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记忆中的徐文达先生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徐文达,河北人,诗书画印均工,尤擅狂草,其书风苍劲磅礴、气罐雄浑。1980年代主持成立山西省书法研究会。1981年主持成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任第一副主席期间,对山西省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山西省书法人才队伍的建立呕心沥血。先生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的艺术修养和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勤奋以求的精神,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对当今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导向意义。本书是先生的朋友,同事,学生,亲人等写的回忆文章的一个结集。 作者简介 徐晓梅,河北省完县人,字玖芝,号文祈,斋号九畹堂。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山西省女子书法家协会主席、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太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目录 老夫常发少年狂——我所知道的徐文达先生 周祥林 追忆徐文达先生——袁旭临先生日记摘录 熔铸于实践 服务于民众——徐文达先生的书法艺术 赵望进 不可忘却的纪念 吴高歌 忆徐文达先生 吴高歌 精神长存天地间 长安居 永远的怀念——恩师徐文达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祭 贾起家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写在先师徐文达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 刘锁祥 山右寒梅晚来香——徐文达先生书法艺术及其他 刘锁祥 灯塔·樵父——追随徐文达先生习书的往事 魏立刚 从徐文达先生手札中得到的启示 沈晓英 徐文达先生为家父写祝寿辞 柴建国 我的一句之师——怀念徐文达先生 陈建明 徐文达先生二三事 河东一苇 文以载道 书能达神——记恩师徐文达先生身前教诲二三事 武磊 高深如圣人,平易如百姓——深切缅怀徐文达先生 赵建章 徐文达先生的最后时光 刘永新 人书俱老徐文达 王彦平 徐文达与卫俊秀的“书”缘 赵万怀 广泛涉猎,锐意追求 素石 古砚新生记 佚名 徐文达治砚 姚姬娥 回忆恩师徐文达先生 李治国 文达先生 黄京生 怀念我的恩师徐文达 崔华 写于恩师辞世十年之际 牛小平 我的恩师——徐文达爷爷 郭志宏 常把艰辛当乐为——访著名书法家徐文达 黄京生 我欠他一个道歉——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谢云 蒋殊 我对他最了解——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林鹏 蒋殊 怀念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点激情——访《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朱培尔 蒋殊 徐文达是山西地域书风的代表者——访《中国书法》杂志原主编刘正成 蒋殊 写傅山,不是傅山,是徐文达——访著名书法篆刻家邓明阁 蒋殊 他不是个计较的人——访著名书法家赵承楷 蒋殊 三晋大地的翰墨巨笔——访著名书法家袁旭临 蒋殊 他既有老革命传统品格,又有文人风骨——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赵望进 蒋殊 他是我的伯乐——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顾问田树苌 蒋殊 他的书法达到一种挥洒自如却不逾矩的高度——访山西省文联主席郭健 蒋殊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书法的奠基人就是徐文达——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石跃峰 蒋殊 他是山西书法界一座丰碑——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志刚 蒋殊 我的父亲徐文达 徐晓梅 严父?慈父! 徐晓梅 附录 在“徐文达书法展”开幕式上的讲话(之一) 刘艺 在“徐文达书法展”开幕式上的讲话(之二) 赵望进 《徐文达书法集》序一 刘艺 《徐文达书法集》序二 姚国瑾 翰墨自沃土,龙蛇竞笔端——贺《徐文达书法篆刻集》面世 田树苌 澄泥砚发展的新阶段——《徐氏澄泥砚》序 蔡鸿茹 泥砚飘墨香——《徐氏澄泥砚》评介 李裕民 董国成 序言 山西书法源远流长,代 不乏人。以山西书法事业 而论,除郑林先生以外, 首先想到的便是徐文达同 志了。 自山西省书法研究会恢 复活动、中国书法家协会 山西省分会成立伊始,徐 文达同志一直致力于推动 山西书法事业的发展。他 团结了一批甚有功底的书 法家及爱好者,参与、组 织了许多山西书法界重要 活动,发现、培养了一大 批书法新秀,为山西书法 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卓越贡 献。这在山西乃至全国可 谓独树一帜,有目共睹。 徐文达同志一生好学多 艺,诗、书、画、印皆工 ,尤以书法见长。他的字 早年宗法晋唐,脉承传统 ,中年追摹傅山,晚年兼 容碑帖,形成了气势磅礴 、刚柔相济的自家风范。 长期以来,我都在思考 一个问题:书法在其发展 过程中,它丢掉了什么, 又得到了什么?它丢掉了古 人对汉字的热爱和尊敬、 对汉字优美的体验、对汉 字韵味的追求。简而言之 :丢掉了汉字的典雅之美 。得到了时兴的、不断变 换的世俗之美。但当我们 面对徐文达同志的书法作 品时,那种气势雄浑、连 绵跌宕、简洁率真之气扑 面而来。