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均为现代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大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本书从个人的价值追求所形成的哲学立场来理解和解释有关哲学的理念问题,从而敞开哲学观,以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哲学观及其二者的差异性比较为研究对象,以思想史视域为出发点,立足文本学的研究,将两种哲学分别定性为平民哲学与贵族哲学,揭示马克思平民式的人类解放哲学观较之于海德格尔贵族式的诗意栖居哲学观彰显出现实性、可行性与超越性。 作者简介 黄漫,1986年出生,广东潮州人,法学博士,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国外社会科学》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参编教材1部;获省级以上奖励5项,入选暨南大学“双百英才”。 目录 第一章 探寻超越的根基与意义 第一节 哲学观比较的论域转化 第二节 两种哲学的探索与反思 第三节 何种意义上的超越可能 第二章 道路与形态:哲学传统的转向 第一节 海德格尔从先验现象学到存在本性的追问 第二节 马克思从抽象思辨到人的本质的诉求 第三节 实践哲学转向及异质哲学形态 第三章 理想与现实:哲学视野的显现 第一节 海德格尔世界四重整体的存在之维 第二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的宏大视野 第三节 解放普照之光对存在澄明之境的超越 第四章 逻辑与过程:哲学方法的运用 第一节 海德格尔现象学与解释学的方法 第二节 马克思历史分析与辩证分析的方法 第三节 形而下的科学意蕴与形而上的神秘话语 第五章 解放与回归:哲学归宿的沉思 第一节 海德格尔返回精神家园的栖居 第二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第三节 平民哲学的现实性与贵族哲学的 虚无化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误读 附录二 海德格尔面向恩的教育及其理论困境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