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淮安诗征(共7册)(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淮安诗征》是淮安市历代诗词歌赋的大型选集。上起先秦,下迄2018年,时间跨度2000多年。全书分为诗、词曲、歌谣、赋4大类,凡13卷,约250万字,是淮安市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具有集大成性质的中华传统韵文总汇。
目录
第一册
卷一 淮阴区卷
卷二 清江浦区卷
第二册
卷三 淮安区卷
第三册
卷四 涟水县卷
卷五 市直卷
卷六 开发区卷
第四册
卷七 洪泽区卷
卷八 盱眙县卷
第五册
卷九 金湖县卷
卷十 过往作家咏淮诗
附编
第六册
卷十一 词曲
卷上 本土作家词曲
卷下 过往作家咏淮词曲
第七册
卷十二 歌谣
卷十三 赋征
卷上 本土作家赋征
卷下 过往作家咏淮赋
主要征引与参考书刊目录
作者人名索引
《淮安诗征》编纂始末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序言
荀德麟
《淮安诗征》是淮安市
历代诗词歌赋的大型选集。
上起先秦,下迄2018年,
时间跨度2000多年。全书
分为诗、词曲、歌谣、赋4
大类,凡13卷,约250万字
,是淮安市历史上规模空前
的具有集大成性质的中华传
统韵文总汇。

诗,是一种用言语表达
的艺术,是一种抒情言志的
文学体裁,是最古老的也是
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
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者
,吟咏性情也”,这两句话
,简洁地道出了诗的本质与
特点。
诗歌,是诗与歌的总称
。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
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
祀的颂词。我国的诗歌,从
上古歌谣、《诗经》、楚辞
汉赋、两汉乐府、魏晋南北
朝民歌,到唐诗、宋词、元
曲,再到明清诗歌、现代新
诗,历史非常悠久,遗产非
常丰富,发展的脉络也非常
清晰。
纵观中华诗史,可以说
,每一次体裁的发展、创新
与丰富,几乎都伴随着与“
乐”的分离。于是,把不合
乐的称为诗,把合乐的称为
歌。譬如:汉代有合乐的“
两汉乐府”以外,还有大量
不合乐的文人诗赋。特别是
汉赋因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迭
出,甚至成为一代文学之象
征。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时
期,尽管格律诗逐步产生、
发展,走向成熟,并占据了
诗歌创作的主阵地。然而,
拟乐府之风依然盛行,且其
中不乏佳作、名作,李太白
等大诗人都有代表性诗作是
拟乐府的。稍后,合乐的“
曲子词”“长短句”又应教坊
歌馆的需求而悄然产生,并
在宋代呈现辉煌鼎盛的局面
,以至于被称为“宋词”。延
至元代,更加接近口语化的
“曲”,则伴随着勾栏乐坊戏
曲演唱的发展需求,而展示
其“一代文学”之异彩。明清
时期,尽管打上市井文学烙
印的小说开始站到了文学舞
台的中心,传统的诗歌还名
家迭出,传下来的诗作数量
庞大,出现了不少可圈可点
、甚至不让前贤的脍炙人口
之作。
所以,无论是文学界,
还是在民众中,都将“诗词
歌赋”并称。这既是韵文学
体裁的一揽子提法、并列式
提法,同时,也是因为词曲
、歌谣、赋,都不同程度地
采用诗的“赋、比、兴”手法
,都有类似于诗的意境、韵
味。
然而,前贤所编纂的诗
征,都是只选录传统的狭义
上的诗,即古风、歌行、五
七言律诗、五七言绝句,以
及杂言诗。随着新时期传统
诗词的全面复兴并逐步走向
繁荣,“中华诗词”业已成为
涵盖诗词歌赋的大概念。正
是基于此,我们把词曲、歌
谣、赋作为《淮安诗征》的
附编,既继承传统,反映其
类似性;又有所创新,彰显
其差异性。

淮安市,是江苏省辖市
,地处苏北腹地、淮河中下
游地区,中心城区位于中国
南北气象地理分界线上、古
淮河与大运河交汇处,
2018年,淮安市下辖4个区
、3个县、1个国家级经济技
术开发区,面积10072平方
公里,人口560.9万人。京
杭大运河、淮沭新河、淮河
干流、淮河人江和人海水道
、苏北灌溉总渠、废黄河、
淮北盐河在境内纵贯横穿,
襟带洪泽湖、白马湖、高宝
湖等。全境属黄淮平原和江
淮平原区,西倚皖东丘陵,
地形西高东低,有近三分之
一的国土面积为河湖水域,
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
古代的淮安,地跨“四渎
”之一的古淮河两岸。古淮
河出最后一个峡口——浮山
峡进入市境,经盱眙,由龟
山至淮阴故城(今淮阴区马
头镇),其间纳睢水、泅水
等支流,由山阳湾至邗沟人
淮处末口(淮安老城所在地
),再向东北至淮浦(古涟
河入淮处),迤逦而东人于
海。
古代的淮安,土地肥美
,水系发达,湖沼星罗,农
林牧渔资源丰富,人类活动
的足迹悠久漫长。这里首次
发掘出距今六七千年的“青
莲岗文化”遗址,有众多的“
龙山文化”遗址。夏、商、
周三代,市境为淮夷、徐夷
聚居地。春秋战国时期,市
境襟带吴、楚,战国后期属
楚国王畿,是“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的重要策源地。
秦统一后,市境设有淮
阴、盱眙、东阳和徐县,分
属泗水郡、东海郡。西汉,
增设有射阳(后名山阳)、
平安(后名安宜)、淮浦(
后相继名襄贲、涟水、安东
)等县,全属临淮郡;东汉
分属下邳国和广陵郡,后期
为广陵郡治所。魏晋南北朝
时期,处于南北对峙的前沿
,淮阴、盱眙、山阳多为州
郡治所、边防帅府之所在。
隋唐、五代、两宋时期
,大抵淮南属楚州(治所在
今市区淮安老城——楚州城
),淮北属泗州(治所在今
盱眙县城淮河对岸——泗州
城)。南宋金元时期,多以
淮河为界对峙,与南北朝时
期甚为相似。南宋末期,于
境内次第置淮安军、淮安州
、安东州、清河军(县)。
元代,为淮安路治所及
洪泽屯田万户府驻节之地,
所辖区域横跨今苏、鲁、皖
三省。
明清时期,设淮安府,
有356年时间管辖2州9县,
187年时间辖有6县。
民国3年(1914)撤淮安
府,置淮扬道,今市区为淮
扬道所、淮扬镇守使驻节之
地。同时,山阳县更名淮安
县,清河县复名淮阴县,安
东县复名涟水县。自民国21
年(1932)起,市境大部
属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