的, 是被誉为最关国道的318国 道,以及与之平行的317国 道,同为川藏线(川藏南线 和北线);南北向贯穿的, 则有一头连着青海、一头 连着云南的214国道,也称 滇藏线;另有303省道,与 从前的茶马古道多有重合 ,是一条少为人知的路。 至于通往昌都各县乡村庄 的车道便道,现在回想起 来还难以置信:不经意间 走了那么多那么远,经历 过春夏秋冬各季节,而且 是、尤其是,行走了那么 多年啊!从1978年到2002 年,四分之一个世纪里7次 来昌都,每一回任务有不 同,但每回都让我满载而 归。走过的路,见过的人 ,听过的故事,探访过的 古往今来,最终集合在一 本书里:《藏东红山脉》 。 初识昌都,一待就是80 天,算得上历次昌都之行 中为时最久。那时我还是 个组织部的年轻人,进藏 刚两年,正值“十年动乱”之 后拨乱反正,赶在改革开 放的号角吹响之前,自治 区及各地县组织部门的头 等大事便是平反冤假错案 、落实干部政策。我们赴 昌都的调研小组正是去督 察这方面的工作,协助地 县解决疑难。由区党委组 织部副部长王海林带队, 成员有组织处一名陈姓副 处长和我这个小干事,加 上司机罗师傅,一辆嘎斯 六九吉普车,单车独行, 1978年国庆节过后出发, 经历秋天冬天,除察隅县 和洛隆、边坝一线冰雪封 路未能前往,昌都地区其 余县份一一到访(当时察隅 和波密尚属昌都地区,后 来划归林芝地区),同时顺 访了部分区乡。由于昌都 地区在动乱年代遗留问题 比较多,每到一处无不夜 以继日地工作,座谈会、 个别谈话之外,更有大量 来访接待。由于深入了县 乡基层,附带连农牧区情 况也一并了解。我的工作 就是做记录或抄材料,最 后形成调查报告。所以这 期间我所做记录,不意间 成为写作素材,第一手资 料,二十多年后撰写《藏 东红山脉》,再把这些记 录本翻阅一遍,使作品丰 满并具纵深感。 当时的西藏各地还没有 宾馆餐馆,所到各地县皆 住简陋招待所,往返318国 道则住兵站运输站。还记 得返程中住在林芝农牧学 院招待所,是当时全西藏 住宿条件最好的。那一天 正是1978年12月23日,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当 天的历史时刻,第二天一 大清早,农牧学院的高音 喇叭里传来了宣读全会公 报的庄重声音——改革开 放的号角正式吹响,一个 新时代就此澎湃而来!而 我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对 于国家及个人命运的向好 改变,这个新时代的到来 有着怎样的意义。而从此 以后我所见之昌都,也莫 不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 景下的进行时态。 再访昌都是在十多年之 后。此时的我已在从事所 热爱的文学工作,1991年 开始筹拍一部西藏文化纪 录片,于年末来昌都踩点 ,由此开启历史文化寻访 之旅。这一次有幸结识了 时任地区文化局局长的图 嘎先生,对于我此次乃至 后来的采访,他都给予了 极大的支持帮助,为我打 开了了解昌都的窗口。此 次在昌都访问过多位长者 ,历史的,现实的,宗教 的,民间文化的,他们的 讲述空前地充实了我对于 古今昌都的认知。此行同 伴还有画家韩书力先生和 他的两位学生,主要任务 是补拍玛尼石刻的图片, 以便出版画册,并在北京 举办西藏民间文化艺术展 ,所以我便跟着他们去丁 青、类乌齐和察雅等地, 遍访玛尼石刻;在他们的 陪同下,首次访问了金沙 江畔的三岩。又是单车独 行,从拉萨到昌都,往返 皆走317国道。还记得 1991年最后的一个月里, 大雪纷飞之夜,我们敲开 了丁青县政府食堂的门, 炊事班的人正在暖暖的后 厨打扑克,一见我们这群 风雪夜行人,立马捋掉满 脸的纸条(输家标记),当即 动手炒菜热饭,这份古道 热肠令我们动容。山路冰 雪打滑,险象环生,为此 我们在昌都县城购买了防 滑链,听见西绕师傅跟车 轮胎说话:给你穿上新鞋 ,你要好好走路哈! 冰路行车只是“昌都路险 ”的一个方面,同样令人心 悸的在夏季,是雨后红泥 巴路面上行车时的漂来荡 去、扭摆打滑。听说去边 坝县城多有这样的黏土路 段,为确保平安,我还特 意留了心,“蹭”到县上来车 ,那一路可真的算是胆魄 的历练。在越野车狂甩“屁 股”的紧张时刻,只见司机 师傅神态自若地左右急打 方向盘,同车的边坝人不 是在谈笑风生就是在打瞌 睡,只有我一个人把心提 到了嗓子眼儿,以至于惊 魂未定之时,听到边坝人 兴致勃勃地大谈本县旅游 开发,我的想法是,还是 把这段黏土路面硬化了再 说吧! 雨季两个月的采访行动 安排在2001年,之所以能 够大张旗鼓地逐县进行, 是应了地区之邀,接受任 务,以一本书的规模,宣 传 导语 今年是昌都解放70周年,这是昌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我们回顾70年来昌都革命、建设、改革这段极不平凡的历程,就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各族人民铭记历史、感恩奋进,倍加珍惜大好局面,乘着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东风,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新时代继续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昌都篇章。 