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幼章作为第一代浙商中的佼佼者,是台州黄岩民营企业发展的领军人物。本书聚焦池幼章的成长经历和千回百转的创业历程,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台州的经济发展历程,揭示了民营企业在推动浙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本书的出版对浙江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凝聚创业创新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橘香(打不败的浙商池幼章)(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春雷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池幼章作为第一代浙商中的佼佼者,是台州黄岩民营企业发展的领军人物。本书聚焦池幼章的成长经历和千回百转的创业历程,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台州的经济发展历程,揭示了民营企业在推动浙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本书的出版对浙江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凝聚创业创新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李春雷,男,1968年2月生,河北省成安县人,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毕业于邯郸学院英语系和河北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那一年,我十八岁》,长篇报告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宝山》《摇着轮椅上北大》等21部,中短篇报告文学《木棉花开——任仲夷在广东》《夜宿棚花村》《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等200余篇。 荣获第三届及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蝉联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蝉联四届)、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蝉联五届)等。系中宣部确定的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2007年当选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当选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目录 第一章 人生底片 01 无辜的银圆 02 花轿走过黄岩城 03 华丽的袍子 04 两小无猜 05 竹马青梅 06 贫穷的“小土地” 第二章 苦涩的甜蜜 07 踩进命运 08 重生日 09 甜蜜的小路 10 幸福的心房 11 爱别离 12 舌尖上的父亲 第三章 农业局来了个年轻人 13 小池的喜事 14 幸福年 15 文坛出了个池幼童 16 杜湖,是湖也是坎 17 仲夏夜之梦 第四章 甜甜的期盼 18 相思之苦 19 绝交信 20 猜猜你的谜底 21 空欢喜 第五章 起起伏伏皆人生 22 文学不死梦 23 爱,就不要打扰 24 最美人间五月天 25 谁是月老 26 新婚名闻黄岩城 27 日子 28 卑微的杠杆 第六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29 人生拐点 30 扁扁的阳光 31 死刑犯 32 池宁平的护身符 33 第一枚棋子 34 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七章 社会主义试验场 35 春天来了 36 国有企业的“亲家” 37 成功路上 38 巨额奖金 39 绊脚石 40 醉酒 41 人人都是陶渊明 第八章 一路风光一路情 42 “天牌”皮鞋 43 