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记住乡情--嘉北故事(2)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记住乡情——嘉北故事二》分列“岁月印记”“亲历亲闻”“人物采撷”“轶闻趣事”四个篇章,编者继续讲述嘉北的风土人情,倾吐对嘉北的厚爱深情。
本书讲嘉北故事,挖掘本地域中有过的一些人、事、物,使人们得以了解本地域的地情、民情,得以了解本地域历史发展概貌,为后人保留一些尽管是零碎的、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目录
第一章 岁月印记
历属永乐今为嘉北
——境域沿革略述
创办运作归属调整
——嘉北工业园区
兴学重教与时俱进
——嘉北的教育事业
干系民生浓墨重彩
——蔬菜基地
发展壮大古典特色
——从手工业服务社到中建建筑有限公司
商业单一流动货担
——早年的商业活动
历史悠久宛若集镇
——顾家浜之貌
三年风光时代变迁
——大队合并
塘畔农场名噪一时
——嘉兴县农牧场
乡村情景苦中寓趣
——早年乡间二三事
薯藤交易世态人情
——卖番薯藤的故事
嘉塍通衢奉献精神
——初建新塍公路见闻
劈波斩浪平安航行
——嘉北运输队
武装斗争建立功勋
——吴嘉湖独立团诞生记
旧时协议诚信为本
——一份民国时期的“笔据”
第二章 亲历亲闻
兼顾耕读培育人才
——耕读高小班
多点分设办学家门
——“队办小学”
突出政治精排节目
——六十年代文艺宣传队
居所演变步步登高
——我家的“建房史”
联产承包干劲激越
——“大包干”亲历记
搜索资料各方协助
——《秀洲区志·嘉北街道》撰稿记
剿匪反霸饱经风霜
——周云才追忆往事
参与土改注重政策
——访卢仁观
乡村干部多职多能
——柳好观谈工作
庙中求学草舍育人
——吴银国谈读书与教书
办好广播服务乡民
——陶文田见证广播事业
算盘做伴为民当家
——沈掌观谈收益和分配
孤儿成长酸甜苦辣
——陈爱明忆当年
情系驾驶终生为豪
——鲍建华学习汽车驾驶的经历
机场扩建移居嘉北
——项金宝的第一次拆迁
第三章 人物采撷
治学严谨杏坛泰斗
——乡贤沈尚贤
革命先驱名载史册
——革命烈士方叔昆
赴朝参战历尽艰险
——抗美援朝三老人
读书明理铸就人生
——浙江省劳动模范高明慧
不忍抛荒奋力耕耘
——嘉兴市劳动模范王贵富
发挥专长治病救人
——“赤脚医生”李杏根
著录人生难能可贵
——“农民作家”陶文海
第四章 轶事趣闻
东汉遗迹省级文保
——皇坟山墓群
众力相护“里仁为美”
——里仁桥保护记
忠义关帝香火不绝
——关帝庙与牌楼头
劝人向善莫生贪心
——牛吃漾的传说
彰显义行御书匾额
——“义庄村”村名传说
后记
序言
江南嘉郡,水秀景明。
昔望吴、通越门外,方圆八
九里,名日“嘉北”。始称为
乡,今成街道。溯之已历六
十余载矣。
嘉北之地,禹贡扬州。
春秋勾吴之邦,秦属长水由
拳,汉后禾兴嘉兴,明清治
于秀水。唐建乡制,寓于“
永乐”。
乡土芬芳,民风淳朴。
村坊似棋,夕照袅袅炊烟;
河浜如网,拾级座座小桥。
桑园茂盛,可见蚕丝之丰;
修竹竞翠,尽享玉笋之美。
京杭运河,北来平望,
过杉青闸,经落帆亭,折至
三塔湾,环抱境之左前,奔
石门而远去;新塍塘水,西
从澜溪,入柿林镇,绕九里
汇,流出栅堰桥,穿越境之
中问,融漕河于一体。
穆湖一溪,自然所赐。
舟傍绿柳,日映红荷。鲈鱼
媲于松江,菱角佳于鸳湖。
架津梁以开通衢,建园林以
供休闲;漾状石臼,亦自天
成。西距一箭,辟为湿地。
朝霞辉映蒹葭,碧水倒影白
