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研究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作者 潘昭宇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全面论述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的专著,数据翔实、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具有很多创新的理念和观点。该书总结了国际主要城市群、都市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分析了国内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问题,论证了建立城市群、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的必要性,构建了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技术体系,提出了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的需求预测、四网融合、枢纽衔接、运营一体等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并以长三角、广州都市圈、昆明长水机场等作为具体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家政策要求

1.3 规划定位

1.3.1 规划对象

1.3.2 与相关轨道规划的关系

1.3.3 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2 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国内现状

2.1 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构成

2.2 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2.2.1 城市群发展现状

2.2.2 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2.3 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实践探索

2.3.1 编制多层次轨道融合发展规划

2.3.2 推动多层次轨道交通资源共享

2.3.3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多层次轨道效率

2.3.4 探索轨道交通运营模式多样化

2.4 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主要问题

2.4.1 功能分工不尽合理

2.4.2 网络布局有待完善

2.4.3 衔接换乘不够便捷

2.4.4 体制机制有待顺畅

2.5 建立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2.5.1 提升轨道交通效率效益的客观需要

2.5.2 服务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必然要求

2.5.3 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2.5.4 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

3 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国际经验

3.1 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国际经验

3.1.1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3.1.2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3.2 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国际经验

3.2.1 巴黎都市圈

3.2.2 东京都市圈

3.2.3 伦敦都市圈

3.2.4 纽约大都市区

3.2.5 柏林都市区

3.3 主要国际经验总结

3.3.1 统一的铁路制式提供多重交通服务

3.3.2 具有功能明确的多层次轨道交通服务圈层

3.3.3 完善的换乘枢纽体系是实现轨道系统融合的关键

3.3.4 灵活的运营组织进一步促进多层次轨道融合

3.3.5 统一的车辆制式及票制互通为多样化的运营奠定基础

4 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分析

4.1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判断

4.1.1 全国人口变化趋势

4.1.2 城镇化发展趋势

4.2 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面临形势要求

4.2.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要求发挥综合交通支撑引领作用

4.2.2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交通运输服务全面适应

4.2.3 资源环境约束要求加快完善绿色交通体系

4.2.4 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塑造交通运输发展新模式

4.3 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规模研判

5 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技术体系

5.1 规划范围与时机

5.1.1 规划范围

5.1.2 规划时机

5.2 交通与空间发展的互动规律

5.2.1 出行时间约束活动空间

5.2.2 时间预算约束空间形态

5.2.3 出行成本制约交通活动

5.2.4 交通设施引导空间拓展

5.3 规划目标及内涵

5.3.1 规划目标

5.3.2 本质内涵

5.4 规划技术体系

5.4.1 基础研究

5.4.2 功能分工

5.4.3 需求分析

5.4.4 经验借鉴

5.4.5 四网融合

5.4.6 枢纽衔接

5.4.7 运营一体

6 多层次轨道交通需求分析预测

6.1 多层次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6.1.1 干线铁路客流特征

6.1.2 城际铁路客流特征

6.1.3 市域(郊)铁路客流特征

6.1.4 城市轨道客流特征

6.2 多层次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6.2.1 转变需求分析理念

6.2.2 完善需求预测方法

6.3 多层次轨道交通需求预测重点内容

6.3.1 城市群层面主要分析通道及量级

6.3.2 都市圈层面主要分析高峰期通勤联系

6.3.3 重点廊道主要分析客流规模及构成

7 多层次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7.1 战略任务与关键问题

7.1.1 战略任务

7.1.2 关键问题

7.2 功能分工与兼容

7.2.1 功能分工

7.2.2 兼容代偿

7.3 城市群多层次轨道网络布局

7.3.1 空间尺度

7.3.2 功能兼容

7.3.3 轴带支撑

7.3.4 通道整合

7.4 都市圈多层次轨道网络布局

7.4.1 圈层特征

7.4.2 服务类型

7.4.3 资源共享

7.4.4 有序新建

7.4.5 共用走廊

7.4.6 客流标准