这种久违的美, 让人们烦躁的心灵得到安 宁。 徐文达同志长我六岁, 又是我的同乡,今年是他 逝世二十周年,此书的出 版,是众望所归,也是对 逝者最好的纪念。 2020年7月14日 林鹏 导语 徐文达先生为山西省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记忆中的徐文达先生》结集先生的朋友、同事、学生、亲人等写的回忆文章,读来亲切感人,受益匪浅。可以说,本书的出版即是山西书法界乃至全国书法界对先生的一种纪念。 精彩页 老夫常发少年狂 ——我所知道的徐文达先生 周祥林 (一) 去岁深秋,因《中国书法全集·傅山卷》的编辑需要,我专程去山西太原拜访了该卷主编林鹏先生。林先生热情而健谈,极具长者风范。临别时,林先生又向我介绍了太原的另一位老书家徐文达先生,嘱我有时间可去探望。徐文达先生是我久已敬仰的老书家之一,只是由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一直未能仰其高仪、求其教诲。有此良机,焉能错过。 对徐先生的书法,我是颇为熟悉的,尤其是他那带有傅山意味的草书,已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我的想象中,能写出这样草书的人,也必然是威严而强壮的,至少不会是很文弱的。然而,当我看到徐先生,看到徐先生那满墙满壁的书法近作时,我的印象与想象全部都不复存在了。徐先生的人文弱得令你吃惊,徐先生的字变化得也令你吃惊。他的字,尤其是他的草书,除了保留了傅山那脱略蹊径的狂狷之气外,越发突出的是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个性。同样令你吃惊的是他那份对艺术执着再执着的狂热,这哪里是一位年逾七十的老人所为哟! 这使我对徐先生的书法产生了更多的认知与思考,也对徐先生的人产生了更多的关注与探求意愿。 徐文达,字敬山,笔名岩樵,别号泥翁,河北省完县(今顺平县)人。1922年出生,1943年参加革命,曾任保定地委宣传部文工团团长、运城行署文化局副局长、山西省博物馆馆长等职。现为山西省博物馆名誉馆长、山西省书协副主席,他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 从这短短的简历中可以看出,徐先生所从事的职业,无不与文化有关,也正是这与文化有关的职业,使他在各种艺术领域内都有了涉足。青年时代,他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从事音乐、戏剧工作,创作过歌剧、话剧、电影文学剧本,还发表过大量的戏剧、电影评论文章。对于书法、篆刻,尽管他从儿时即涉足,并认真临习过柳公权、赵孟頫、董其昌,但真正地转入与投入却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他从河北调到山西,一次偶然,被傅山的作品及人品吸引,从此便立志师其字、师其人。 (二) 徐先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一点我们从徐先生的早期作品中不难看出端倪。草书一体,自汉张芝后,可谓代不乏人,唐之张旭、怀素、高闲,宋之山谷、赵构,元之张雨、鲜于枢,其作均美不胜收,但若从激烈张扬个性的角度来看,明季徐渭、王铎、傅山似最为突出。徐先生一入手便以傅山为主,其慧眼、其匠心、其个性、其狂劲不言自明。当然,徐先生更知道傅山、王铎的个性与癫狂并不是由天而降,而是通过几十年对传统的学习,几十年对中国文化的精研,几十年对古代文艺的博采,几十年对书法意境美的参悟而来;因此,他虽然立下学傅山、学王铎的雄心,而手却是在汉魏六朝碑版上下功夫,在晋唐的楷书与行书上下功夫,在先秦的大篆、金文上下功夫。孙过庭说,“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徐先生当然深味此语,但徐先生更知道这个“使转”绝不会轻易而来,所以他对那些即便真的是记文的楷书,也从未亏其每一个点画。试看其楷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派晋唐(初唐)楷法,点画朴茂优美,结字方正灵巧,可谓笔笔字字均见功夫。再看其小楷《对书法理论的探求》,虽然在审美情趣上更近墓志意味,但其中透出的文人气蕴,尤其是每点每画,均形到意到而又姿态鲜活。对于篆隶的学习,徐先生似乎也独有已见。从笔调上看,其隶书来自《石门颂》,篆书来自汉篆《袁安袁敞》,但细加审视,其对篆隶的学习,似乎远远超越专以篆隶为终身目标追求的书家,他的篆隶俨然只是一种为其他书体,严格地讲是为他的草书的辅助。事实证明,徐先生此举是极有见地的。试以清代书法观照,乾嘉以后,碑学大兴,尤其是考据风靡以后,以戴震、桂馥等为首的书家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篆隶的学习之中。这期间确也出现了许多篆隶大家,如邓石如、伊秉绶、金冬心,直至后世的陈鸿寿、赵之谦等,可谓不胜枚举。遗憾的是乾嘉以后,似乎找不出一个草书大家,除了扬州八怪中的黄慎能作草书外,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准、最有艺术性的草书几乎断层。从这个意义上看,徐文达先生对篆隶的学习无疑是极具价值的,一是习篆书,二是用这种方法(应该说这是文人书法的学习模式)。徐先生所崇拜的傅青主,不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写草书的吗?篆书也写得带有草意,这大概是乾嘉学派的老祖宗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吧! 徐先生当然不会放松对行书的学习,只是他的脑子中对行书也有着一番自己的见解。楷书自晋代以后至唐,大致有三系。一为晋楷,它对初唐楷书的影响很大。初唐四家,除欧阳询早期师法北碑,其余三家均可视为晋楷之延伸。晋楷的最大特点是在笔法上与行书相通。一为魏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北碑。这一类楷书大多直接来自隶书,笔法与晋楷迥异。第三为中晚唐颜柳楷书,按照米南宫的说法均为“丑怪恶札之祖”。这一类楷书在笔法上与行书是不相通融的。徐先生正是看到了这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