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左宗棠全传(晚清鹰派的为官做人与处事之道)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左宗棠,晚清重臣,少时屡试不第。他只得隐居乡下,专注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机缘巧合成为晚清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一生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叛乱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从他的为人、处事、为学、为官等方面,剖析了他传奇的一生,让你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左宗棠。
目录
第一篇 传奇家世 没落时代出英才
第一章 天朝没落日西坠
湘乡文化陶冶重
内忧外患国力衰
第二章 牵牛神投胎凡间
避难迁居杨梅山
牵牛托梦降凡尘
耕读传家世清贫
为筹赈资被过继
学识渐丰失兄长
第二篇 官运多舛 仕途崎岖多坎坷
第三章 屡试不第隐山林
童试夺冠显智慧
幸遇良师和益友
纳为监生备乡试
再度应试遭淘汰
受邀请入主书院
机缘巧合遇伯乐
三试落第受托孤
科场失意学诸葛
身卑未敢忘忧国
惺惺相惜遇知音
第四章 仕途坎坷有奇谋
民不聊生被迫反
不惑之年入湘幕
初入仕途展拳脚
密谋镇压征义堂
离开湘幕入鄂幕
欲发达再入湘幕
遭构陷因祸得福
第五章 洋务先锋当无愧
烽烟四起觅出路
自强新政办洋务
上疏朝廷办船政
船政局初具规模
为赴新任寻代班
边远地区兴工业
兰州引入织呢机
第三篇 封疆大吏 寸土必守保家国
第六章 投笔从戎美名扬
募练楚军着戎装
紧张操练赴战场
巡抚浙江督军务
调兵力衢州解围
围追堵截战余杭
赴闽督战追余部
移师粤省除后患
第七章 剿捻灭回平陕甘
官逼民反举义旗
地方官镇压不力
陕甘吃紧任总督
调兵遣将剿西捻
第八章 保家卫国复新疆
英俄争利在新疆
阿古柏野蛮生长
内忧外患搞串联
海防、塞防大讨论
战事艰难筹粮款
运筹帷幄收北疆
决胜千里收南疆
扶柩出征收伊犁
第九章 不遗余力战南洋
入京辅政获殊荣
卸任京畿督两江
尽职尽责辖南洋
满怀希望赴京城
闽事吃紧欲请战
不败而败满腔愤
督师南下留遗恨
第十章 治军严明得威严
胆识过人演空城
作好准备再开战
苦练技艺有效果
惩贪奖廉戒侥心
谋略深远胜千里
第十一章 恢复经济安民心
复苏浙闽促生产
屯垦抚回做善后
安抚流民保久安
兴修水利解民忧
第四篇 处世典范 钢铁脊梁永不弯
第十二章 动心忍性为修身
年少有为志气高
不甘久居矮檐下
遍尝艰辛震古今
以退为进有智慧
居室简陋宜修身
外敌面前不畏惧
第十三章 处事分明有见地
是非分明不含糊
同病相怜好说话
众人同心事易成
秉性难改铸辉煌
洋人面前敢说不
一息尚存保寸土
逆耳忠言劝朋友
有错必改敢自纠
左宗棠轶事
左宗棠生平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左宗棠(1812—1885)
,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
,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
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
将领,洋务派领袖。左宗棠
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
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
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
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
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
侯。左宗棠一生见证了太平
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
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
历史事件。
左宗棠自幼聪颖,14岁
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
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
以铭心志。
左宗棠1832年(道光十
二年)中举。1851年(咸
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后,
他先后人湖南巡抚张亮基、
骆秉章幕,为抗拒太平军出
谋划策。为抓住展示才能的
时机,他经常为一件小事而
与人发生争执,但在当上巡
抚、官及三品时,他的脾气
却越来越小。“穷困潦倒之
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
日,不被人嫉”这句著名的
话就是他说的。1856年,
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以夺取
被太平军所占武昌之功,他
被命以兵部郎中用。1860
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
,左宗棠随同钦差大臣、两
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他
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
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
平军作战。1861年,太平
军攻克杭州后,他由曾国藩
疏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
。1862年(同治元年),
中法混合军组成,称常捷军
,左宗棠扩充中法混合军,
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
升闽浙总督。1864年3月,
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
论功,封一等恪靖伯,随后
奉命率军人江西、福建追击
太平军李世贤、汪海洋部,
至1866年2月攻灭于广东嘉
应州(今梅县)。镇压太平
天国后,倡议减兵并饷,加
给练兵。1865年升任闽浙
总督。1866年上疏奏请设
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即
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
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
创办求是堂艺局(又称船政
学堂),培养造船技术人才
和海军人才。旋改任陕甘总
督,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
任总理船政大臣。一年后,
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
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
一个新式造船厂。1867年
11月,奉命为钦差大臣,督
办陕甘军务,率军入陕西攻
剿西捻军和西北反清回民军
,镇压了陕甘回民起义,他
为晚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光绪十一年(1885年)7
月27日清晨,74岁的湘人
左宗棠停止了呼吸。他是在
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
上去世的。他一死,意味着
大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倒下
了,这大厦还能维持多久?
