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推崇的“传统文化”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大国崛起”是美好愿景还是春秋大梦?“普世价值”真的能救中国吗?国有企业就是社会主义吗?三十年来,我们建成了什么特色?……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国向何处去?我们曾问过无数次的问题,在当下这个发展关键期,更是不能不问。然而,问题是现下的选择太多,有用的太少。唯一的办法,就是选择被时间和实践证明过的、行得通的新民主主义道路。《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中,作者张木生通过对李零多篇作品的解读,探讨了当下中国的路径选择,以其汪洋恣肆、言之凿凿的行文风格,提出独到的见解。书中不乏对中国现状的思考和批判,但不流于阴暗面的痛陈,博取肤浅之众的附和。而是层层深入,揪出现实背后的种种不和谐、不公正的本质,进而,在反思和批判中寻求更好的、更适合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讲述了现在的右派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爱美国没商量,动不动就是“今夜我是美国人”。投怀送抱,不管你要不要我,反正枪打不走。弹打不飞,我和你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而左派动不动就是重新当老大的强国梦,“中国模式”独步天下呼之欲出,其实都是春秋大梦。
一个健康的民族,总要有勇气面对历史。对外国、对中国都一样。已经过去的历史,无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都需要敢于直面,因为历史是无法封锁更不能篡改,用不着解构更不用重构,大可不必费此无补之精力,无论如何以现代化划线涂抹,自卑自大来回翻烙饼,终是不如李零来得直白清楚。
现在中国的许多毛病。有远因,有近因。有内因也有外因。但中国的事搞不好、搞得好与中国的传统没什么关系,归根到底的责任是我们自己。不能总幻听幻觉。现代化的问题,用现代化的方法解决。用不着找传统,找什么古玩秘籍。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由张木生编著。
教授的意思是专家,一般都有职业病。现在的教授,要有博士出身。但博士不博,和古代的意思完全相反。
李零的文章,喜欢讲大道理,但不是黑白分明,小葱拌豆腐的道理,因此难免让人觉得有点绕,有点模糊,有点哕嗦,篇幅长了点。不是非此即彼,二律背反,是李零文章的特点,也是他的优点。李零说:
我讲的历史是生活中的历史,但不一定是眼下时髦的通俗历史。通古今,垂教训,明道德,辨忠奸,中国民众有讲史传统,这是通俗历史的基础,大众阅读趣味的穴脉。我自己的书.我自己明白.娱乐性不够,实用性没有。
通俗史的缺点是把古今混为一谈,优点也是把古今混为一谈。老百姓没有历史,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怎么活都是个活。
通俗史喜欢比附古今,但李零希望的是穿透古今。穿透的关键,是取旁观态度,没有这种态度,不能超越自我。
中国争夺眼球的热是一波又一波的热,现在的史学热,热的不是那些皇皇史籍。有本事、有决心抱着《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读下来,能有几人?热的是央视的“百家讲坛”。讲史总比人言籍籍的“戏说”强,捏造虚构、悠谬传统、三真七假,随意瞎掰、忽悠百姓。但借助主流媒体一夜成名的讲史人一旦“星光灿烂”,个个都成了百宝箱,什么都懂,什么都能说,讲史又变成说书,卖座率渐渐下降。央视的“百家讲坛”千方百计动员李零出镜,李零总是婉拒。无论中央台,凤凰台多么言辞恳恳,李零的说法:“我特怕看电视中我那张脸。”
文化立场问题,实际上里头包含了许多现实问题。文化立场问题不是一个历史上我们阔不阔的问题,许多的考虑,现实问题都绕不过去。中国文化,与亚洲、东亚、伊斯兰文明,北非、美洲、大洋洲和欧洲文化的关系,现在看来,离开哪个都形不成资本主义文明。资本主义从它一产生就是国际的,制高点一旦形成,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羽翼丰满,威绝四海。按它的需求排队。西方发展到现代,“人权高于主权”——鬼子学会了许多东西只做不说:文化立场问题,对鬼子来说是只做不说的,但是处处都会碰上,如对待妇女,对待黑人,对待伊斯兰文化等等。
用西方立场读李零,很容易将李零误读成民族主义者或文化保守主义者,这等于将吃中国菜、讲中国话、用方块字都扩大成民族保守主义。
西方人说的好多国际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大地方主义,这种国际主义一向是李零反感的。他总是反问,你不喜欢欧洲吗?你不喜欢西方文化吗?马上对方就不敢说了。
欧洲中心论是他们根本改不了的死结,强势的西方文化是他们的主心骨,所谓国际就是西方文化。“任何文明别跟我较真儿,你早晚要朝我这儿走,我不和你分彼此。”但你真和他学是学不成的,谁学得最好,比如德国和日本,他就会揍你,西方所谓的没有什么国家立场,是胡说八道。西方文化本位,丝毫不掩饰。李零深深地怀疑的就是这种文化立场。
了解了西方文化立场,就比较容易了解西方人看历史的方式,从文化观到历史观,西方那种文化优越感是情不自禁,掩饰不住,挥之不去的,如《剑桥考古史》、《剑桥战争史》,西方人创造的最高理想国就是美国,而美国是最国际化因素的产物。《剑桥战争史》是美英典型文化历史观的产物。
在欧美,除了少数汉学家,其他各种学家都不了解中国。《剑桥战争史》敢称世界战史,言必称希腊,没有东方,从希腊、罗马重装步兵到海湾战争,所谓持久正义。中国历史上的强势文化也一样,认为不需要特别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弱势文化,也是大汉族中心论。想了解东方战史,看马克·路易士《合法、被批准的暴力》,其实这本书也是西方文化观的产物。P008-009
在这个由蓝变灰,环境污染的星球上,
在这个世无英雄,竖子成名,哲思委顿的世界里,
李零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生最大乐事”,“我是借读闲书说闲话,冷眼向洋看世界”。
李零是三古学家(古文字、古文献、考古),但却不是古董。读他的书,眼前一亮,给人一种学贯中西的世界眼光。
我们这代人,在“文革”中启蒙,在冷战中思考,后冷战也是战。这不,美军又在阿富汗增兵,在大地震后接管海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现在,那只能是美国。
战争仍是最硬的硬道理。
2008年,震撼世界的大事,是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
掏钱包的是小偷,搞金融危机的却是大盗。自古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个世界会好吗?
山崩地裂的经济危机,全世界有11亿人饿肚子。说美国经济已触底反弹,中国经济已企稳回升。
风景这边独好,我不相信。
歌词里说,全世界都说中国话,孔夫子越来越国际化。
孔夫子不但能救中国,还能救世界!
这样的话,也有人信。
失而复得,断而复续,以古为雅,以今为俗,是借尸还魂。不论是骂祖宗还是卖祖宗,这魂还是西方的魂。全球资本主义的大格局没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斯大林到毛泽东,路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
历史回放,天地轮回,不挨饿的中国还是找不到北。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但脚下踩不到石头又咋办?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回不去了。唯美国马首是瞻,兵也这样强,民也这样富,全世界都当美国,美国当什么?
不仅美国不让你学,欧盟也不让你学,要学,“普世价值观”,学人家印度。
中国愿意当印度吗?
再学,学东欧易帜,学苏联解体,中国有苏联那样的生态底座吗?
一个时代真的已经结束,不争论的时代也已经结束。但放眼望去,满目的新瓶装旧酒。我写这本书,逢左必右,逢右必左,想超越左右就不怕左右都不讨好。
苍天已死。
李零的书能给你一种新的视角: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