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隋初至元末阜阳历史名人辑汇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大量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辑汇了隋初至元末时期阜阳(古称“颍州”)的主要历史名人,他们中既有官宦士大夫,也有文人雅士,甚至有隐退桃源的落魄名流。这些在古颍州留下足迹和印象的历史名人,或宦或隐于颍,或家或葬于颍,或为颍州舍生忘死,或与颍州有过其他相关交集。总之,他们都与古颍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人生经历或事迹故事为古老的颍州留下了宝贵且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为这座现代化的城市增添了别样的文化魅力。
作者简介
董明(1977-),男,安徽定远人,历史学博士,阜阳师范大学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出版《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等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等省级科研项目5项。近年来主要关注安徽历史名人和唐宋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目录
隋、唐、五代
常彦能
崔利
段珂
江子建(一作姜子建)
高彦昭
郭琼
李承约
李廓
李谷
李肇
刘大师
柳宝积
论惟贞
裴琨
任忠
尚君长
孙岳
王重师
王敬荛
王祚
薛赞
杨德裔
杨师厚
赵愠
张彪
张路斯
张万福
郑诚
郑恽
甄权

毕士安
毕仲衍
蔡齐
曹成
曹评
常秩
常立
陈渐
陈规
陈师道
陈师锡
陈旸
程琳
崔公度
丁罕
范祖述
丰稷
傅瑾
嵇适
江楫
焦千之
韩宗道
洪皓
胡伸
胡士彦
皇甫某
黄任荣
黄子游
黄宗旦
匡果禅师
葛长庚
顾临
李建中
李暇年
李孝基
李虚己
李直方
刘攽
刘锜
刘筠
刘涣
刘平
刘彞
柳植
陆佃
陆经
罗拯
吕夏卿
吕夷简
吕公著
吕公孺
吕希绩
吕希纯
满执中
梅尧臣
穆修
欧阳修
欧阳发
欧阳棐
欧阳辩
裴德舆
彭诉
钱象先
善本大通禅师
邵亢
沈士龙
盛陶
舒元
舒知白
舒知雄
舒知崇
舒昭远
宋敏求
苏轼
苏颂
孙永
田钦祚
万适
汪齐
汪若海
王代恕
王涣之
王拱辰
王素
王巩
王山民
王实
王士敏
王莘
王铚
王廉清
王明清
王平
王回
王向
王冏(一作王同)
王汶
王旭
王臻
魏廷式
文偃禅师
夏竦
谢泌
谢夫人
谢绛
辛有终
薛向
燕肃
晏殊
杨褒
杨备
杨察
尹遇
尹拙
游师雄
元绛
袁溉
章衡
张洞
张可象
张环
张耒
张纶
张知权
赵概
赵令畤
赵宗道
曾肇
郑居中
郑文宝
正容
周邦彦
周起
周子雍
金、元
别的因
察罕帖木儿
扩廓帖木儿
邸泽
杜遵道
教化迪
韩山童
归旸
李守中
李黼
李冕
李藻
李廷铉
刘福通
刘济
刘晖
刘益谦
貊高
聂天骥
施宜生
完颜襄
王纲
王公孺
须高
月乃合
张汝明
张士傑
张绍祖
章克让
赵庸
赵来廷
附录:隋初至元末颍州主要官员信息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凡例
一、本书所指阜阳市,
包括今安徽省阜阳市区及其
辖县。在隋初至元末时期称
之为“颍州”,其辖县有汝阴
、颍上、沈丘、下蔡(五代
宋元属寿州)、太和(万寿
、泰和)等五县。
二、历史名人辑汇标准
。本书所辑隋初至元末时期
的阜阳历史名人,主要包括
两大类:一是颍州籍的历史
名人,对于记载这些历史名
人事迹的相关文献,本书予
以抄录;二是在颍州有过相
关历史活动的非颍州籍名人
,对于这些历史名人,仅录
其与颍州有关的事迹或活动
,或抄录正史对其的整体评
价。
三、对于部分历史名人
,本书梳理了今人的相关研
究成果,以脚注形式补充说
明。
四、历史名人排列顺序
。依据名人的主要活动时间
,本书的时段主要划分为三
个大的时段:隋、唐、五代
—宋—金、元。此外,具体
每个时段的历史名人,主要
依据姓氏首字的字母音序顺
序排列,其次考虑到人物之
间的血缘或亲属关系。