打败“八国联军” 44 岭南遇险 45 善缘 46 后生可畏 第九章 跌落神坛 47 爱,就悄悄离开 48 “天牌”走麦城 49 爱要成全 50 点火者 51 华夏民族的热望 52 亢龙有悔 53 一败涂地 第十章 皮鞋嫁给汽车 54 佳偶难成 55 “试婚” 56 最不像恋爱的“恋爱” 57 草率的“婚姻” 58 “受孕”之难 第十一章 磕磕绊绊的日子 59 反对声声震耳鼓 60 利民的暗号 61 磨合 62 成长路上 第十二章 虚掩的门 63 四面楚歌 64 好心也惹祸 65 因祸得福 66 钢壁绣花 第十三章 突然间的自我 67 我爱保险杠 68 野玫瑰的春天 69 保险杠的是与非 70 先进工艺也失落 第十四章 十年之痒 71 再入死亡谷 72 落寞的小路 73 或跃在渊 74 听,花开的声音 75 成功的伤心溷 76 廉颇不老 第十五章 潮涌之江 77 送你一台印钞机 78 好大一棵树 79 国家级技术储备 80 业界为“王” 81 吉利利民 后记 序言 缘来如此 2005年初,中国作家协 会相关部门收集重大题材作 品选题。 当时的我,刚刚获得鲁 迅文学奖,又正年轻气盛, 颇为踌躇满志,便决心从不 同领域人手,以长篇纪实文 学的形式,将新中国成立以 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 大发展成就告诉世界、载入 历史。于是,便把下一个创 作目标,选定为民营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 民经济飞速发展,民营经济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 体之一,是改革开放的重要 参与者、践行者,历经近30 年的发展,已是波澜壮阔、 星光璀璨。 环视全国,浙江省民营 经济的发展和特色,最具代 表性! 浙江地处江南沿海,地 理物候得天独厚,历来有“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 誉,不仅纵享鱼盐之利,且 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自古商业贸易活跃异常。 沈万三、叶澄衷、刘镛、虞 洽卿等浙商先驱,先后叱咤 风云,将浙商推举至中国古 代“四大商帮”之列。 不得不说,浙江人具有 丰厚且强大的商业文化基因 ,一俟改革开放,得风气之 先的吴越大地,迅速萌发出 勃勃生机,民营经济抽枝展 叶、繁花吐蕊、馨香四溢。 而浙商的优秀代表,无 疑是温州人! 有一句话说,“世界犹太 人,中国温州人”。的确, 温州商人不仅遍及全国,而 且已经走向世界。 于是,我向中国作家协 会上报了“温州商人”的创作 选题,并得到了肯定与支持 。 随后,我先后三次前往 温州采访,并参加了新疆、 河南等地的温商集会。 在温州,虽然我采访到 了各行各业的商人,但出乎 意料的是,具有全国影响力 的商界‘‘大腕”,却出于种种 原因,始终不肯与我见面。 约请再三,终未如愿。 曾经一个火热的理想, 被三盆冰水兜头浇灭。 由此,这个选题被迫中 断。 十几年来,我时时抱憾 ,颇有挫折感。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 我还是太年轻,总认为只有 大题材才能写出好作品。 其实未必!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年 过五旬的我已经充分认识到 ,其实从一位普通商人,甚 至一个家庭作坊人手,同样 或更能够写活这一段历史。 既然温州的“重量级”商人不 配合,那么完全可以从温州 周围或浙江其他地区的商人 中寻找典型人物吧,而且也 不必是最出名、最富裕的商 人。 2019年冬天的一次偶然 机会,我与一位浙江文友聊 天,谈到这个遗憾,他随后 向我讲述了改革开放之后第 一代浙商代表池幼章的传奇 故事。 池幼章先生,1936年11 月出生在与温州毗邻的黄岩 县桥上街。他的人生经历丰 富多彩,创业历程曲折传奇 ,爱情故事人间少有…… 让我意外的是,在成为 企业家之前,他曾是一位名 闻浙江文坛的青年作家,后 来出于时代原因而忍痛放弃 文学。若非如此,他极有希 望成为一名优秀作家。 浙江黄岩,依山傍海, 自古便是浙闽一带重要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新时 期以来,这里更是民营经济 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最让人震惊的是,股份 制是改革开放初期让人谈虎 色变的名词和禁区,但正是 黄岩,在全国最早公布了支 持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的政 策性文件。 