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书籍史传馆 - 老舍的京韵传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于昊燕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简介

老舍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多部。本书作者于昊燕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老舍的研究,写作了多篇关于老舍的研究文章。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而该书则采用随笔散文的笔调,深情地记叙了这位“语文大师”辉煌的文学生涯和极其简朴的一生。

作者简介

于昊燕,女,文学博士,山东人,现居大理。在《当代文坛》、高校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文学评论、文学研究论文数十篇,也发表散文与小说,出版有学术专著《童年经验方程式——贫穷与文学叙述之老舍个案研究》等。人们总说寒窗苦读。可是,我那大理的窗前,总有麻雀停留,西是苍山,东是洱海,风花雪月是永恒的书签。

精彩书摘

小杨家胡同的树叶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台阶的砖缝里露出了一小丛嫩绿的香蒿叶儿,天高云白,一行北归的大雁,发出清亮的鸣声。街门门楼是用瓦摆成了一些古钱的,在似水流年中那些古钱早已歪七扭八的,在钱眼里探出些不十分绿的草叶来。

1

多年之前,老舍在《四世同堂》这本书中满怀深情地描述过一个叫小羊圈胡同的地方。

祁家的房子坐落在西城护国寺附近的“小羊圈”。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因为它不像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像一个葫芦。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芦的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葫芦的嘴是那么窄小,人们若不留心细找,或向邮差打听,便很容易忽略过去。进了葫芦脖子,看见了墙根堆着的垃圾,你才敢放胆往里面走,像哥仑布看到海上有漂浮着的东西才敢更向前进那样。走了几十步,忽然眼一明,你看见了葫芦的胸:一个东西有四十步,南北有三十步长的圆圈,中间有两棵大槐树,四围有六七家人家。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小巷——葫芦的腰。穿过“腰”,又是一块空地,比“胸”大着两三倍,这便是葫芦肚儿了。“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这还待历史家去考查一番,而后才能断定。

多年之后,很多人来到北京西城像哥伦布一样寻宝觅踪,发现这里有一个叫“小杨家”的胡同,它的西口在新街口南大街上。就是这条胡同,我找了许久。胡同口已经拓宽了,但依然不起眼,胡同口的几家店铺正在装修,更是把胡同口给掩藏了起来。图片01

第一次来到小杨家胡同的时候是腊月,我还是个穿着鹅黄羽绒服的学生,钟爱《四世同堂》,对老舍充满了热烈的敬仰,他轻妙睿智的话语能让我持续发出欢乐的笑和一点刻薄的快意。我像所有追星族一样激动地走在小杨家胡同里,心潮澎湃,东张西望。胡同很小,街道也不直,进了胡同向前走了二十几步就碰上一面墙,连着拐几个九十度的硬弯后,看到一个豁然开朗的小空场,周围分布着七八户人家。过了小空场又是一个马蜂腰般的小胡同,细而直地往北伸去,到了最北边有一个更大的空地儿,它的东南面便是有名的护国寺西廊高大硬实的红墙。护国寺只遗留下个金刚殿,挂了个文物保护的牌子。殿后边是家宾馆。图片02

出了胡同的东口向北走,要不了多远是积水潭。我用脚步丈量着早已湮没在时间尘埃里的老舍幼时在胡同里玩耍、去积水潭去护国寺的足迹,赵子曰、张大哥、祥子、虎妞、小福子、祁老太爷、大赤包儿、瑞宣、程疯子、王利发……他们在我身边擦肩而过,熙熙攘攘。

我拿着一张民国十七年的地图寻踪觅迹,胡同里的居民略带热情与宽容地看着我,轻声说:小日本又来了。

经常有外国人到这里来寻找老舍童年的印记。以日本人居多,甚至有些日本人拿着尺子一厘米一厘米地量过去。

我停住,羞涩地笑着看他们。他们彼此对视着说:她听得懂中国话!

我说:我不是小日本。

他们说:韩国人?

我只好说:中国人!山东大妞!

大家依然热情,不待我再开口,就经验丰富地指着胡同尽处说:8号,8号。真是善解人意啊!图片03

8号院的门楼早已倒塌,换了红漆的防盗门。经过百年沧桑,原来的房屋早已不见,但还保留着当初的格局,细长的一条,南北房亲密相对,顺着过道,走到尽头,是一间农村样式的厕所,只是没有猪,外观也体面一些,看起来像个简易储藏室的模样。房子隔成几个平米大的多个小间,租给别人,里面都是双层床,只容一个瘦削干枯且前后平面的人转身。透过南屋的玻璃窗,看见一个年轻人坐在下铺看着本页角卷曲的杂志。有个眼影涂得蓝蓝的女孩出来,很客气地请我反映一下外来打工者住宿艰难的情况,并且热情地给我吃水果。图片04

我带着朝圣的情感仰望着小院子里一长条灰蓝的天空,等待鸽哨悠长的回声。

……

前言/序言

于昊燕

书似乎总要有个序言,若美女打扮戴顶帽子。

某天,接到朋友电话,问我可有兴趣写一本关于老舍的书。

我说乐意之至。

我喜欢阅读老舍的作品。那是一座城,有形状有质感有重量,透过文字去抚摸中国北方苍凉的历史、沉重的古都与黄土塑成的人的灵魂。

我喜欢回味老舍的人生,他是从贫家走出来的草根,如同北京城墙砖缝中的小枣树,土壤、营养都贫乏到极点,可是他顽强如铁,骄傲成长。当岁月的浮尘如落叶随风飘去,老舍生命的脉络是春的憧憬,夏的明亮,秋的澄澈。

这本书,是我认识的老舍。

而我,是一个生于70年代热爱文字热爱生命温度的平凡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18: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