导语
阜阳,古称颍州,历史建置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也是名人荟萃之地。自古至今,阜阳就吸引了许多风流雅士和文人墨客的驻足与留恋,他们或宦或隐,或寓或葬。如何将这些阜阳历史名人及其宦绩轶事告诉后辈子孙,传播阜阳地方文化文明,是每个从事阜阳历史文化研究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本书所辑隋初至元末时期的阜阳历史名人,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颍州籍的历史名人,对于记载这些历史名人事迹的相关文献,本书予以抄录;二是在颍州有过相关历史活动的非颍州籍名人,对于这些历史名人,仅录其与颍州有关的事迹或活动,或抄录正史对其的整体评价。
后记
阜阳,古称颍州,历史
建置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也是名人荟萃之地。自古至
今,阜阳就吸引了许多风流
雅士和文人墨客的驻足与留
恋,他们或宦或隐,或寓或
葬。如何将这些阜阳历史名
人及其宦绩轶事告诉后辈子
孙,传播阜阳地方文化文明
,是每个从事阜阳历史文化
研究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笔者自2015年博士毕业
之后,主要从事安徽区域历
史与文化的研究,并发表和
出版了一些相关论著。在此
基础上,2018年6月,以“阜
阳历史名人辑汇(隋唐五代
两宋卷)”为题成功申报了阜
阳市人文社会科学专项项目
。项目立项之后,笔者与课
题组成员开始搜集与整理有
关这一时期的阜阳历史名人
信息。研究过程中,鉴于宋
金关系因素,决定扩大研究
内容和时段,将金元时期的
阜阳历史名人也纳入其中。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辛苦劳作
,最终形成了这本题名为《
隋初至元末阜阳历史名人辑
汇》的小书。书中的历史名
人内容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对历史名人的简单介
绍,二是将主要的有关名人
信息的文献进行辑录,从而
客观真实地展现这些阜阳历
史名人。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参
考了大量的前贤研究论著,
也得到了相关专家学者的指
点与纠正,在此衷心感谢。
阜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院徐涛老师负责编撰了隋唐
时期的阜阳历史名人,美术
学院的马修兰老师负责编撰
了五代与金时期的阜阳历史
名人,两位老师并就名人的
精择、文献的辑录、文字的
编排校对等提出了宝贵的建
议。由于知识水平和能力所
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
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错
误,敬请各界专家学者批评
指正!
编者
2020年12月
精彩页
常彦能
常彦能,生卒年不详,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家富饶资,好施予。朱温军攻淮南,怒颍州民不供饷,扬言屠城。彦能以家资供,乡民获免涂炭。
《乾隆颍州府志》卷八《人物志》载:
常彦能,汝阴人。家富好施予。朱温攻淮南,进颍,颍人畏避不敢迎。温怒曰:“军回当屠城。”及至淮久雨,乏粮。彦能自以家资饷军。温喜欲赏以官,不受。为乞一城生命。温许贷其一家。
彦能曰:“乡人皆吾旧,众诛而独存,不如俱死。”温从之。颍遂免于难。
崔利
崔利,生卒年不详,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约唐文宗朝前后为颍上县令,勤于吏治,闻于一时。
《唐代墓志汇编》大和○一三《唐故汴州雍丘县尉清河崔府君墓志铭并序》载:
公讳枞,字茂卿,崔姓,清河东武城人也。……烈考颍州颍上县令府君讳利,篇翰政事,闻于当年。
段珂
段珂,生卒年不详,陇州汧阳(今陕西千阳县)人,段秀实孙。唐僖宗广明中居颍州,迎击黄巢军,以功授任颍州司马。