黄岩,是股份合作制企 业和民营企业最早的试水者 之一! 众所周知,黄岩与温州 一衣带水。 池幼章,是中国第一代 民营皮鞋产业的领军人物, 挺立潮头,引领时尚若干年 。而温州皮鞋呢,起步略晚 。当时,许多温州鞋商经常 到黄岩向其请教。 或许正是因此,池幼章 先生或多或少地引领和带动 了温州鞋业的兴起。 池幼章先生不仅是一位 传奇企业家,还是一名学识 渊博、胸怀宽广、乐于助人 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曾多 年担任黄岩总商会会长、台 州地区企业家协会会长和台 州市工商联主席,帮助和培 育了一大批创业者,被台州 商界尊称为“池老师”。这其 中,就有现在的“世界汽车 大王”李书福。 凡成功者,均有一波三 折。 在池幼章先生前期获得 巨大成就之际,由于成功史 无前例、经验无从借鉴,时 代和人性的复杂与局限,不 可避免地发挥了制约和拦截 他进一步发展的作用。池幼 章先生的企业出现了断崖式 下滑,最终陷入低谷,外债 累累,奄奄一息。 21世纪初期,在绝望中 挣扎的池幼章先生,受到“ 他的学生”——吉利控股集 团董事长李书福的帮助,由 皮鞋产业转战汽车内外饰配 件制造。经过几年痛苦的蜕 变,企业终于转型成功,攻 克和掌握了诸多核心技术, 并逐步成为吉利系列汽车内 外饰配件的核心供应商。 目前,吉利控股集团在 李书福的率领下,在世界汽 车市场竞争中攻城略地、迅 猛发展,旗下拥有吉利汽车 、几何汽车、领克汽车、极 氪汽车、沃尔沃汽车、极星 汽车、宝腾汽车、路特斯汽 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汽 车、曹操出行等众多国际知 名品牌。李书福不仅是沃尔 沃集团股东,还是梅赛德斯 一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股东, 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 车大王”。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 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 导语 浙商敢为人先,勤劳实干,走出了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浙江经济新局面。 池幼章从白手起家到攀上行业巅峰,再到濒临破产、跌入谷底,又到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几经沉浮,始终奋战在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前线。 本书是迄今为止最详实记录池幼章的文学作品,时间横跨他的一生,不仅有他的创业史,也有他的生活史和家庭史,用丰富的细节、生动的语言、精巧的构思,立体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坚韧顽强的奋斗者形象,令人深受触动。 后记 看看利民蒸蒸日上的事 业,看看公司大厅里“我将 再起”四个大字,我对池幼 章先生说:“池老师,您已 经实现东山再起的愿望了。 ” 池先生笑笑说:“再起的 意义不仅是赚钱,事业成功 包括方方面面。如今随着中 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 构调整不断升级,民营企业 发展既迎来了国家重大战略 、重大改革带来的大好机遇 ,也面临着自身治理结构不 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既要提高产品质量,又要 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好自身 存在的问题,以抓住发展机 遇,进一步提高员工待遇, 让百姓获得更多实惠,这才 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民。目前 我们的智能试运转车间虽然 初见成效,但仍旧需要进一 步加强管理,摸索经验,为 之后在全公司推广普及做足 准备。” 工作之余,池幼章先生 读书、练习书法。 早年他因故忍痛放弃文 学创作,可他依然挚爱文学 。为了奖掖文学新人,繁荣 文学事业,他先后出资设立 了“池幼章·杜湖文学奖”与 《黄岩文学》“池幼章文学 奖”。 