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海湖畔的人与神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仇保燕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青海湖畔,那里的人有着怎样的故事?!雪峰、大漠、湖泊、森林、河流、草原、空气恬静而透明,茫茫雪域遮盖着诗化的神秘。这里映射着原始自然风光的旖旎,也摇漾着藏族人文景观的恢宏。作者用他那儒雅流畅的文笔,客观再现了藏族人衣食住行、婚葬嫁娶、生老病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逸事。其中“帛画‘唐卡’”、“画乡吾屯”、“话说活佛”、“学海无涯”等篇章尤为精彩,刻画细腻传神……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描述青海湖周边逐水草而居的藏族人民俗、民风的作品。作者用他那儒雅流畅的文笔,客观再现了藏族人衣食住行、婚葬嫁娶、生老病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逸事。其中“帛画‘唐卡’”“画乡吾屯”、“话说活佛”、“学海无涯”等篇章,描写细腻、深刻,内容尤为精彩。全书描绘的是一个清新圣洁的世界,体现出了藏族风情美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目录

青藏高原/1

江河源头安多娃/22

多彩的服饰/39

食俗种种/54

饮茶识趣/71

游牧生涯话帐房/80

爱情三部曲/96

牧场上的婚礼/11O

抢婚喜剧/130

婚姻与家庭/137

人之初/150

天葬概观/160

信仰民俗入微/177

世风索隐/215

古朴民风送真情/231

高歌畅舞/247

藏传佛教记事/264

纳入膜拜体系的美术/294

话说活佛/309

甘守清寒的阿卡/328

黄教圣地/346

后记/363

参考书目/364

试读章节

世界屋脊是江河之源。全长6300公里的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全长5464公里的我国第二大河黄河,它们的发源地都在安多藏区。

在青海省南部被称为青海高原的地方,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雪山多,冰川多,雪山冰川是长江、黄河的最初水源,也是亚洲数条大河的最初水源,像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湄公河都从这里飞流直下,把滔滔流水供给印度次大陆的数亿民众。例如,作为湄公河上源的扎曲、吉曲两河发源地的唐古拉山,就是一个雨雪充沛的地区,它的冰川长度有几十公里,在山间的平缓地带常是冰川相连,形成数十平方公里的冰帽。另一座海拔5600米的阿尼玛卿雪山,也是雨雪充沛的地区,它的冰川融水是黄河上源卡日曲的补给线。

安多藏区湖泊众多,这里著名的大湖有三个,除青海湖以外,还有扎陵湖和鄂陵湖。扎陵湖藏语称“措扎朗”,意为“灰白色的长湖”,面积55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294.米;鄂陵湖藏语称“措鄂朗”,意为“青蓝色的长湖”,面积61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272米,扎陵湖在西,鄂陵湖在东,并列在一块丘陵之地。这两个湖在历史上颇有名气,据汉籍史书《旧唐书·吐蕃传》记载,当年文成公主进藏,吐蕃王松赞干布“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松赞干布就是在这里迎接文成公主的。那时此处叫“柏海”,当时,松赞干布25岁。现今,在两湖之间的一片沼泽高地上,竖立着一块写有黄河源的石碑。如果从这里上溯,就到了星宿海。

星宿海是一片地势平缓的积水的湿地,因黄河散流地面,形成一片长三十公里、宽十多公里有浅湖分布的积水盆地,数以百计的大小湖泊罗列如天上星河,故名星宿海,藏语称为“措叉”。这片地方是高山型草甸,遍布一些矮小的植被,从海拔4700米的约古宗列的一个清泉中,冒出涓涓细流,经星宿海流人扎陵湖,再入鄂陵湖,从鄂陵湖出走,向东南方向奔流而去,在与众多水流汇合而后,终于成为一条世界知名的黄河。

青海省的中、南部是个多湖之区,高原湖泊主要靠冰川的融水补给。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因全县拥有四千多个大小湖泊,被称为“千湖县”,由此可见河源地区湖泊之多。据调查,在青海省中、南部湖泊总面积约有一万四千多平方公里。青藏高原地表水资源量为6327亿立方米,占全国地表水总量的23%。高原众多水流注入了各条大河,在河流相间的地方,分布着漫山遍野的牧场。

河源地区的雨雪是很丰富的,这里沼泽遍布,藏族人称沼泽为纳滩。当夏天雨季来临时,纳滩成为一片水域,但纳滩的水是死水,不能饮用,牧人的帐房一定要下在一条河流或一个涌泉的附近。这里的湖,淡水是少数,多数湖泊由于只有注入而无汇出,水质十分苦涩,有些湖则成为盐湖。例如,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32个较大的湖泊中,有24个是盐湖,其中以察尔汗盐湖的面积最大,在它的湖面上有一条用盐铺成的公路,全长32公里,人称这条盐路为“万丈盐桥”。察尔汗盐湖东西长118公里,南北平均宽49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盐湖,它形成于距今6万年前,如果揭去这个湖面半米厚的黄褐色盐盖,下面就是深蓝色的卤水,水下有十几米厚的白色结晶盐。目前,察尔汗盐湖年产钾肥二百万吨左右,据估计,柴达木盆地盐的储量有600亿吨。