接到丧折后,慈禧太后
的心情是复杂的。“中国不
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
日无左宗棠”,言犹在耳,
可左宗棠走了。走了也好,
这个汉人太强硬,太无拘束
,甚至在万寿圣节也不参加
行礼。但态是要表的。要不
然还会有谁去为朝廷卖命呢
?于是慈禧诏谕立即派发各
省:追赠左宗棠为太傅,恩
谥“文襄”,赏治丧银三千两

就在慈禧太后下达诏谕
后的一个夜晚,福州暴雨倾
盆,忽听一声雷响,东南角
城墙,顿时被撕裂一个几丈
宽的大口子,而城下居民安
然无恙。老百姓说,左宗棠
死了,此乃天意,要毁我长
城。
左公行辕标着“肃静”、“
回避”字样的灯笼,左宗棠
死了,原来的灯笼已被罩以
白纱的长明灯代替,沉重的
死亡气息。压得人透不过气
来。这盏盏白灯,宣告着时
代强音的终结,这是一个奋
起抗争、抵御外侮的时代,
左宗棠是中流砥柱。而拥有
“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
、太子太保、一等轻骑都尉
、赏穿黄马褂、两江总督、
南洋通商事务大臣”等七个
头衔的左宗棠。这个风光了
半生的男人,随着他生命的
终结,退出了历史舞台。
左宗棠的死,让列强松
了一口气。
左宗棠的死,让法国人
放松了。他们在攻占台湾岛
,他们的军舰还在东海耀武
扬威。左宗棠与他们摆开了
决战的架势,发出了“渡海
杀贼”的动员令。他们吃过
左宗棠的大亏,知道他是雄
狮。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羊,
个个是狮子;而一群狮子被
一头羊领着,个个就成了羊
。左宗棠一死,便群龙无首
了。
左宗棠的死,让英国人
的恐惧感消失了。英国领事
在上海租界竖有“华人与狗
,不许人内”的牌子,左宗
棠发现,令侍卫将其立即捣
毁并没收公园,逮捕人犯。
左宗棠端坐在八人抬的绿呢
大轿中,身穿黄马褂,头戴
宝石顶戴,三眼花翎,手执
鹅扇,面容饱满,威严无比
。只要他进人租界,租界当
局立马换上中国龙旗,外国
兵警执鞭清道。左宗棠死了
,就不需要对中国人那么恭
谨有加了。
左宗棠的死,让俄国人
感到,中国再没有硬骨头了
。左宗棠把他们从新疆赶走
,把他们侵占的伊犁收回,
甚至用兵车运着棺木,将肃
州行营前移几百公里于哈密
,“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
为苦”,准备与俄军决一死
战。左宗棠一死,没有什么
可阻拦他们了。
其实,在大清朝内部,
更有人希望左宗棠死,这个
人就是李鸿章。一个月前,
他在天津与法国签订《-中
法会订越南条约》,这是中
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重大胜
利之后,签订的一个地地道
道的丧权辱国
导语
这既是一部人物传记,也是一部职场人士都要仔细阅读的升职宝典!
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中国五百年来的第壹伟人!
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中兴名臣”!
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Henry wallace)说:左宗棠是近百年世界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视线扩展到整个世界!
一部《左宗棠全传》,半部晚清史,不可不读!