《新唐书》卷一五三《段珂传》载:
(段)珂,僖宗时居颍州,黄巢围颍,刺史欲以城降,珂募少年拒战,众裹粮请从,贼遂溃,拜州司马。
江子建(一作姜子建)
江子建,一作姜子建,生卒年不详,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卫郡有功,约唐高祖武德二年(619)被授为信州(颍州)刺史。
《太平寰宇记》卷一一《河南道十一·颍州·汝阴县》“废信州城”条载:
废信州城,在县西北十五里。隋大业十三年郡城为贼房献伯所陷,其年郡民江子建率众于险处作栅。唐武德二年授子建信州刺史,以栅近汝南裦信县,故名信州,四年复为颍州。贞观二年移入汝阴旧城。
又《道光阜阳县志》卷十《宦业》载:
江子建,信州人。当隋末兵起,所在残破。子建设栅御贼,乡井获全。高祖武德初,以其保护地方功,即命为本州刺史。
高彦昭
高彦昭,生卒里不详。战功显赫,唐德宗朝授为颍州刺史,对朝廷忠贞不二。
《太平广记》卷二七○“高彦昭女”条引《广德神异录》载:
高愍女名妹妹,父彦昭,事正己。及纳拒命,质其妻子,使守濮阳。建中二年,挈城归河南都统刘玄佐,屠其家,时女七岁,母李怜其幼,请免死为婢,许之。女不肯,曰:“母兄皆不免,何赖而生?”母兄将被刑,遍拜四方,女问故,答曰:“神可祈也。”女曰:“我家以忠义诛,神尚何知而拜之。”问父所在,西向哭,再拜就死。德宗骇叹,诏太常谥曰“愍”,诸儒争为之诔。彦昭从玄佐救宁陵,复汴州,授颍州刺史,朝廷录其忠。居州二十年不徙,卒赠陕州都督。
又《册府元龟》卷七五九《总录部·忠第二》载:
高彦昭,不知何许人。初事李正己,子纳叛,彦昭以濮州降于河南都统刘玄佐,纳怒,杀其妻子。彦昭后从玄佐救宁陵,复汴州,累以功授颍州刺史。
郭琼
郭琼(893—964),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少以勇闻,初事契丹,后唐天成中归来。后汉时为颍州团练使。琼出身行伍,尊崇儒士,所至有惠政。《宋史》卷二六一有传。
《宋史》卷二六一《郭琼传》载:
郭琼,平州卢龙人。祖海,本州两冶使。父令奇,卢台军使。琼少以勇力闻,事契丹,为蕃汉都指挥使。后唐天成中,挈其族来归,明宗以为亳州团练使,改刺商州,迁原州。……琼改颍州团练使,又加防御使。……
宋建隆三年,告老,加右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归洛阳。乾德二年,卒,年七十二。琼虽起卒伍,而所至有惠政,尊礼儒士,孜孜乐善,盖武臣之贤者也。
又《乾隆颍州府志》卷六《名宦志》载:
郭琼,庐州人,亳州团练使。入汉改颍州团练使,又加防御使。琼起卒伍,所至有惠政,尊礼儒士,孜孜乐善,武臣之贤者。
李承约
李承约,生卒年不详,字德俭,蓟州(今天津市蓟县)人。约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为颍州团练使,善辞令,受到明宗赏识,加检校太保。
《册府元龟》卷六五三《奉使部·称旨》载:李承约,仕后唐为颍州团练使。天成中,以邠州节度使毛璋将图不轨,乃命为泾州节度副使,且承密旨往侦之。既至,以善言谕之,璋乃受代。明宗赏其能,加检校太保。 李廓
李廓(792—851),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县)人,宰相程之子。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进士,以诗名闻于时,与贾岛、姚合、无可、雍陶、令狐楚、顾非熊等交游。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出为颍州刺史、颍州观察使,擒贼有功。李廓有诗集一卷,今存十九首。《旧唐书》卷一六七、《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话》卷五均有载。
《酉阳杂俎》前集卷九《盗侠》载:
李廓在颍州,获光火贼七人,前后杀人,必食其肉。狱具,廓问食人之故,其首言:“某受教于巨盗,食人肉者夜入,人家必昏沉,或有餍不悟者,故不得不食。”两京逆旅中,多画鸜鹆及茶碗。贼谓之鸜鹆辣者,记觜所向;碗子辣者,亦示其缓急也。
又《乾隆颍州府志》卷六《名宦志》载:
李廓,元和间进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