这里不仅清泉处处,而且有很多温泉。在一些山脚下,日日夜夜迷漫着腾天的雾,在黎明,在黄昏,当大地的一切在寒夜里睡意蒙咙的时刻,这里的雾色更浓,山峦间呈现着雾霭沉沉的奇景。藏语把温泉叫做“曲酷”。“曲”是“水”,“酷”是“热”。在青藏高原,皑皑冰雪与融融热流一起共处,地热的异常造就了处处水热活动。例如,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夏季牧场上,就有一处热田分布在一个弧形的山顶上,约有上百个泉口热水冒出地面。天还未明,牧人就自带帐房来到这里,把帐房随便支在哪个泉口上,终日入浴,在温热的矿泉水中寻求健康。沿着温泉的流水,转过一个小小的山脚,有一座用水泥建的狭长水池,温水流入其中。在朝阳的金光里,一群群的羊被赶来,牧民们把药粉撒在池里给羊群洗浴。有的羊可能已经习惯了,在水里怡然自得地游泳;有的羊好像是头一次,吓得飞蹦乱跳,池旁的牧人半裸着结实的身体,用毛绳吊住那些不驯服者的犄角,把它们一个个从温水中拉过。据说,这个药浴池是20世纪50年代修的。在安多藏区,这种炽热的矿泉到处都有。

江河源头的范围大约有三四十万平方公里,在这么一片很大的地方,流水喧哗,一片汪洋,被称为是“中华水塔”。这里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在青海境内长度一千九百多公里的黄河,自西北向东南奔流而下,由于河道窄、水流急、落差大,被认为是一条“黄金水道”。目前已建和准备陆续上马的水电站有十多座,总装机容量可达1370千瓦。

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点拨着中华大地,但在它们的发源地,却只有沉静的湖光山色,伴随着苍凉和寂寞。直到今天,这里依旧是一片沉睡的土地。

P19-21

序言

这是一部讲述青海湖周边逐水草而居的藏族人民俗、民风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描绘了藏族人衣食住行、婚葬嫁娶、生老病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逸事。

青海湖畔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这里有雪峰、大漠、湖泊、森林、河流、草原,空气恬静而透明,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使她与外界的联系受到阻隔。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藏族人祖祖辈辈在这里与大自然奋力搏斗,造就了这个民族淳厚、善良的品格。这里映射着原始自然风光的旖旎,也摇漾着藏族人文景观的恢宏,茫茫雪域遮盖着诗化的神秘。

这部作品是笔者在藏区多年耳闻目睹的漫记,在写作中力求内容翔实和文笔流畅。应该说,该作品绝非仅仅具有生活情趣,而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着力于藏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表现.将艺术化的人生哲学倾注于笔端,由此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标准和人的价值观。

阅读这部作品,您会从中产生清新圣洁的感受,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个徒步于茫茫雪域的行者的身影,在对世界屋脊的骋目中,领略一个民族风情美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让我带您前行。

后记

藏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青藏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令人陶醉。1952年,我一到藏区,就爱上了这片土地。当时,就想写一本书来介绍藏族的风土人情,让更多的人能领略这片神奇土地的风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几十年已经过去,而夙愿未能实现。当然,其中的原因很多。但这个愿望却像幽灵般地一直缠绕着我:怎么也挥之不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在静寂的夜,辽阔的草原就会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到了散落在草原深处,有如珍珠般的羊群和山坳里星星点点的牛毛帐房,看到帐房里透亮的炉火,听到了远方藏獒夜吠的叫声。于是,在那些难寐的日子里,铺展一幅草原照片,让自己的思想再一次投入绿野深处。在沉思中,那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面孔,笑容可掬地迎面扑来,异口同声地说,动笔吧!我们的汉族朋友!

在一个朝阳初升的早晨,我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稿,就像是经过艰苦跋涉到达了目的地一样,为了那难以忘怀的五十多年记忆,心中充满欣慰。但是,欣慰之后,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个新的重负:对于这样一个题材,读者会认可吗?会感到兴趣吗?怎么办呢?还是把它摆在读者面前,敬请评论吧!

在此,要加以说明的是,本书中所说的解放前(后)均指当地解放前(后)。感谢方志出版社李富强社长以及综合编辑部副主任李江同志和编辑部全体同志,他们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