总是得罪同僚的升官达人,喜欢抬杠、口无遮拦的粗人;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文人名将……一本书读懂左宗棠的正面和背面!
透过本书,您将全面了解到,大器晚成的左宗棠最终位极人臣的升迁之道。
后记
每一本书的出版,都凝
聚了许多人辛勤付出的汗水
。本书从策划开始,就受到
各方人士的关照与帮助,在
编写时更是得到不少老师和
作者的鼎力支持。特此向参
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
的谢意。
本书编写中借鉴和参阅
了大量的文献作品,从中得
到不少启发和感悟。正是得
益于前人的劳动成果,才使
本书能够有如此之多的翔实
案例和如此丰富的理论基础
。在此向各位专家、学者以
及资料的提供者表示最崇高
的敬意。
编者
书评(媒体评论)
三十年不许奏左。
——慈禧太后
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
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潘祖荫
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
;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
。国幸有左宗棠也。
——曾国藩
横栏九州,更无才出其
左右。
——胡林翼
左公乃五百年来第一伟
人!
——梁启超
精彩页
第一章 天朝没落日西坠
历史的发展总是让人毫无准备,大清王朝的繁盛时代过后,紧跟而来的便是萧条与落寞,但此时的大清,还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大清统治者没有放眼看世界,所以,当世界局势发生急遽(ju)变化之时,并未引起他们的注意。清王朝就如同过午的太阳,日渐西坠,失去光亮……
湘乡文化陶冶重
湖南,是我国的一个省份,宋朝时亦称湖湘,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因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因境内湘江贯穿南北,因此又简称为湘。据传,湘江流域过去多植芙蓉,五代末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湖南故又有“芙蓉国”之称。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
湖南是华中地区的一个内陆省份,北阻大湖,境内多山,远离全国政治中心,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直至清代道光年间,在全国各省中仍属于不发达省份。王闽运说湖南“财赋全盛时,才敌一大县,院司之选在直省下等”;曾国藩也说湖南“山国荒僻之亚”。多山、贫瘠、交通阻隔,给湖南人带来了贫穷和落后,但同时也使湖南人形成了吃苦耐劳和坚毅强悍的个性与民风。湖南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西部和南部各民族杂居,民族关系、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加之地主官僚兼并土地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大批农民或沦为佃农,或进入游民无产者的行列。所以这里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民间秘密会社——天地会、青龙会、白虎会、白教、黄教、红教等迅猛发展,一遇天灾人祸,往往发生起义或叛乱。乾隆末年的湘黔苗民起义,成为川楚白莲教大起义的前奏,清政府为镇压这次起义调动了七省的兵力、财力。道光以来,各地起义更加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影响较大的如道光十二年(1832年)瑶族赵金龙起义、道光十六年(1836年)的新宁斋教起义。
后来的鸦片战争给了湖南很大的冲击。清政府在战争期间,从湖南征调了一部分兵力参加战争,战争结束后,他们被遣散回籍。但是,很多人发现,他们回去之后生活已经没有出路了,因此,他们奋起反抗。战前,广州对外通商,从广东到湘潭有一条重要的商路,依靠这条商路为生的商贩、挑夫有几十万人。战后对外贸易中心由广州移到上海,进出口货物通过长江转运,旧的商路衰落了,依靠这条商路为生的人大批失业,更使社会矛盾激化。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郴(ch6n)州人民反抗州官苛征;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武冈饥民起事;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乾州苗民发动抗租斗争;道光二十七年(1 847年),新宁瑶民雷再浩聚众抗租抗粮,后发展成武装起义,两年后雷再浩旧部李阮发再度起兵反抗;咸丰二年(1852年),洪秀全、杨秀清率领太平军从广西打进了湖南,仅在道州到郴州一带踊跃参加太平军的劳苦群众就有五六万人。真是三湘四水之间,到处都郁积着农民反抗的怒火,只要有人带头发难,“奋臂一呼,万人皆集”“上下交视,莫可谁何”。这种频繁的反抗斗争和极不安定的社会环境,迫使许多地主士大夫走出书斋,过问政治,并造就了他们特有的政治敏感,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与比较富庶安逸的江南地主确有明显的不同。
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0: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