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大学物理实验》主要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涉及测量误差、测量的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以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第二章介绍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和常用实验仪器;第三章为基础实验;第四章为近代与综合实验;第五章为设计性和应用性实验。后三章实验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实验部分。本书以实验方法和测量为主线,重点突出实验方法的系统性与实验内容的协调性,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物理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供高职高专院校使用。 目录 0 绪论 0.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意义 0.2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0.3 学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的三个环节 0.4 物理实验课程的规则 1 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 1.1 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 1.2 测量的不确定度 1.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1.4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2 普通物理实验基本仪器 2.1 游标卡尺 2.2 螺旋测微仪(千分尺) 2.3 物理天平 2.4 秒表 2.5 温度计 2.6 交流电源 2.7 电阻 2.8 放大镜 2.9 透视镜 3 基础实验 3.1 分光仪的调整与使用 3.2 电位差计测电动势 3.3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3.4 落球法测量液体黏滞系数 3.5 理想气体定律实验 3.6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3.7 自组电桥测电阻 3.8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3.9 固体密度的测量 3.10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 3.11 空气比热容比测定 3.12 电表的改装与校正 3.13 示波器的使用 3.14 利用气垫导轨研究物体的运动 4 近代与综合性实验 4.1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 4.2 压力传感器特性测量 4.3 霍尔效应 4.4 夫兰克-赫兹实验 4.5 光栅衍射 4.6 空气折射率的测定 4.7 RC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研究 4.8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 4.9 光电效应法测定普朗克常数 4.10 密立根油滴实验 4.11 光速测量 4.12 核磁共振 4.13 用毕-萨实验仪测量磁场 5 设计性与应用性实验 5.1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参数测量 5.2 用霍尔元件测定载流圆线圈磁场 5.3 PN结正向特性综合实验 5.4 超导磁浮力测量 5.5 电子荷质比测定 5.6 电子衍射仪实验 5.7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5.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使用 5.9 拉曼光谱实验仪的使用 5.10 黑体辐射实验仪测量玻尔兹曼常数及维恩位移常数 5.11 旋光度的测量 5.12 真空的获得和测量 5.13 电磁波感应器的制作与位移电流的验证 5.14 电磁波辐射原理与地磁屏蔽实验 5.15 电磁波传播特性实验 5.16 动态法测杨氏模量 5.17 电磁波的极化特性实验 附录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2 基本物理常量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