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烽火长安桥(无锡长安桥地区地下革命斗争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千斤//杨文隽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作者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长安桥地区人民的革命英雄故事,从潜藏或半潜藏状态下发掘出来,提炼、加工、制作成儿童文学故事。本书旨在以文学故事的形式,面向少年儿童或演讲、或阅读,作为少年儿童“学党史”的一种载体,让孩子们聆听革命先辈的“心跳”,触摸他们伟大的灵魂,从而使心灵得到洗礼,精神得以升华,筋骨更加强壮。
作者简介
马千斤:笔名溪文,江苏无锡人。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无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作家协会惠山区分会创始主席,惠山区摄影家协会创始主席,中共惠山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曾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学、戏曲作品数十篇,并出版个人散文集《月光下的行走》;退休后策划编导大型主题性文化活动十余台,创作并上演的戏曲、话剧和歌词、快板等版权作品20余个。
目录
第一篇 地火
1.长安桥的抗日儿童团
2.三小儿辨父
3.放牛娃认“姐”
4.“江抗”指挥部的座上宾
5.上海裁缝无锡“奔丧”
6.假设灵堂“奠”亲子
7.两渡冰河突围
8.接引新四军部队到锡北
9.拨开云雾见青天
10.谭师长的指示
1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2.太湖突险
13.芦花荡里的古湾党支部
第二篇 杀敌
1.《文汇报》发文锄奸
2.吉祥桥堍
3.长安桥灯会锄奸
4.武工队别传
5.石新桥传奇
6.“弯弓射日”的女兵
7.击毙“沙壳子”
8.夜袭碉堡除汉奸
9.激战义仁桥
10.长安桥朱家联络站
11.虎口拔牙
12.郑家国锄奸小故事
13.神秘的“水中桥”
第三篇 牺牲
1.不灭的星火
2.“胆大王”的壮烈人生
3.“革命成功一定回家”
4.悔婚
5.不负使命显神威
6.甘洒热血沃中华
7.宁死不屈
8.一只左手闹革命
9.无形的军礼
10.钢筋铁骨贯长虹
11.抗日烈士秦宝的故事
12.最后一颗手榴弹
13.长安桥的“小莫斯科”
外二篇 特别呈献
1.解放无锡,会师长安桥
2.密电码历险记(顾风)
体验阅读:孩子们的话
作者的话
序言
无锡北乡长安桥,是一
个具有400余年历史的人文
小镇,又是一个具有光荣传
统的革命老区,战争时期号
称“小莫斯科”。在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锡
北地区党的政治、经济、军
事文化的中心,被誉为“红
色堡垒区,解放会师地”。
这是一块英雄辈出的土
地。在革命早期,有土地革
命时期就投身革命的王钧烈
士和季瑶琴、季翼农、季楚
书一门三忠烈。抗日战争时
期,长安桥镇地区国、共、
日伪三方犬牙交错,一度成
为锡北地区党组织青年开展
抗日宣传活动的中心地区;
新四军“江抗”和中共锡澄地
下党武装作为主力,背依浩
渺白荡水域,以及锡澄虞三
县交界利于隐蔽转战的有利
地形,不屈不挠地开展抗敌
斗争。解放战争时期,长安
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部队
及党政军机关提供房屋、食
物,组织民兵抬担架、运弹
药支援前线,儿童团站岗放
哨查路条,妇女们纺花织布
做军鞋,留下了一系列广为
人知的革命佳话。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
新中国的诞生,长安人民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他
们用无私的奉献和高尚的情
操谱写了革命战争年代光辉
的篇章,铸就了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团结拼搏、勇往
直前的革命精神。
几十年过去了,由于老
革命、老党员、知情者相继
离世,前辈们的革命功绩和
战斗故事,渐渐地湮没于岁
月长河之中。那是多么珍贵
的革命史料,多么宝贵的精
神财富!为“抢救长安人民
革命史”,见证峥嵘岁月,
留存光辉足迹,马千斤、杨
文隽两位作者将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长安桥地区人
民的革命英雄故事,从潜藏
或半潜藏状态下发掘出来,
提炼、加工、制作成儿童文
学故事,完成了《烽火长安
桥—无锡长安桥地区地下革
命斗争故事》一书。本书旨
在以文学故事的形式,面向
少年儿童或演讲、或阅读,
作为少年儿童“学党史”的一
种载体,让孩子们聆听革命
先辈的“心跳”,触摸他们伟
大的灵魂,从而使心灵得到
洗礼,精神得以升华,筋骨
更加强壮。本书经相关部门
和有关知情人士审阅提意见
,作者又多次进行了修改和
补充。我们对各位老师在编
写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深
表感谢。
《烽火长安桥——无锡长
安桥地区地下革命斗争故事
》如同一幅恢宏的画卷,五
彩斑斓,丰富厚重。全书有
三个主篇章和一个特别呈现
篇章,共41个故事,以史实
为依据,力求将“史”的严谨
性与“事”的通俗性完美结合
起来;依据史,但又不拘泥
于史;突出故事性,方便中
小学生阅读;既有传奇般的
人物故事,也有翔实的史料
、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
,乃至许多历史事件,都在
书中留下串串足迹,让人追
思,令人遐想,使人感悟。
本书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
浓郁的地方特色,使人可信
,可读,可传,可教。
开展“红色”教育,助力“
铸魂”工程。希望长安街道
相关部门利用好当地丰富的
红色资源,依托《烽火长安
桥——无锡长安桥地区地下
革命斗争故事》一书,继续
推进红色故事的宣讲,灵活
运用各类学习载体,厚植爱
党、爱国情感,让党史学习
教育深入基层、深入校园、
深入人心。但愿广大青少年
读者从书中获得启发,珍惜
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
,自强不息,让党的事业薪
火相传、血脉永续!
