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就是因为善于运用词汇的力量,大大地激励了当时的人们,才使他们决心跟随着这些伟大的人物,最终塑造出了今天的世界。
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执笔者之一的帕特里克·亨利站在十三州代表之前慷慨激昂地说道:“我不知道其他的人要怎么做。但就我而言,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激发了几代美国人的决心,誓要推翻长久以来骑在他们头上的苛政,结果形成了燎原之火,美利坚合众国由此诞生。
戴尔·卡耐基在一次演讲时说道:“当我们今天得以享受到充分的自由时,不要忘了《独立宣言》。虽然那没有几句话,却是两百多年来所给予我们每个人的保障。同样地,当我们这些年致力于种族平等时,不要忘了那也是因为某些词汇的组合而激发出来的行动所致。请问,谁能忘记马丁·路德·金博士打动人心的那一次演讲。他说道:‘我有一个梦,期望有一天这个国家能真的站立起来,信守它立国的原则和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有一个人的话激起了英国全民抵抗纳粹的决心。最终,他们以无比的勇气挺过了最艰苦的时刻。打破了希特勒部队所向无敌的神话。那个人就是丘吉尔。
许多人都知道,人类的历史就是由那些具有威力的话所写成的。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些伟人们所拥有的语言力量,也能够在我们的身上找到。强大的语言能改变我们的情绪、振奋我们的意志。使我们有胆量面对一切挑战,使人生过得更加丰富。
在生活中,时时选择使用积极性的词汇,最能振奋我们的情绪;反之,若是使用了消极的词汇,就必然会使我们自暴自弃。因此,我们务必要重视使用词汇的重要性。这做起来并不难,只要你能聪明而用心地选择便行了。
若一个人拥有的词汇有限,那么他就只能够体验到有限的情绪;反之,若是一个人拥有丰富的词汇,那就有如手中握着一个可以调出多种颜色的调色盘,可以尽情地挥洒和丰富自己的人生,不仅能够吸引别人。更能使自己感到活力和振奋。
因此,我们学会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是非常有用的。
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把无形变成有形、把概括变成具体、把枯燥变成生动。从而能大大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形象化的语言能让听众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都一起参加接收活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此外。它也是构成其他语言风格的基本手段。
为了今后我们能够有形象生动的语言,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选用有色彩、有形象的语词。色彩词和形象词可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而视觉形象留给他人的印象往往比听觉形象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第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修辞手法可以用浅显通俗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
第三,要注意寓理于事,将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事实之中。那种于巴巴的说教,往往会使听者乏味。要学会善于运用生动典型的事例阐明事理。增强语言的魅力。
生活中,一个会讲话的人,他会让自己说的话像一种影像浮映在听者眼前;不会讲话的人,只能笨拙地利用模糊平淡而无声无色的一些东西把别人催眠入睡。
语音是人们表情达意的手段,是相互联系的重要媒介。法国艺术家泰纳曾经说:“人们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甚至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用声音直接表达出来,而且表达有力、细致、正确、无与伦比。”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语音素质的重要作用。因此,口才训练的第一步应从语音开始。
人类没有单独的发音器官,而是使用呼吸器官、消化器官作为自己的发音器官。当我们说话时,横在呼出气流通路上的两条声带。就会迅速地一开一闭,把稳定的气流切成一连串的喷流,从而转换为一种听得见的蜂音。舌、唇、腭等器官的移动,不断改变声道的声学性质,将蜂音变成能够区别的语音,通过人体胸腔、咽喉、鼻塞和口腔组成的共鸣器放大,从而发出声音。那么,怎样进行发音训练呢?有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呼吸练习。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我们正常的说话是在呼气而不是在吸气时进行的。在做公开朗诵、演讲时,我们明显需要有比平时更强的呼吸循环。发音时的正确呼吸方法,应当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即通过横膈膜的收缩和放松进行呼吸,它介于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之间。具体做法是:
吸气时,小腹向内收缩,大腹、胸和腰部同时扩张。这种扩张不是单纯向前、向上挺胸,还要向左右撑开,感觉到腰带渐紧,后腰有向后撑开的力量。呼气时,小腹要一直收住,使胸部、腰部在努力控制之下,将气慢慢散出,切忌一下子把气放出来。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肺部充满气息,为发音提供充足的“气”;同时,小腹向内收缩,胸腔扩展,以小腹、后腰和后胸为支撑。为发音提供了充足的力,使发出的声音洪亮致远。
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进行口语表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呼吸时,尽量做到自然轻松,吸人的气息量要适中,切忌吸得过深或过浅;充分利用讲话过程中存在的自然停顿进行换气,不要在讲完每一段或每一层次后才大呼大吸;只有挺胸抬头、肩背舒展时,才能使胸腹处于良好的呼吸状态。P2-4
懂应酬的人大都能说会道,能把话说到他人的心坎里,这样才能在社交场合中脱颖而出、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会说话的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出口成章,能让听话者心服口服,这种人往往妙语连珠、深得人心,随时随地都能如鱼得水且受人拥戴。会说话的人还能够顾及听者的面子。说话含蓄委婉,避免尴尬局面的发生。
有一位领导在开完部门裁员会议后回了家。到家后不久,就有一位他多年的老部下想来提前探听内部裁员消息。
领导一边给老部下倒茶。一边示坐。一边低声说笑道:“你能保证不说出去吗?”
