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如文集》是吴小如先生的众多著述首次以文集形式与读者见面,也是迄今为止为全面的吴小如先生著作合集。十卷本文集的出版,既是对吴小如先生一生著作的一次系统整理,是一项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也是为后进精研吴小如学术文化精神、弘扬先生德业而奉献的文化大礼。
在古典文学领域,吴小如先生的研究通达广博,有“乾嘉学术后的守望者”的美誉。
在戏曲研究领域,吴小如先生自幼便喜爱京剧,是著名的戏曲史家、戏曲评论家,与刘曾复、朱家溍并称京剧批评界的“三大贤”。
在书法领域,吴小如的父亲是被启功先生称为“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的著名书法家吴玉如,在父亲影响下,吴小如终成一代书法大家,两辈人共同开启了“吴门书风”。
在学术研究领域,吴小如先生批评当下学风、订正讹误,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伪学术”抨击得毫不留情,有“学术警察”的雅号。
吴小如先生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教授,在古典文学、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等方面皆有建树,著述甚丰。本书为吴小如先生的一部讲稿作品集成《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本书着重介绍有关文史范围工具书的内容和使用方法,并对其整个发展过程追本溯源,给读者提供一些线索和门径;对于某些工具书中的一些重大缺点和错误,也提纲挈领地约略谈及。
循“面”到“点”,由“点”及“线”的治学理路,洞悉源流,论从己出,做到对每一种、每一类文献准确把握,使读者大受其益,适合研究学者和爱好中国文史一般读者参考借鉴。
吴小如(1922—2016):原名吴同宝,曾用笔名少若,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受业于朱经畲、朱自清、沈从文、废名、游国恩、周祖谟、林庚等著名学者,是俞平伯先生的入室弟子。吴小如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被认为是“多面统一的大家”。著有《古典小说漫稿》《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古文精读举隅》《台下人语》《今昔文存》《 读书拊掌录》《心影萍踪》《莎斋笔记》《常谈一束》《霞绮随笔》《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吴小如卷》等,译有《巴尔扎克传》。
吴同宾(1925—2005),戏剧评论家男,安徽泾县人,戏剧评论家。曾任上海文华电影公司编剧,北京燕京大学中文系教师,天津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等职。在天津南开大学、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等任兼课教授。曾为中央电视台,天津电台、电视台及福建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等播讲京剧知识。主要著作有《京剧知识词典》《京剧知识手册》《京剧艺术讲话》《京剧清唱三百段》《京剧生行艺术家浅论》《中国文化名胜揽萃》等。
第一讲 广义的工具书
在我国古籍中有不少大部头的书,像《十三经》《二十四史》《百子全书》《全唐诗》《全宋词》之类都是。这些本不是工具书,而是属于丛书或总集性质。但由于它们的部头太大了,一般并不要求人们从头到尾把它们读完。与其把它们当作阅读的对象, 还不如把它们当作翻检材料的对象更合适些,因此它们就有了工具书的性质。现在把这些书称为“广义的工具书”,即通常所谓的“资料书”,以区别于其他专门的工具书。
在这本小书里所介绍的某些专门工具书,有很多都是为查阅或研究这些大部头书籍服务的,例如《十三经索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之类。如果只知道《十三经索引》而不了解什么是《十三经》,岂非本末倒置?所以这里我们把几部重要的广义工具书,按照习惯的分类依经、史、子、集四大部类的次序,简单地介绍一下。
一 “经”书——《十三经》
所谓“经”,是指被封建统治阶级推崇为典范,认为应该经常诵读的书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所必读的几部书一直被奉为经典,称为“经书”。通常所说的就是《十三经》。
最早的经书,在秦汉时称为“六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就把“六经”称作“六艺”,列在诸子之首。“六艺”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乐经》早已失传,只剩下其他五种,这就是所谓的“五经”。“五经”的名称是从汉代以后才确立的。
