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贞下起元(当代文学及其话语)/青年批评家文库
分类
作者 刘大先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贞下起元——当代、文学及其话语》一书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大先的现代文学研究专著。伴随着1980年代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到文化、情感与精神生态的变迁,文学及其话语发生了深刻的转型。贞下起元,周流不息,本书立足现场,以批评为方法,在重释“当代”的基础上重思“文学”,梳理晚近四十年来文化发展的脉络与谱系,厘析观念与思想的时代特质,拈取历史、传统、德行、国家、世界、生活、资本、记忆、媒介等关键词,就它们与文学的互动实践展开具体分析,进而寻找某种未来的可能性,以期勾勒出简约的心灵与书写图谱。
本书适合一般大众阅读,尤其适合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刘大先,1978年生于安徽六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副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文艺批评家协会青年委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十三五”国家图书重大出版规划项目子课题1项,已完成人社部、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北京市各类项目等多项。出版著作《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的共和》《时光的木乃伊》《无情世界的感情》《未眠书》等,译著有《陈查理传奇:一个中国侦探在美国》,主编有《本土的张力:比较视野下的民族文学研究》等。曾获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2013年度青年批评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年度评论奖。
目录
第一章 理解“当代”的维度
第一节 “中国故事”与重建集体性
第二节 “中华文学”与文学共和
第三节 必须保卫历史
第四节 以人民为目的
第五节 文学想象与中国认同
第二章 谱系与地图
第一节 日新的传统与融合的主体
第二节 想象全新的世界文学地图
第三节 返本开新与中华美学精神
第四节 当代文学对文化传统的接续
第五节 文学批评的中国视野
第三章 观念与情感
第一节 个体记忆的道德超越
第二节 镀金时代的城市之心
第三节 剩余的抒情
第四节 状态与情绪
第五节 新城市青年的情感结构
第四章 现象与个案
第一节 当代散文写作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 三农问题、公私之间与社会分析小说
第三节 底层文学的拓展
第四节 博物志写作与文学的自由
第五节 极端写作与实验小说的限度
第五章 问题与未来
第一节 何谓当代小说的史诗性
第二节 后启蒙时代的精神成长问题
第三节 返归本心的意象叙事与哲思境界
第四节 写真实:非虚构的政治与伦理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与文学的未来
我们时代批评的专业素养与标准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当代文学如何自处
晚近三十年来,当代
文学在社会中的位置一
直被所谓“边缘化”的话
语所笼罩着。作家与批
评家齐声哀叹文学的风
光不再,他们声称在宏
大叙事解体之后,又遭
逢市场的夹击,严肃文
学不得不在夹缝中步履
维艰地寻找自己安身立
命的理由和可能性。在
这种总体语境中,之前
的文学出现了分化,虽
然文学从来就不是“一体
化”的意识形态所能规约
,到了如今,它们的“多
样化”特征却似乎更加明
晰了:一部分弄潮儿顺
势而变,投身资本经济
的洪流,以注意力经济
消费为旨归,这类文学
势必以事件、话题、最
基本的原欲及其压抑与
压抑的(虚幻)实现为中
心;另一部分则以精英
姿态,或者采用保守式
的回望与坚守思维,(至
少在姿态上)弘扬某种理
想主义的情愫,其中健
者则意图重新发明文学
,开创与引领某种更具
有新时代先锋意义的文
学价值。
“边缘化”与“多样化”之
间构成的张力空间就是
当代文学的现状,当然
,这本身只是一种描摹
,事实上不同特征的文
学群落之间时不时地交
叉重叠,有时候最前卫
激进的那部分可能只不
过是在营造独属于自己
的象征资本,而部分作
