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避暑山庄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修建的离宫别苑,规模宏伟,气象万千,在建筑风格上别具特色,形成了山水、建筑浑然一体的园林艺术。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迎难而上,对承德避暑山庄进行了全方位勘察、测绘、记录和挖掘,著就本书,系统阐释了承德避暑山庄这所承前启后、在自然山水风景中兴造的朴野撩人的皇家园林对中国园林艺术实践和理论的贡献。本书从各个方面深入探索和分析了营建避暑山庄的至理和手法,阐述了山庄建设的精细微妙和匠心独运所在,并附有实测墨线图数十幅,不但有助于研究山庄的建筑艺术,也有助于旅游者提高对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欣赏水平。 作者简介 孟兆祯,195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造园专业,任教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顾问组组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他将中国传统文人写意自然山水园的民族风格、园林综合效益的科学内容、地方特色和现代社会文化休憩生活融为一体。在继承的基础上和其他园林专家一起发展并建立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新教学体系,是当代传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曾主持完成《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理法赞》,主编《园林工程》高校教材。由他主持完成的“深圳市仙湖风景植物园设计”获深圳市1993年设计一等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此外,由他主持设计的海南省“三亚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获建设部1995年优秀设计奖。近年来他还主持设计了杭州花圃、邯郸赵苑公园、梦海公园、北京奥运公园假山和2013年北京园博会大假山等项目。所承担的风景园林设计皆布局有章、细部精微、科技与艺术融为一体,且根据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创造出了具有先进理念的现代诗意栖居的人居环境。他指导学生在“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亚太地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奖;并曾先后赴美、日、韩等国讲学,参加国际项目合作。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避暑山庄的兴建 第二章 避暑山庄的园林艺术 一 继承传统,发展国能 二 有的建庄,托景言志 三 相地求精,意在手先 (一)相地 (二)立意 1.静观万物,俯察庶类 2.崇朴鉴奢,以素药艳 3.博采名景,集锦一园 4.外旷内幽,求寂避喧 四 构园得体,章法不谬 (一)先立山水间架 1.理水 2.造山 (二)结合地宜规划 (三)巧于因借,得景随机 1.因高借远 2.俯仰互借 3.凭水借影 4.借鸣绘声 5.萧香借风 6.所向借宜 7.遐想借虚 五 移天缩地,仿中有创 (一)推敲以形肖神的山水形胜 (二)捕捉风景名胜布局的特征 (三)摹拟特征性的建筑 (四)整体提炼,重点夸大 (五)创造“似与不似之间”的景趣 六 古木繁花,朴野撩人 七 因山构室,其趣恒佳 (一)悬谷安景——青枫绿屿 (二)山怀建轩——山近轩 (三)绝谳坐堂——碧静堂 (四)沉谷架舍——玉岑精舍 (五)据峰为堂——秀起堂 (六)因山构室手法析要 1.须陈风月清音,休犯山林罪过 2.化整为零,集零为整 3.相地构园,因境选型 4.顺势辟路,峰回路转 5.杂树参天,繁花成片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附《避暑山庄园林艺术》成书付梓前后的拾遗钩沉 孟凡 附记一 《避暑山庄园林艺术》再版感言夏成钢 附记二 先生教诲,终身受益——写在《避暑山庄园林艺术》再版之时 贾建中 附记三 《避暑山庄园林艺术》再版感言 苏怡 附记四 避暑山庄碧静堂复原设计感言 沈虹 附记五 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纪念恩师孟兆祯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