7.4.7 控制成本

8 多层次轨道交通枢纽衔接

8.1 衔接需求及特征

8.1.1 衔接换乘需求

8.1.2 衔接客流特征

8.2 多层次轨道网络与枢纽关系

8.2.1 网络与枢纽衔接

8.2.2 枢纽分级体系

8.3 城市群多层次轨道枢纽衔接

8.3.1 布局选址

8.3.2 枢纽互通

8.3.3 优化衔接

8.4 都市圈多层次轨道枢纽衔接

8.4.1 多线多点衔接

8.4.2 方便快捷换乘

8.5 多层次轨道枢纽内部衔接

8.5.1 内部换乘需求

8.5.2 便捷高效换乘

8.6 多层次轨道站城融合

9 多层次轨道交通运营一体

9.1 互联互通分类

9.1.1 多层次轨道交通联通类型

9.1.2 多层次轨道交通联通分级

9.2 系统制式

9.2.1 城际铁路系统制式

9.2.2 市域(郊)铁路系统制式

9.3 灵活运营

9.3.1 干线铁路

编辑推荐

聚焦城市群、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规划;

调研、分析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详解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区别与联系;

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枢纽衔接、运营一体”技术体系;

详述长三角、成渝地区落地规划案例。

作者简介

潘昭宇,男,1981年10月生,四川隆昌人,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国土交通规划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域(郊)铁路规划及政策、城市群及城市交通规划、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领域,兼任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铁路局铁路科技标准规划专家库专家、北京建筑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参与起草市域(郊)铁路、高铁站周边综合开发、多层次轨道规划等国家相关政策1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部委研究课题10余项,主持完成城市群、城市交通相关规划5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中国公路学会二等奖、国家发改委机关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等奖励。

前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建设交通强国要求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轨道交通的支撑和引导。近期,国家发改委印发第一个多层次轨道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引起广泛关注。多层次轨道交通包括干线铁路(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4个层级。各层次轨道交通功能分工各有侧重,但在城市群、都市圈层面又有一定功能兼容。由于实施主体差异和行政边界分隔,建设与运营的市场化水平不高,多层次轨道交通在规划布局、建设实施、运营管理等环节相互衔接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便捷出行需要。

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统筹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布局,加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融合、衔接,是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交通网、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充分发挥各层级轨道交通比较优势、提升轨道交通整体效率效益的客观需要,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必然要求。

本书基于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委托课题《城市市域(郊)铁路发展研究》《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及与城市协同发展研究》《都市圈轨道高质量发展研究》,结合笔者参与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成渝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长株潭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广西市域(郊)铁路规划研究》《广州市域(郊)铁路规划研究》《湖北都市圈市域(郊)铁路规划研究》等规划案例,并参考粤港澳大湾区、南昌都市圈、郑州都市圈等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实践,初步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群、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技术体系。

本书基于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全面分析了我国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以及多层次轨道融合发展实践,梳理了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的必要性。结合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明确了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面临形势要求。系统总结了日本、欧洲、美国等主要城市群、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基于交通与空间发展的互动规律,明确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及本质内涵,建立了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技术框架体系。基于区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针对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特点,提出了多层次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及分析预测重点内容。结合多层次轨道之间的功能分工与兼容代偿,提出城市群、都市圈层面“四网融合”要重点解决好空间尺度、功能兼容、轴带支撑、通道整合等关键问题。基于建立多层次轨道网络与枢纽衔接关系,从城市群、都市圈、枢纽内部不同角度提出多层次轨道交通枢纽衔接换乘要点。坚持服务本质,提出了多层次轨道交通的制式选择、灵活运营、联程联运等运营一体化要求。最后以长三角城市群、广州都市圈、昆明长水机场作为具体案例,对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技术要点、规划布局方案等进行探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