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跟着名家学语文(6下)
分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小学语文
作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选出朱自清、史铁生、杜甫等多位名家,每一位名家精选多篇名篇,编写成与统编教材完全配套的图书。
每篇文章后面“读与思”的设计,第一题“细节品味”和第二题“文本理解”,基本设计为选择题,并且很多选择题是开放多元的,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第三题“语言运用”是从内容入手,选取最能引发儿童情感共鸣的文字,引导学生抄写。
每一个名家的一组文章后设计一个“读写点拨”,也就是从几篇文章中提炼出一个表达方法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名家的写作规律。
作者简介
陈国丽,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小学语文教师,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莫国夫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浙江省绍兴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多篇论文在《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发表。闲时乐于笔耕,近三十万字的散文、随笔在《北京晚报》《散文时代》等报纸杂志上发表。
目录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白马湖
背影
冬天
儿女(节选)
买书
看花
北平沦陷那一天
史铁生
玩具
看电影
墙下短记(节选)
合欢树
秋天的怀念
我与地坛(节选)
奶奶的星星(一)
奶奶的星星(二)
奶奶的星星(三)
老海棠树
杜甫
望岳
前出塞九首(其九)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望
石壕吏
兵车行
绝句二首
赠花卿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月夜忆舍弟
春日忆李白
饮中八仙歌
蜀相
后记
序言
我已经年过八十,而
且早已告别教育,“宅”在
养老院里;但当本丛书的
策划和主编刘发建先生、
出版者浙江少年儿童出版
社金晓光先生邀请我挂名
主编并写序时,我还是欣
然同意了。这自然是因为
这套将在2020年出版的《
跟着名家学语文》丛书,
是2011年也是由浙少社出
版的《名家文学读本》丛
书的延伸,其精神气质一
脉相承。而我正是《名家
文学读本》的主编,投入
了很多心血,有很深的情
感,由我来担任《跟着名
家学语文》的名义主编,
尽管已经无力参与具体编
辑事务,但也顺理成章。
对于我自己来说,或许还
有更深的渊源:这就是
2001年我亲自策划、组织
、主编的《新语文读本》
。这是我以一个学者、大
学教授的身份参与中小学
语文教育改革的开始,也
是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自
觉尝试。一开始就定下了
四大原则、追求和目标:
这是“民间教育改革的实
验”,“对‘五四’启蒙传统的
自觉呼应和追寻”,“理想
主义者的聚合”,“‘中小学
语文教育学’的自觉实验”
,并确定了《新语文读本
》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原
则”是“选经典作家的经典”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走近大师”,“感悟语言文
字的美”(参看钱理群:
《<新语文读本>:一段
历史,一个故事,一个未
完成的过程》,《<新语
文读本>编写手记》)。
这样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实践,以及组织、
行为方式,对当时教育界
的冲击是可以想见的,自
然就引起爆炸性的反响:
一方面,受到第一线的老
师和学生的由衷欢迎,并
产生持续的巨大影响;另
一面,从一开始就受到各
方面的打压。由此开始了
我和我的《新语文读本》
伙伴的“屡战屡挫,屡挫
屡战”的从事教育改革的
艰难而独有兴味的历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
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
了刘发建、金晓光的《名
家文学读本》新群体,他
们都是江浙一带有影响的
特级教师或有志于中小学
教育实验的年轻人,也自
称“教育理想主义者”的聚
合,自然一拍即合,我因
此主动参与,而且自觉地
把前述《新语文读本》的
四大理念、追求、编辑指
导思想和原则,引入《名
家文学读本》的编写工作
中,并得到所有的编委、
作者、编者发自内心的理
解与支持,并有机融入了
整套读本之中。在这个意
义上可以说,《名家文学
读本》也是《新语文读本
》的延伸;对我自己而言
,则是退休后仍在坚守的
最后一“战”,其意义更是
非同小可。晓光告诉我,
这套读本出版近10年,“
受欢迎势头不减”,创造
了出版和教育“奇迹”。我
也从出版《新语文读本》
的广西教育出版社那里得
知,20年后,它依然畅销
。我真的深受感动:这样
的读者、教师和学生都需
要的事情是应该持续做下
去的。因此,不难想见,
这一次发建、晓光又联合
一批新伙伴要编《跟着名
家学语文》丛书,特别是
看到他们在策划书里,明
确提出要坚持“母语启蒙”
教育,强调“经典浸泡,
是儿童母语学习的通道”
,“为孩子一生语文学习
能力的发展和良好的人文
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
础”,我内心欣慰和感叹
:真的是“后继有人”,20
年前的启蒙教育试验,实
实在在地传承下来了!可
以说,“《新语文读本》
(2001年)——《名家文
学读本》(2011年)——
《跟着名家学语文》
(2020年)”这本身就构
成了一条持续20年的语文
启蒙教育的历史发展线索
,它历尽曲折,但始终压
不倒,断不了,生生不息
,就是因为它是中国教、
育的内在需要,是普通学
生、教师、家长的需要。
发建告诉我,这次编写和
教学工作的门,是向全国
敞开的,他们通过网络,
在全国招募了120名“种子
教师”,都是“从教15~20
年的老教师”,他们自己
这个编写团队成员也是“
从教二十多年的一线老师
”。他还特意告诉我,其
中就不乏当年《新语文读
本》的老读者、老使用者
。这就意味着,这一次“
大聚合”,并不局限于编
委会、编辑部内部,而是
全国范围内的历经20年中
小学语文教育的沧桑,依
然在不同程度上坚守教育
理想主义的老教师的大聚
合,也对中年、青年中的
教育理想主义者有吸引力
。这本身就意味深长、弥
足珍贵;就像我经常说的
那样,“我们存在着,我
们努力着,我们又彼此搀
扶着——这就够了”。
更重要的是,这套《
跟着名家学语文》丛书之
于《名家文学读本》和《
新语文读本》,不仅有承
接,更有发展,有新的开
拓空间。我想谈四点。
其一,这套丛书的最
大创新点,在于其编写原
则,由“文选式”转为“经典
作家为中心”。同样是经
典阅读,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围绕某个“精神
母题”,选择好几位作家
的经典作品,以求对“问
题”的深入了解与思考。
这种编选、组织方式,其
实是《新语文读本》开创
的,一直影响到今天语文
教材的编选。而另一种,
也是本丛书的编选,则围
绕某个“名家(经典作家
)”,从教材中的某名家
某篇作品入手,“打开一
扇门”;然后,进入名家
的系列经典作品的阅读;
最后引导学生集中精力阅
读名家一部经典原
导语
本书以“一篇课文,一组经典,一个作家,一周时间”为基本教学形式,旨在让学生在经典中浸泡,提高语文能力。
带着孩子读名家文学经典,既滋养孩子的生命,也滋养教师的生命。
让每个孩子在童年拥有自己的文学偶像!