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横断山脉南段,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中上游,东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隔江相望,北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交界,东南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接壤,西南、西北分别与林芝、那曲地区相邻,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市区海拔3200米,境内自然景观雄浑秀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青藏高原悠久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茶马古道的物资集散地、连接藏川滇青的枢纽和西藏通往祖国内地的重要门户,也是西藏的革命老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西藏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地方,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精彩页 写在黄昏之后的昌都 王艺融 一盏下午茶,一直喝到黄昏;一抹夕阳瘦,渐染半天云霞。 金色的夕阳,给昂曲河畔垂柳镀上一层灿灿的思念;红色的晚霞倒映在河上,河面变得多彩炫丽起来。夕阳、云彩、垂柳、河流及民族风建筑、现代化高楼,交映构思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原来,真的,醉美都在夕阳中。 清风醉晚霞,墨色度芳华。于是乎,城市开始褪去喧嚣的外表,像一颗平静的心,开始思考,用一种不一样的面貌开始新的一天、新的生活。 自由绽放的解放广场 这里不需要信天翁作伴,有夕阳的点缀,那笔直矗立的丰碑就是最好的名片。这里有着浓厚的红色历史文化,流淌着源源不断的红色血液,象征着跟着太阳就能享受温暖。 在这里,三色堇开出了别样芬芳;在这里,福寿菊开出了别样鲜红。我喜欢在这里驻足,尤其是在那庄严的雕塑下,倾听他们的故事。那些过往的岁月,那一段慷慨激昂的革命故事,那一部催人泪下的红色典籍。 听过去的故事,能洗涤心灵,方知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感谢能够生活在这样和平的年代,感谢前人筑造的坚强堡垒,感谢亲朋好友的关心关怀,感谢岁月静好中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他们有些在我身边,我认识;有些不在我身边,我不认识。不管认不认识,此时此刻,这一声感谢都希望他们能够听到。 听,晚风捎来的阵阵欢乐歌声。此时此刻,除了闲暇散步的人,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旅人,有的听着音乐广播,有的拿着相机拍照,还有的自由敞开双臂拥抱未来。是啊,多少梦想源于对自由的追求。有自由,就有梦想;有梦想,就该出发;出发了,才会有收获。 喜欢昌都,应该以这为起点,从这出发,来一次徒步旅行。说走就走! 青舂活力的茶马广场 茶马广场,灯火通明,五光十色,缤纷万千,充满了青春活力的气息。即便整个昌都都休息了,这里还是很热闹,听说这里霓虹能够一夜照到天亮。 这里好比早上的太阳,一切都有时间和精力追逐;这里永远停滞在春天,始终暖风习习如相遇之时。但这里又有多少爱恨情愁,又有多少动人故事?这里,连蝴蝶都是成双成对的,却只有我孑然一身。 在这里,我曾看见格桑花开了。那么绚烂缤纷,风韵更胜三月;那么楚楚动人,月色有所不及;那么丰姿绰约,让人馋涎欲滴。可那又能如何?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红尘不结同心人,世上空留同心草。 在这里,我曾想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许她一世倾城,囚她一生无期。可无奈相逢太短,不待花开;相知太短,不待茶凉。那个曾经与我牵手一同观赏音乐喷泉的女子,如今又在何方?她可曾还记得我?她可知在我心中埋下那一枚叫作“思念”的种子,如今已经发芽。 再也牵不到她的手,于是乎,我将她的名字珍藏,发誓不再提起。那些思念,我只能埋进诗里,埋进那匆匆消逝的别离里。但此时此刻,那些华丽的诺言,又用那纤弱的身姿,托起闪耀的虹霓,让我孤枕难眠。如此,那就看我一路走下去吧。 年年岁岁景依旧,岁岁年年人不同,可那一份沉甸甸的思念,让我如何放下?清风慢点呀,慢点呀,你若执意离开,请把这一份思念带走吧。 梦里游走的强巴林寺 我似乎梦里游过强巴林寺,真的。 夜游强巴林寺,不是去听诵经的,更不是来看玄玄法珠的。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有这么一首歌词: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是的,只有爬得越高,才能看得越远。我想爬到最顶峰,然后远眺,希望能够看到遥远的故乡。可最后,这样的梦似乎越来越模糊,所以我始终看不见故乡。 一阙离歌,两行泪水,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年,与家人聚少离多,早已嗅不到故乡泥土的气息了。那遥遥传来的悠悠牧笛声,奏起一曲切切的离愁情,让我两行相思泪重重。 我的家乡很美很美,我曾写过:故乡千里秋色美,思念应比岁月长。故乡山很多,水很多,山黛黛,水迢迢,山是情,水是情,山山水水都是情。曾经有个喜欢旅游的朋友跟我说:要不然放下肩上的担子,跟我一起远走他方。我苦笑了,远走他方,不管怎么走,家,只会越来越远啊! 昂曲河畔的垂柳,向我捎来一封家书。时至今日,母亲的唠叨声还在我的耳旁徘徊。我依然清晰记得,离别那刻,晚风戚戚,草木凄凉,离别的脚步竞如此沉重。是的,如今,我终于体会到这一份沉重。 澜沧江畔秋意浓,一封家书情万重。愿所有像我这样的人,在这里早日找到一个温暖的海港。 P72-7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