“五经”之中,《礼》又分为《周礼》《仪礼》《礼记》。《周礼》的主要内容是讲周代的官制,原是战国时代的人所作,由后人整理凑合而成;其中保存了不少周代甚至周代以前的典章制度、社会风俗。《仪礼》记载古代(主要是周代)贵族祭祀、朝拜、宴会以及婚丧、交际时行礼的仪式,内容很像后世的节目单。《礼记》基本上是解释《仪礼》的书,也有一部分阐述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措施的理论文章,如论音乐的《乐记》、论教育的《学记》等。《礼记》相传是由汉儒戴圣整理记述,然后流传下来的,所以又称《戴记》或《小戴记》。《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加上《诗》《书》《易》《春秋》,就由“五经”演变为“七经”。还有一种说法,“七经”包括《春秋三传》(详下)而无《周礼》《仪礼》。
《易》又叫《周易》,是古代占卦、卜筮的书,也是一部古代唯心主义哲学的文献。由于它成书较早,其中保存了部分周代和周代以前的文化风俗史料。
《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a。
《书》,又叫《尚书》。“尚”,即“上”;“尚书”,等于说“上代之书”,即古代、前代之书的意思。这是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史料汇编。其中保存了殷商时代和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历史文献b。
《春秋》是东周时代鲁国官修的历史书,叙述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实(后世遂称这一段时间为“春秋时代”),按年月次序简单记述,其体例类似现在的大事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a。
到了战国时代,有的学者根据当时的历史和传说,把《春秋》中所记载的简单事实,做出比较详细的叙述和说明,这就成为“传”;“传”是注释说明的意思。现在流传下来的“传”共有三家,即《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和《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又叫“三传”。《公》《穀》两书叙述事实较少,解释、发挥《春秋》原文的义例居多;《左传》则以叙事为主,是一部历史书,也是先秦时代重要的古典散文作品。
《诗》《书》《易》加上“三礼”“三传”,就成为“九经”。“九经”之说,是唐代确立的。
唐代又把《论语》《孝经》和《尔雅》列入经书,便成为“十二经”。另有“十一经”之说:一是去掉《尔雅》;一是把《论语》和《孝经》合为一经。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孝经》大约成于汉儒之手,是宣扬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伦理教条的书。
《尔雅》是读“经”的主要参考书,本身就是工具书,后面再具体介绍。
到了宋代,把《孟子》(儒家学者孟轲及其门徒的言行录)也列入“经”书,这就是现在常说的《十三经》a。
另外,还有“十四经”之说,是把《大戴礼记》也算进去。“大戴”名戴德,是戴圣(小戴)的叔父。
目前《十三经》的通行版本以《十三经注疏》较便使用。所谓“注”,是指给“经”书原文作注释;“疏”是指给注文作注释。这部书所采辑的注文是唐以前人作的,“疏”是唐、宋人作的。由清人阮元汇刻成书,后面附有阮氏自撰的《十三经校勘记》。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各出版过一种《十三经》白文本。开明所印的一种和《十三经索引》的页数相适应,更便于翻检。
二 史 书
1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记载我国自黄帝至明代史实的书,共三千二百四十卷。其中《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习惯统称“前四史”,是私家著述;其他诸史,都是官修的历史书b。现将《二十四史》的书名、卷数和作者姓名开列于下:
一、《史记》一三〇卷 西汉 司马迁
二、《汉书》一二〇卷 东汉 班固
三、《后汉书》一三〇卷 南朝 宋 范晔
四、《三国志》六五卷 西晋 陈寿
五、《晋书》一三〇卷 唐 房玄龄等
六、《宋书》一〇〇卷 南朝 梁 沈约
七、《南齐书》五九卷 南朝 梁 萧子显
八、《梁书》五六卷 唐 姚思廉
九、《陈书》三六卷 唐 姚思廉
一〇、《魏书》一三〇卷 北齐 魏收
一一、《北齐书》五〇卷 唐 李百药
一二、《周书》五〇卷 唐 令狐德棻等
一三、《隋书》八五卷 唐 魏徵等
一四、《南史》八〇卷 唐 李延寿
一五、《北史》一〇〇卷 唐 李延寿
一六、《旧唐书》二〇〇卷 五代 后晋 刘昫等
一七、《新唐书》二二五卷 宋 欧阳脩等
一八、《旧五代史》一五〇卷 宋 薛居正等
一九、《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七四卷 宋 欧阳脩
二〇、《宋史》四九六卷 元 脱脱等
二一、《辽史》一一六卷 元 脱脱等
二二、《金史》一三五卷 元 脱脱等
二三、《元史》二一〇卷 明 宋濂等
二四、《明史》三三二卷 清 张廷玉等
《二十四史》中除几部私家著述外,其他各史的作者实际上都是名义上的主编者或主要撰写人,有的只是领个虚衔,并没有做什么具体工作,更谈不到独立完成任务了。因此学术价值也以“前四史”为较高。
引 言
一 工具书有什么用?