那人笑道:“当然保证,决不说出去。”
领导站起身来,微笑地说:“我也保证过不说出去。”
那位手下自然知趣地转移了话题。
这样说话既可以避免直接回绝给那位部下带来尴尬,叉保守了会议的秘密,消除了可能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不仅能当场避免尴尬,而且,看上去似乎什么也没有说,但却能收到什么都说了的效果。这种含蓄的语言表达可谓是一种最高明的说话艺术。
相反,不会说话的人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只言片语,让听话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或者出言不逊、信口雌黄,不经意间中伤他人,以致使自己困于尴尬、陷入窘迫;又或是啰里啰嗦、没完没了,引人嗤笑。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书生,一日外出游玩。走到外地时,才突然想起家中皮箱里的一件棉被需要拿出来晒晒太阳。以防发霉,于是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他父亲。信是这样写的:
我最尊敬的父亲大人、爸爸:您好!请您将我那衣柜里的皮箱打开。将皮箱里的棉袄,我过冬天穿的棉袄,已穿了三个冬天的棉袄,箱子中唯一一件棉袄小心地拿出来,拿到太阳底下来,放到晒衣架上,拍拍打打、打打晒晒、前面拍拍、后面拍拍、翻过来拍拍。拍掉上面的灰尘,打松表里的棉花,再当着太阳晒上三个时辰。在太阳下山前收起来,收时再拍拍打打、打打拍拍,再照原样放回柜中皮箱里去。至此,我不再啰嗦了,不再多说了,估计父亲大人您也听懂我的意思了,我就此打住,不再强调了,一切就这样。就这样吧,拜托您了……
这显然是一个讽刺笑话,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话,这位啰嗦先生硬是讲了几页纸。许多话都是纯粹的哕嗦,是完全没必要的。这样的人显然不懂得说话简明的艺术,不懂得归纳提炼说话的主题。因此,古人说话有“惜字如金”、“要言不繁”之说。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现实生活中,因说话说不好而苦恼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不懂得与上司沟通,纵有满腹才华却得不到重用,终身碌碌无为;有的人不懂赞美,在朋友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时候,拙于言辞、守口如瓶,导致好友误解是心存嫉妒;有的人羞于启齿,面对心爱的人,无从表达,最终错过了美好的姻缘……更有甚者,本来出于真心和善意的关怀和问候,因为词不达意,而让对方觉得是别有用心的讽刺与挖苦。
台湾著名的成功学家林道安说:“一个人不会说话,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对方需要听什么样的话。假如你能像侦察兵一样看透对方的心理活动,你就知道说话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了!”其实,拥有一张会说话的嘴巴,就等于拥有了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一个人不管生性多么聪颖、接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穿着多么漂亮的衣服、拥有多么雄厚的资产,如果他无法流畅、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他就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谁掌握了说话的艺术,谁就能在这个熙来攘往、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出人头地、左右逢源、心想事成、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优秀的口才不是天生的,没有人生下来就能说会道、口吐莲花。良好的谈吐,需要后天不断的磨砺和修炼。本书告诉你的是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艺术、赞美与说服的技巧、拒绝与批评的秘诀以及幽默机智、委婉含蓄、掌控尺度的说话智慧,是一本精心编排、打造卓越口才的学习宝典。本书必将帮助你增强自己说话的信心,把握自己说话的分寸,提高自己说话的能力,将你打造成为应酬达人、说话高手,成就你辉煌的人生。
编者
刚刚还聊得热火朝天,为何对方却突然变了脸色?因为你的话犯了他的忌讳。别人明明批评了他,为何他看起来却没有丝毫不悦?因为对方批评有道。
正所谓“大辩不言”,你的口才有时并不在于你是否能说,而在于是否会说。话要说到点上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任你巧舌如簧也是无济于事。
人际在于交往,交往在于沟通。沟通在于说话。说话是所有关系的起始,说得不好,它也将成为终结。“闭门造车”只会将你束缚住,只有走出来与人沟通,你才能闻出一片天地。
与其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不如从现在起,精研说话之道,用魅力口才展现一个全新的自我。
《舌尖上的力量(口才制胜的艺术与技巧)》(作者郑德明)将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处世难问题:如何掌握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的说话艺术,并有效地影响他人。
会说的人,即使是指责的话,也能说得让对方欣然接受;不会说话的人,就算是溢美之词,也只会让人心生嫌恶。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你如何说。《舌尖上的力量(口才制胜的艺术与技巧)》(作者郑德明)从赞美、批评、拒绝、说服等方面详尽地阐释了在不同情境下的说话之道,教你如何做到赞美的同时不显阿谀、批评的同时不显刻薄、拒绝的同时不显冷谟。
瞬间提升你的魅力口才与说话技巧,帮你改善社交人际关系并有效的征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