家也时不时向市场暗送
秋波——所有的一切都
充分显示了我们时代文
学内在的精神分裂:表
述与实践充满割裂,精
神与金钱暗通款曲,而
决定这一切的无可回避
的事实是经济全球化和
科技进展所造成的文学
生产、传播与消费的文
学生态结构变化。
回首现代以来文学的
历时性位置嬗变,可以
更为清楚地观察到这种
文学生态结构的变化轨
迹。在帝制王朝向现代(
国族)国家递嬗之际,因
为面临全球帝国主义与
殖民主义的挑战,民族
主义必须对外抵御侵略
,对内唤醒民心凝聚民
众,文学在传统价值观
崩盘的背景下由“小技”
而被提升为“大道”,因
为知识分子发现了它所
具有的情感与“想象”的
巨大能量——它直接与
现代政治、国家与“人”
本身的建立与巩固联系
在一起。因此,“民族魂
”的巨大象征才由文学家
来承担。现代文学的意
识形态能量一时无二,
并不是外在施加的,而
是现代性本身的结果。
它在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
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确实
站在了社会文化生活的
第一线。
当现代政治与国家确
立之后,作为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的文学,在社
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早期
,因其认知、教育、审
美、娱乐的功能亲和性
,较之政治、宗教、历
史与哲学同样有着无可
比拟的作为,因而更易
于被用作宣传的工具,“
一体化”的话语于是成为
文学历史实践的必然呈
现形式。按照马克思主
义观点,无产阶级在不
掌握生产资料的境况下
,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
首先是在文化上取得先
进性的领导权,然后才
能获得了物质世界的领
导权。新中国的一系列
文艺政策和运动莫不与
此相关,比如模仿苏联
建立的文联机构、作协
组织,部分地取得了文
学的民主化进程。这一
进程于“文化大革命”结
束后的思想解放思潮中
迅速在文学领域开花结
果。
当代文学史上所说的“
新时期”,很大程度上是
社会主义文学的自我调
适过程,在这个阶段从
创伤文学开始,到反思
文学、改革文学和在西
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下
爆发出来的新诗潮、寻
根文学、先锋文学,已
经显示了与此前社会主
义文学截然不同的面目
。事实上,直到这时,
文学一直是对社会总体
发言的,而文学在整个
社会中的位置也依然具
有极为重要的引领社会
风气、引发广泛讨论的
影响力。社会文化上的
种种风吹草动,甚至更
广阔范围的意识形态变
革,也总有文学的身影
。但是,出于“影响的焦
虑”般的弑父情结,新一
代的青年作家一反归来
的右派作家,也不同于
返城的知青作家,而试
图建立自己的文学坐标
。这个文学坐标由于更
多的是从外部渠道得来
的美学标准和文学规范
,所以在对于个人主义
、身体与欲望的强调中
,走向了截然相反的解
构大历史、颠覆崇高、
张扬个性的道路,只是
它们在实践中成了自己
所反抗的文学话语的对
立面,并没有走出它所
反对对象的逻辑。其后
果的严重性在后来的日
子中逐渐显示出来,文
学的“边缘化”也就是从
这个时候开始了。
谈文学的边缘化,如
果不提20世纪90年代以
来的市场经济变革和新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兴
起,是不公平的。不过
,文学自身难辞其咎,
事实上它们更多是在自
我变革的内部自己放弃
了言说重大问题的权柄
。走向个人、肉身、私
人历史、小叙事,首先
就把自己放逐在了时代
主潮之外。这并不是就
其题材意义上说的,因
为重述历史、书写时代
转型、注目社会现实和
人的精神变化一直以来
并没有从文学主题中消
失,消失的是对于把握
和创造宏大命题的理解
能力与精神信念。关于“
民族”“国家”“主体”“集体”
和“人民”等话语的书写
被认为是令人羞愧的虚
妄,作家们集体性地从
追求应然性世界的理想
主义激情中后撤,退回
到认同于实然性世界的
现实主义乃至功利主义
之中。这是一种犬儒式
的自欺欺人,除了自我
导语
这是一本当代文学评论专著,作者曾经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本书糅合了当代西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法和当代中国的文学理论以及批评,结合了中国的当代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于文学爱好者也能够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