工具书包括的范围很广,用处也很多。顾名思义,这一类书籍不是学术研究的对象,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研究目的所使用的工具。一般工具书大致有这样几种用处:一、提供研究的线索;二、指引读书的门径;三、解决某些有关的疑难问题;四、汇集某些同类的专题材料,供给研究者使用、参考。工具书好像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和通向学术研究的桥梁,它们本身不是供阅读用的,而是供翻检用的。
中国文史范围以内的工具书,绝大部分是建国前编写的。有些还是古代人的著作。这些工具书无论在内容、观点、方法上,当然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和局限。可是在目前,人们不可能把这些工具书全部重新编写,在一定时期内,还得充分利用。这本小书着重介绍有关文史范围工具书的内容和使用方法,给青年文史工作者提供一些线索和门径;对于某些工具书中的一些重大缺点和错误,也提纲挈领地约略谈及。但要想详尽、系统地批判它们的全部错误,就不是这本小书所能承担得了的,只有依靠读者在使用时特别注意鉴别、批判了。
二 文史工作者为什么要重视工具书?
研究中国的文学、历史,自然不可能不接触中国的古典书籍。但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几千年来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社会知识、生产经验和学术资料。虽然印本书籍到宋代才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术约发明于公元七、八世纪之间,活字印刷术约发明于公元十一世纪),而且历代都有大量书籍遭到损毁、遗失,可是传留到今天的古代文献,数量仍然非常庞大。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封建社会,学术上缺乏科学性的总结,文献材料也缺乏系统性的整理。文献既多,头绪又纷繁,当然给研究工作造成不少困难。加上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两汉时代,文、史、哲三门学问交互糅杂,密不可分;而我国古代书籍的分类法,又与现在不一样,从隋朝以后,书籍基本上分成“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一般说来,治史学的应该着重研究“史”部书籍,治文学的应该着重读“集”部,治哲学的应该着重读“经”部和“子”部。但实际上,只要研究工作稍一深入,无论研究文、史、哲任何一门学科的人,对于这四大部类的内容都必须普遍地(当然是有选择地)钻研和涉猎。研究历史的人不读“经”“子”“集”,搞文学的人不懂哲学和历史,都是不可想象的事。即使从事现代文学创作,也需要从古典文献中取得某些借鉴。由此可见,凡是搞文史工作的人,总是要同各个部类的古典书籍打交道的。可是,中国的古籍实在太多了。据初步估计,现存的古书约有七八万种,而每种又分为若干部或若干卷。要想在这一片浩瀚无边的古典文献的海洋里,披沙拣金地、批判地寻求自己所需要的某种材料,不依靠工具书的帮助,是不可能的。
比如,要研究一个专题,应该先读哪些必要的参考书?某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和文章,应该到哪儿去找?找到了又应该怎样选择?这就得依靠书目提要、索引等工具书来解决。而在研究阅读过程中,一定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比如遇到古代的人名,需要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遇到古代的地名,需要知道它在什么位置,相当于今天的哪省哪县;遇到古代的典章制度,需要了解它们的内容和性质等等。此外,由于我国历史漫长,语言文字的变动很大。先秦、两汉的古籍中,生词僻字很多,需要从声韵、训诂方面去解决问题。魏晋六朝以至唐宋人的著作,则充满了典故史实;而敦煌变文和宋、元、明、清的小说戏曲里,当时的方言俗语、社会风尚,更触目皆是。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也都必须去查有关的一些工具书,才能得到答案。
在这本小书的各讲里,笔者就试图帮助读者解决上述的这些疑难。当然,个人的见闻有限,水平不高,谈得片面和罣误的地方在所难免,还要请读者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