后记
自2019年暑假启动《
跟着名家学语文》丛书编
写以来,我们的团队用了
整整一年时间,精心打磨
,先后召开了多次编写会
议。即便在疫情期间,我
们依然保持每周六晚两小
时线上编写研讨。
丛书编写,始终秉持“
相信名家,相信经典,相
信儿童,相信岁月”的语
文教育理念。我们坚信,
只要持之以恒带着孩子追
随名家文学经典,每一个
普通语文教师都可以教好
语文,每一个孩子都能学
好语文。因为名家经典是
能滋润所有人的心灵与生
命的。
“让每一个普通语文教
师跟随名家,都能活出一
个语文教师的职业尊严。
”改变小学语文教师的“疲
于刷题应试”的教学生态
,这是丛书编写团队在编
写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一种
强烈使命感。因为丛书编
写团队六位成员,都是从
教二十年的一线教师。目
前都带着自己的班级。我
们深知一线教师最渴慕的
——拥有一套能切实提升
学生读写能力的教学丛书

丛书主编钱理群教授
,是我们这一群人的精神
导师和语文教育的领航者
。钱老师对孩子的热爱,
对教育的热爱,对国家民
族的赤子之心,永远是我
们前行的榜样和力量源泉
。著名语文教育家周一贯
老师长期关注并指导课程
实践,为课程的顺利实施
,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引
领。丛书的出版,还得到
了著名语文教育家王尚文
教授的指导,要求切实做
好文学启蒙教育的实践探
索。深表感谢!
丛书的顺利出版,非
常感谢浙江少年儿童出版
社邵若愚社长的关心与支
持,邵社长多次参加丛书
编写会议,指导丛书编写
。特别感谢浙江少年儿童
出版社金晓光主任,近十
年来对“跟着名家学语文
课程”长期关注,跟踪指
导,不离不弃,见证了“
跟着名家学语文课程”的
诞生与成长。浙大文学硕
士出身的责任编辑陈小霞
是丛书出版的大功臣,自
始至终,倾心倾力,确保
了丛书文学启蒙读物的精
神气质。
“以名家为中心”的跟着
名家学语文课程,虽然经
历过近十年的实践探索,
但丛书的出版,也仅仅是
一个初步成果。确切地说
,这是“跟着名家学语文
课程”的一个新开始。希
望有更多的一线老师加入
进来,我们一起用实践和
时间来完善这个全新的课
程。当然,我们也欢迎更
多的语文教学专家、学者
,给予我们一线教师更多
的指导和帮助。
丛书中名家选文采用
权威版本,坚持只删不改
原则,并尊重名家的用字
习惯,个别用字与现今不
同,不影响阅读。
杨梅红了,荷叶绿了
,窗外蛙鸣声声。疫情快
结束了。平安的日子,每
天都有书读。翻开日历,
恰好今天就是“六一”儿童
节,这套丛书可谓生逢其
时,就算我们献给孩子们
的节日礼物吧!
跟着名家学语文课程
研究中心
2020年6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通过小学六年的持续
阅读,孩子能接触并认识
数十位这样的占据思想、
文化、文学高地的名家及
大师,并喜欢上其中的3
~5位,阅读、学习一辈
子,那就真正地“升堂入
室”,进入人类文明、民
族文明的殿堂,无论是学
习文化、语言,还是做人
,都“上了路”。
——钱理群
跟着名家学语文,以“
一篇课文,一组经典,一
个作家,一周时间”为基
本教学形式,这种课内外
结合的小学文学阅读课程
的建构,对于小学语文课
程以培养核心素养和关键
能力为取向的深度课改之
推进,是具有现实意义和
样板价值的。
——周一贯
带着孩子读名家文学
经典,既滋养孩子的生命
,也滋养教师的生命。
——刘发建
精彩页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