2010年,宁波市慈溪市 观海卫镇创办了一份文学刊 物,取名为《杜湖》。当地 一位老作者说:“20世纪50 年代我们县就办过《杜湖》 杂志,主编叫池幼章。” 得知这一消息,池幼章 先生异常激动,当即决定资 助《杜湖》办刊。 在征得池幼章先生同意 后,《杜湖》杂志设立了“ 池幼章·杜湖文学奖”。 2012年4月29日,第一届 “池幼章·杜湖文学奖”于慈 溪市举办颁奖典礼,著名作 家钱国丹、林海蓓应邀与池 幼章先生一同出席。 返程路上,钱国丹老师 提议说:“池先生你给慈溪 设了文学奖,在黄岩更应该 设个文学奖吧?”林海蓓老 师随即谈到设立这一文学奖 项的重要性。 池幼章先生爽快应允, 《黄岩文学》“池幼章文学 奖”应运而生。 2014年11月18日,橘熟 时节,由文汇出版社、浙江 省作家协会、《长三角文学 》编辑部与黄岩区文联共同 举办的首届《黄岩文学》“ 池幼章文学奖”,在橘乡黄 岩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 的著名作家、诗人、大刊编 辑与25名获奖作者、文学爱 好者欢聚一堂,畅谈文学、 采风创作,共同见证了黄岩 文学界的这一盛事。黄岩的 文学创作整体实力,也得到 了全面的提升。 2021年3月,恰逢第二届 《黄岩文学》“池幼章文学 奖”颁奖,我有幸忝列颁奖 嘉宾,与池幼章先生一起同 众文友畅谈文学,甚为乐事 。 池先生还出资赞助浙江 省青少年作家协会,连续举 办了两届池幼章杯浙江省高 校文学社团征文大赛,奖掖 勤于创作的年轻作者,并表 示要永远办下去。 李书福也时常打来电话 ,问候池老师。同为浙商的 优秀代表,他们相互鼓励, 相互嘱咐,共同为中国民营 经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和智慧。 的确,他们的事业成功 了,人生也成功了。 …… 然而,就在本书紧张创 作的过程中,惊闻池幼章先 生因病抢救无效,于2021 年7月10日与世长辞。 真是天大的遗憾! 出于疫情等原因,我未 能前往吊唁,只好委托当地 朋友代为呈送花圈,聊表痛 惜之情。 李书福在池幼章先生的 追悼会上,作为亲友代表发 言,几度哽咽。他说,池老 师去世,使自己痛失良师益 友,从此再也不能与池老师 讨论天下大事、人生趣事、 家庭琐事和企业烦事了,再 也不能分享他的闪光智慧和 人生哲学了。 在发言中,李书福回顾 了池幼章先生的奋斗历程。 “池老师坚持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言行一致,说到 做到,百折不挠。台州汽车 内外饰配件产业原本薄弱, 在池老师的引领下,如今的 台州不仅是汽车内外饰配件 生产的重要基地,而且逐步 成为汽车其他零部件研发生 产的重要基地。取得如今这 些成绩,池老师可谓历尽坎 坷。 “池老师经常遇到质量问 题、技术问题、成本问题、 资金链问题,但是没有一个 问题难倒过他。他总是用自 己的真诚和努力解决一个又 一个难题,克服一个又一个 困难,把一个面临巨大挑战 的皮鞋厂成功转型为汽车内 外饰配件企业。这是非常艰 辛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 只有池老师自己知道。多少 次企业面临经营的危机,多 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长途 跋涉,我都历历在目。 “为了解决一些售后质量 问题,池老师拖着疲惫的身 躯,踏遍千山万水,开着汽 车,串街走巷,一个一个地 登门拜访,用新零件去更换 不合格的旧零件,解决售后 问题,保障用户需求。他总 是身体力行,亲力亲为,非 常令人感动。” …… 虽然池幼章先生远去了 ,但他那恰似橘花洁白无瑕 、温润如玉的品格,为黄岩 、为台州、为浙江,也为中 国的企业家们留下了阵阵馨 香。 他所具备的企业家精神 ,不仅丰富了浙商的人文特 性和精神品格,而且必将为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营经济 发展孕育新思路、打造新引 擎、再创新辉煌。 有一段话说得好,对于 现代经济增长而言,没有任 何一种人像“企业家”那样具 有如此重要的功 精彩页 01 无辜的银圆 2021年的池幼章,年届86岁,已是一位耄耋老人。 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但他对于母亲,依然耿耿于怀。 他认为自己前半生之所以历经磨难,特别是深爱的初恋最终离他而去,都是母亲惹的祸。 其实,他的母亲,又何尝不是一位受害者呢? 