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
区(长安街道)
2022年3月
导语
《烽火长安桥——无锡长安桥地区地下革命斗争故事》如同一幅恢宏的画卷,五彩斑斓,丰富厚重。全书有三个主篇章和一个特别呈现篇章,共41个故事,以史实为依据,力求将“史”的严谨性与“事”的通俗性完美结合起来;依据史,但又不拘泥于史;突出故事性,方便中小学生阅读;既有传奇般的人物故事,也有翔实的史料、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乃至许多历史事件,都在书中留下串串足迹,让人追思,令人遐想,使人感悟。本书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使人可信,可读,可传,可教。
后记
首先,我们向无数革命
英烈致敬!向百年来英勇奋
斗的革命先辈致敬!向千千
万万百折不挠的人民英雄致
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
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
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
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
承”,从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
高度强调了青少年党史学习
教育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一是进一步发挥一大批无
锡本土革命历史资料的作用
,尽可能地在浩繁的文史资
料中,整理出一些具有一定
代表性的人物和事迹加以宣
扬;二是我们的书是以文学
故事的形式呈现的,意在寻
找一个途径,让先辈们的回
忆录、革命史等,以一种更
生动活泼的形式,实现更广
泛的传播;三是本书的目标
读者群体主要是广大少年儿
童,希望通过喜闻乐见的故
事形式,让他们爱读乐传,
记深记牢,作为少年儿童“
学党史”的一种读物,更好
地传播红色文化,让孩子们
从小就播下“初心”的种子,
让革命理想和崇高信仰在他
们心中生根开花。本书初稿
形成时,我们专门邀请了部
分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
的学生进行体验阅读并撰写
读后感,还邀请了部分小学
生和“90后”“00后”美术爱好
者绘制插画,以期更贴近广
大少年儿童,提高书的可读
性和欣赏性。
一个故事胜过一个大道
理。给少年儿童讲红色故事
,不但要让故事生动起来,
还要有情感,有新时代的感
召力、感染力。这样,才能
更好地在少年儿童心中播下
信仰的种子,燃起爱党爱国
的精神力量。
《烽火长安桥——无锡长
安桥地区地下革命斗争故事
》不是史书,但它主要取材
于革命战争年代以无锡长安
桥地区为中心的人和事,又
不拘泥于史料本身,尝试使
革命史料和艺术加工有机结
合。在写作中,我们既重视
史实的准确性,又注意想象
的合理性,有递进,有铺陈
,有高潮。同时也希望对历
史的思考、书写中都蕴含着
为当下寻找精神火种的意愿
——将波澜壮阔的历史景象
拉至眼前,还原革命战争年
代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力
图以文艺的语言、文艺的手
法、文艺的真善美实现红色
故事到文艺作品的“质变”,
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其更加
符合少年儿童的“口味”。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
到了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
区(长安街道)、共青团惠
山区委员会、少先队惠山区
工作委员会等单位的大力支
持,也得到了无锡市党史研
究专家的关心和帮助,在此
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由于作者写作水平有限
、查阅史料有限、文字篇幅
有限,这本小册子定是挂一
漏万。但我们做的是一种尝
试。如有可能,我们将以此
为起点,继续推出新的作品

欢迎各位读者多提宝贵
意见!