鹭。一级水源保护区,蓄水
净化保障地。
洪波文化主题公园,依
水而设,景致优雅;友谊红
柱绿瓦牌楼,跨街而立,风
格别具。
改革发展,各业腾飞。
商贸崛起,楼宇鳞栉。崇德
尚学,乡贤树楷。四方云集
,同沐春风。君不闻“山不
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乎?“宜居乐业
新嘉北,生态绿色北大门”
,欣逢盛世,感慨系之。
是为赋。
(赵忠良)
导语
嘉北这片土地上从古至今有着无数的故事。
编者们将身之所历、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嘉北故事,以文史叙述的方式撰成《记住乡情——嘉北故事二》,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嘉北真挚的情怀。
讲好嘉北故事,传承历史文化,这是本书的目的。
后记
嘉北这片土地上从古至
今应当说有着无数的故事,
徐元观先生的《难忘乡愁—
—嘉北故事》,率先用文字
的形式,讲述嘉北的风土人
情,倾吐对嘉北的厚爱深情

赵忠良先生与周振明先
生均为老嘉北人,由幼及壮
及老,一个多甲子来感受着
嘉北这片泥土的芬芳。作为
秀洲区政协文史研究员,他
们将身之所历、目之所见、
耳之所闻的嘉北故事,以文
史叙述的方式撰成《记住乡
情——嘉北故事二》,分列
《岁月印记》《亲历亲闻》
《人物采撷》《轶闻趣事》
等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
对嘉北真挚的情怀。
《记住乡情——嘉北故事
二》一书,由嘉兴市秀洲区
政协教科卫体与文化文史学
习委员会、嘉兴市秀洲区嘉
北街道办事处联合编纂出版
。嘉兴市秀洲区政协副主席
陆志芬任编辑委员会主任,
嘉兴市秀洲区政协教科卫体
与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主任
陈雅琴、中共秀洲区嘉北街
道党工会副书记朱沈娟任主
编。编辑委员会成员为(按
姓氏笔画为序)叶加、陈乐
彬、林荣、武静、周振明、
姚铭、赵忠良、高有林、莫
凯艳、韩建忠。《记住乡情
——嘉北故事二》一书的出
版,是嘉北街道文化事业的
一件盛事,是献给中国共产
党百年华诞的一份厚礼。
讲嘉北的故事,少不了
关于地域的话题。1956年
嘉北乡域有耕地42598亩,
差不多30平方公里。本书所
讲的故事,即基于这个“老
嘉北”的范围内展开。就时
间跨度而言,更多的是以20
世纪为背景。为了避免与徐
元观先生所述重复,故舍去
了把某一事情非交代清楚不
可的想法。如《境域沿革略
述》中关于分布于各村域的
许多自然村,就不予赘述。
至于若干篇章中偶尔与徐先
生所述重叠,则是基于行文
所需,但视角不同。
讲嘉北故事,挖掘本地
域中有过的一些人、事、物
,使人们得以了解本地域的
地情、民情,得以了解本地
域历史发展概貌,为后人保
留一些尽管是零碎的、但有
价值的历史资料。讲好嘉北
故事,传承历史文化,这便
是本书之初心所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
的建设以及行政区划的调整
,嘉北的区域逐渐缩减,但
并不意味着嘉北的故事会减
少。相反,行进在新时代的
行列中,经济腾飞、安居乐
业的嘉北,必将有更加丰富
更加精彩的故事代代传扬。
本书中的部分史料照片
由嘉兴老摄影人庞艺影、杜
镜宣提供,最后,对在本书
编纂、出版过程中给与帮助
的各界人士一并表示感谢!