倘若寻找苦难的根源,需要先说说那一小甏斗银圆。 出黄岩县城西门,是源出太湖山的西江。江上有一座桥,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时任县令张孝友率众垒石为桥,乡人称其为孝友桥。 孝友桥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毁于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七世孙赵伯淫率众重建。石拱桥身,设五洞,桥面五折,因而改称五洞桥。桥身随拱券起伏波折,宛若水中游龙,蔚为大观。此桥于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重修,仍保持宋代形制。 黄岩人把西乡俗称为上乡,所以将五洞桥西的街道称为桥上街。 西江南连西官河,是西部山区及邻县土特产运往黄岩县城的主要内河。而桥上街,又是黄岩县城陆路通往永嘉县域捷径的起点。 由于这里为水陆通衢要地,长300余米的桥上街,商号遍布,繁华无两。 民国初年,桥上街由东向西,第一家是陈老大南北货店,经营南方的桂圆、荔枝和北方的核桃、红枣等农副产品。货店对面是叶丰泰烟酒铺,向西过陈家台门,街两旁分别是豆腐店、蚕丝店、咸货店、花轿店,以及太湖祥药店和醉乐归酒家。过王氏祠堂,有被褥店、打铁店、糖坊和王万源丝线店。再向西,还有应万丰粮店、杨振德药店、正元国货店、吕顺兴南北货店…… 在这林立的店铺间,路南有一家典当铺,老板姓池。 身为清末秀才的池老板,便是池幼章的爷爷。 爷爷虽然饱读诗书,却不懂经营,当铺事实上的掌柜,是池幼章的奶奶。 奶奶颇谙经营之道,将当铺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在黄岩县城西门外享有美誉。 当铺坐南朝北,从桥上街走进当铺,绕过柜台,向里便是池家内宅。 池宅是一座两进明清风格院落。正房五间,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院子两侧有东西厢房,南侧是五间南屋。穿过南屋券门,是池宅第一进院子。过第一进院向南出街门,为池家橘园,约有两亩。 橘园南临西官河,河边砌有石阶,可停船泊舟,可捣衣浣纱,可淘米洗菜,夏日里更是男孩子游泳戏水的乐园。 黄岩,是中华蜜橘始祖地,也是世界宽皮柑橘发源地。黄岩蜜橘始于三国,盛于唐宋,已有1700余年的栽培历史。唐代被列为朝廷贡品,宋高宗赵构赞日“天下果实第一”。 橘树四季常青,树冠如盖,浓荫匝地。 每年5月,橘花盛开,洁白如茉莉,花蕊呈金黄色,恰似头戴精巧皇冠的花仙子。仙子雍容自若、豁达洒脱、不露锋芒、不事张扬,却又暗香浓郁、沁人心脾,一如温润君子,善良、宽厚、纯洁而又自然。 这,正是黄岩的特质,黄岩的品性。 每逢橘花开放,池宅满院飘香。池老板于院中的文旦树下摆几置案,邀三五好友,品茗谈诗,饮酒咏赋。微风素手轻扬,就在文旦树旁的古井里洒下了数枚橘花,几案上的茶水里,就氤氲了绵绵橘香。 这口古井,总是一干文友绕不开的话题。 井水澄澈,恰似智慧的眼睛,静观人世变迁,世事变幻,也注视着这个院子里,世世代代,人生过往。 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汲水沐浴,甘洌的井水就淌在了他的肠胃和血脉里;倏忽间,婴儿长成孩童,便时常俯在井栏上与她对视,调皮地做个鬼脸;在古井明净的眸子里,孩童就变成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终于有一天,他疲倦了,无奈地闭上了眼睛。他的整个世界,也随之关闭了。 可是,这口古井却从来不寂寞啊,总会有孩子到她身边来,静静地注视她,猜测她的心思。 那天,一个气急败坏的孩子,用银圆将她的心思砸碎了…… 这个孩子,便是池幼章的父亲池瑶璋。 作为池家独子,池瑶璋深受父母和姐姐们宠溺,因而性情骄纵。 他就读于清献书院。每天放学回来,父亲总会到五洞桥的第三洞迎接,这是父子俩约定的仪式。 那天,父亲有事外出,没能到桥上接他。为此,他回家之后大发脾气。 当铺柜台里有一小甏斗银圆。他伸手抱起来,快步跑到院子里,“哗哗啦啦”全都倒进了水井里。 这口古老的水井,心底藏有数不尽的故事,却第一次拥有了这么多银圆。她的平静,被打破了。 池瑶璋的母亲招呼伙计们掏井水、捞银圆。 一枚银圆遗落在井底的淤泥里,若干年后这口水井废弃干涸,被填埋了。世事更迭,老宅拆迁,施工人员无意中发掘出这枚银圆,他无论如何也猜不到,银圆遥远的记忆里,竟然是一个孩子气急败坏的表情。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