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天圣令·厩牧令》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本和制度两个层面,对其所涉及的唐代驿传、厩牧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立体地展示了唐代养马以及交通用马制度的运行情况。在文本研究方面,本书以前人成果为基础,复原出了新的唐《厩牧令》令文,并研究了《厩牧令》与唐代法典的关系。在制度研究方面,本书充分利用《厩牧令》,对唐代的传送制度、驿丁制度、专使出行、私马管理、闲厩制度、牧监制度以及杂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同时还关注了《天圣令》所附唐令的年代问题,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作了回应。总之,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唐代驿传交通、官养畜牧业方面的认识,完善了唐《厩牧令》的文本,推动了《天圣令》相关领域的研究。 作者简介 侯振兵,男,1983年9月生,河南滑县人,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日本国学院大学访问学者(2018)。在《史学月刊》《中国农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代表成果有《从〈天圣令〉看唐代的传制》《唐代驿丁制再探》《唐〈厩牧令〉复原研究的再探讨》等。 目录 绪论 上篇 唐《厩牧令》的文本研究 第一章 唐《厩牧令》溯源 第一节 从《法经》到魏律 第二节 从魏《邮驿令》到晋令 第三节 从晋令到北朝之《驾部令》 第四节 唐《厩牧令》的成立 第二章 《唐令拾遗》《唐令拾遗补》中的《厩牧令》 第三章 唐《厩牧令》复原研究的再探讨 第一节 复原令文的文字问题 第二节 复原令文的顺序问题 余论 附:唐《厩牧令》复原本(修订本) 第四章 《厩牧令》与唐代的法典、政书 第一节 《唐六典》对《厩牧令》的征引 第二节 《唐律疏议》对《厩牧令》的征引 下篇 唐代驿传厩牧制度研究 第五章 《厩牧令》与唐代驿传的制度设置 第一节 唐代传制考论 第二节 唐代驿丁、驿田制度 第三节 唐代水驿相关问题 第六章 《厩牧令》与唐代驿传的使用规范 第一节 私马与驿传制度 第二节 乘用驿传的专使 第三节 唐代驿传制度的相关评价 第七章 《厩牧令》与唐代厩牧制度 第一节 唐代前期的闲厩与闲厩马 第二节 唐代监牧基层劳动者的身份问题 第三节 唐代监牧的蜕变——江南监牧兴衰考 第八章 《天圣令·厩牧令》用语杂考 第一节 关于一些疑难字词的解读 第二节 杂畜考——《天圣令·厩牧令》的语言规范 附录 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松下见林《唐令(集文)》考述 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 导语 天圣《厩牧令》所附唐令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唐代“传”的令文。这是《厩牧令》给我们的最大惊喜。过去有关唐代“传”的资料极少,甚至很难展开讨论。现在有这么多关于“传”的令文,使我们能够稍微详细地了解唐代“传”的情况。天圣《厩牧令》公布后,学者们虽然立即就此进行了研究,但还都只是初步的、零碎的。本书在这方面下了比较大的功夫,力图从整体上来研究“传”的制度和“传送马驴”,并与“驿”“长行坊”等相比较。这对于唐代驿传制度的研究是一个重要推动。 本书作者擅长细节研究,但在关注细节的同时,也涉及了唐史的一些基础性问题,比如劳动者身份。唐代被称为“身份制”社会,贱民身份复杂,有奴婢、官户、杂户等各种等级。这是唐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关于贱民身份、待遇,以往有不少研究,而《天圣令》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知识,但学者们关注的还不够。本书在这方面有所努力(例如有关“牧子”的研究),对解决唐代社会的一些基础性问题显然会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