同时,对本书不当之处,敬
请读者批评指正!
精彩页
嘉北街道东临古运河与塘汇街道相望;南与南湖区新嘉街道、新兴街道、城南街道相邻;西接新城街道;北连王江泾镇。境内有苏州塘、杭州塘、穆河溪、新塍塘、北郊河等河道,以及320国道、东升路、昌盛路、中环路、城北路等公路,水陆交通发达。随着全面改革开放的步伐,境内土地被征用开发,工业、商贸业迅速崛起,诸多经济、金融、文化、新闻等机构入驻,大型楼宇鳞次栉比,成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核心区域。
嘉兴地方素有嘉北、嘉南之称,而无嘉东、嘉西之说。嘉南至凤桥与王店濮院一带,而嘉北范围则远至今之江苏平望、震泽一带。当然,这是历史上“嘉北”的地域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嘉北”则是1956~嘉北乡的境域,为嘉兴城西北之十余里方圆。
嘉北境域,秦时属由拳县,东汉三国以后属禾兴县、嘉兴县。自唐代在县政权以下设置乡村基层组织始,嘉北大部分归属于嘉兴县(秀水县)之永乐乡。永乐乡的南境达陡门一带,当年苏轼三过本觉寺,作了《本觉寺文长老方丈三首》诗,其第二首和第三首的诗题,分别是《夜至永乐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和《过永乐文长老已卒》。题中的“永乐”即指永乐乡。永乐乡的称谓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才消失,其域为双北、双中、双南、双桥四乡所取代。境域西北极小一部分归属复礼乡。复礼(又称伏礼、复里)乡,终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民国二十一年(1932)的嘉北境域为嘉兴县双中乡、双南乡。双中乡驻地顾家浜,下辖顾家浜、殷家浜、范家屯、金鱼桥、沈家桥等保;双南乡驻地小殷家桥,下辖殷家桥、范家浜、北义庄、陶家桥(原属嘉秀镇即城区)等保。民国三十六年(1947)至1949年这段时间,嘉北境域是双桥乡的一部分,归属于塘汇区,乡公所驻地在顾家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年11月至1950年5月),嘉北境内分别成立马河乡、双南乡,隶属嘉兴县塘汇区。马河乡辖殷秀村(原属学绣乡)、三塔村、百花村、陶家桥村、收藏村、复兴村;双南乡辖芳宇村、明盈村、永德村、万雁村,两乡共分设21个代表区。至于这些村名是1949年后新定还是旧有,恕无考证。
1956年,马河、双南两乡和双桥乡的五个代表区,合并组建嘉北乡。以“嘉北”命名乡级行政区划自此而始。那么,何以“嘉北”命名呢?是谁首先提出?皆无法知道。但是,早在此前的1951年,双南、马河、新南三乡的供销社合并时称为“嘉北供销社”,翌年归属塘汇供销社时称为“嘉北总站”,皆出现了“嘉北”字样。由此,命名“嘉北”的原因揣测有两个:一是地望的因素,在嘉兴城之北;二是有供销社等名称作为参照。故“嘉北供销社…‘嘉北总站”等称谓应该是“嘉北乡”命名的前奏。
1958年10月,在成立人民公社期间,嘉北并归双桥公社,原嘉北乡境域分设第一、第二两个耕作(管理)区。1961年4月从双桥公社析出,成立嘉北公社。
自嘉北乡(公社)组建以来,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下辖三塔、和殷、殷秀、百花、吴家桥、陶家桥、亭子桥、顾家浜、义庄、南陶浜、收藏、宇四浜、金鱼桥、沈家桥、新兴(木桥港)、水产(渔民)16个生产大队(村)的状况基本不变。1983年,还包括被撤销的嘉兴县农牧场,当时改名“东风大队”(有关农牧场,详见本书《嘉兴县农牧场》一文)。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陶家桥大队(村),有398户;最小的是义庄大队(村),仅195户。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