马千斤、杨文隽敬上
2022年3月
精彩页
1.长安桥的抗日儿童团
抗日战争时期,无锡的好多地方都建立了儿童团,为我们党的地下活动站岗放哨、通风报信。长安桥就有这么一支由十几个小学生组成的儿童团。
儿童团在地下党员的直接领导安排下,完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任务。他们会根据地理环境和任务的特殊性,设置单人哨、双人哨、节节哨,一般装作在田头割草或做游戏等,发现情况就按照事先约定好的信号传递消息、报告情况。如果情况正常,他们每过半个小时左右就会唱一遍当时经常唱的吴地童谣:
西漳船儿摇摇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我好宝宝;
给我一包糖,给我一块糕,
爷撑船来娘烧饭,
帮忙扭绷是好宝宝。
一旦发现敌情,他们就会唱:
狼来了,虎来了,
和尚敲着木鱼也来了。
哪里藏?庙里藏。
一藏藏出个小二郎。
如果敌人转一个圈,常规性巡逻一遍就回到长安桥据点里去了,孩子们就会唱:
二郎二郎你别哭,
狼走了,虎走了,
街上给你买铜锣,
东也敲,西也敲,
敲得声音咣咣咣。
有一次,地下党古湾党支部在古庄召开秘密会议,因为会议重要,事先让儿童团安排了节节哨。先是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的双人哨,男孩叫“小铜锣”,女孩叫“小木鱼”。
果然,敌人好像得到了消息,一队伪军和日本鬼子闯进了长安镇,而且一路小跑,往古庄方向奔去。小铜锣和小木鱼马上躲到一条小弄堂里,敲起了铜锣和木鱼并唱道:
小铜锣,咣咣咣,
小木鱼,笃笃笃,
喊来惠山赵子龙。
买把枪,买把刀,
西漳船,从天降,
鬼子汉奸进地宫。
唱了两遍,鬼子听到声音,就是找不到是谁在哪里唱。小铜锣和小木鱼认识前面带队的敌人,一个是驻扎在堰桥镇上的伪警察署署长,叫徐赤子;一个是无锡城里的伪警察局局长,叫沙壳子。队伍里有日本鬼子也有伪警察。他们又换了另外一个地方,继续唱:
徐赤子,是贼子,贼头贼脑坏胚子;
沙壳子,贼秃子,早晚要他脑壳子。
徐赤子和沙壳子气急败坏,又找不到人,就下令加速跑步,往古庄奔去。他们跑到古庄,悄悄地埋伏在小河对面的桑树田里,想在半夜发起突然袭击。
古庄那边的村外小土岗上,又有两个孩子在做游戏。他们听到铜锣和木鱼声,知道有敌情,特别是听到徐赤子、沙壳子的名字,就知道伪军和日本鬼子是一起来的,很危险,情况十万火急。他们立刻把一棵假装种在地里的两米多高的树放倒。古庄村口,有一个孩子爬在稻草垛高处,边看书边观察村外小土岗,看到消息树放倒了,立即滑溜下来,跑步到开秘密会议的会场外面,通知了会场外的岗哨。党支部领导听到哨兵的报告后,快速作出安排。
那一天的会议是在傍晚,古湾党支部正在讨论如何把一批军用物资和药品送往苏北新四军根据地,接到儿童团安排的节节哨的报告后,当机立断,把所有同志分成两队。其中一队带着军用物资和药品悄悄地从后门出去,转移到北边的白荡湖边早就藏好的几条船里;另一队把所有同志带来的手榴弹集中在一起,四五个一捆,等运送物资的同志走远了,看准时机,趁着夜雾,打开大门突然冲到河边,将一捆捆手榴弹迅速投到小河对面的桑树田里。“轰、轰、轰”,伪军和小鬼子不明情况,被炸得嗷嗷直叫、魂飞魄散、到处逃窜,撤回他们的“乌龟壳”里。
游击队员们扔完手榴弹后,撤退到白荡湖边早就准备好的小渔船上,向江阴地界摇船而去,把军用物资和药品完好无损地交给了新四军首长,圆满完成了保护和运送军用物资的艰巨任务。
后来,新四军首长还专门表扬了机智勇敢的儿童团员们!
儿童团员们非常开心,又唱起了童谣:
月亮锃锃亮,
家家老小出来白相相,
拾到一包银大洋,
买挺机关枪,
乒乒乓乓打东洋,
打得鬼子不敢犟。
P2-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