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理论为基础,综合借鉴话语分析理论、哲学解释学的理解理论、话语接受理论等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学科交叉研究、话语分析与典型案例分析、宏观审视与微观剖析相统一等方法,沿着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有效性的“正确认识—客观评价—正视问题—切实提升”的逻辑思路进行深入探究。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概念解析 2.1 话语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2.2 有效性、话语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 2.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基本衡量标准 2.4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要素及其关系模型 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理论支撑 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3.2 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理论 3.3 话语分析理论、理解理论、接受理论 3.4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道德教化话语有效性的讨论 4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4.1 建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探索历程 4.2 建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演变特征 4.3 建党百年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探索的基本经验 5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5.1 文本分析示例:“仍然在路上”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 5.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总体状况 5.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不足的表现 5.4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不足的溯因分析 6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文本分析示例:《“蛇口风波”答问录》 6.2 视域融合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影响 6.3 心理态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影响 6.4 话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影响 6.5 话语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影响 6.6 肢体语言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影响 7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提升方略 7.1 锻造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7.2 锻造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知行能力 7.3 锻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文本的理论品格 7.4 锻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7.5 锻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清朗语境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