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瓣瓣同心(京津冀协同发展营商环境研究)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从京津冀营商环境的主要方面着手分析,从不同视角对其影响因素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具体特点有:
(1)以大的方向和政策为内容导向。
(2)以各个影响因素的适宜视角进行分析,丰富内容。
(3)避免扩而粗,从京津冀营商环境的最主要方面做讲解。
(4)以典型代表年份的情况做示例性说明,突出主要问题。
(5)对每项影响因素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或措施进行分类介绍,结构分明。
目录
1 京津冀协同发展概述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背景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的时间节点
1.1.2 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的宏观因素
1.2 京津冀三地的自然地理位置
1.3 京津冀三地经济关系
1.3.1 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的比较
1.3.2 投资形势对比分析
1.3.3 三次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1.3.4 三次产业增速对比分析
1.3.5 房地产投资形势对比分析
1.4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以生态一体化建设为例)
1.4.1 生态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1.4.2 生态一体化建设有利于优化配置区域资源
1.4.3 生态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1.5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
1.5.1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根治“大城市病”
1.5.2 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创新有助于解决产生“大城市病”的体制、机制问题
1.5.3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优化城市群结构、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1.5.4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1.5.5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大气环境治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 既有城市群协同发展经验及启示
2.1 国外及国内典型城市群
2.1.1 国外城市群
2.1.2 国内典型城市群
2.2 京津冀城市群与世界级城市群的比较
2.2.1 经济体量比较
2.2.2 一体化水平比较
2.2.3 核心城市功能比较
2.3 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经验
2.3.1 核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共同发展
2.3.2 交通一体化成为城市群共同发展的基础
2.3.3 城市间形成较好的分工
2.3.4 建设“反磁力中心”,治理“大城市病”
2.3.5 城市群的结构优化离不开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作用
2.3.6 京津冀城市群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3 京津冀协同发展营商环境综述
3.1 京津冀协同发展营商环境概况
3.2 京津冀区域营商环境对商贸的影响
3.3 京津冀三地营商环境梳理(以典型代表地为例)
3.3.1 河北保定营商环境分析
3.3.2 天津营商环境分析
3.2.3 北京营商环境分析
3.4 京津冀协同发展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3.4.1 共性问题
3.4.2 行业个性化问题
3.5 京津冀协同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建议
3.5.1 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效率
3.5.2 提升京津冀三地产业链水平
3.5.3 推动京津冀三地产业数字化转型
3.5.4 体制、机制再创新
3.5.5 打通企业办事“最后一公里”
3.5.6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3.5.7 持续加强法治环境建设
3.5.8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3.5.9 进一步完善产业用地供应机制
3.5.10 构建企业导向的绩效考评体系
3.5.11 优化改革任务尚未覆盖的特殊领域的营商环境
3.5.12 京津冀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优化建议和措施
4 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环境
4.1 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情况分析
4.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效率
4.1.2 影响城市科技创新效率的因素
4.1.3 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效率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4.2 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与金融协同
4.2.1 科技创新与金融协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4.2.2 科技企业金融创新政策优化建议
4.2.3 加强京津冀科技创新金融政策引导
4.3 京津冀创新激励机制(协同创新)
4.3.1 创新背景下的科技资源共享模式
4.3.2 科技创新信息利用主体
4.3.3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构建
4.4 京津冀协同发展创业环境(以河北省中小企业为例)
4.4.1 河北省及其各地市出台中小企业创业支持政策
4.4.2 河北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激励及培养
5.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人才现状
5.1.1 京津冀区域人才现状
5.1.2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5.1.3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激励方向
5.2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扶持政策
5.2.1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政策目标
5.2.2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政策工具类型、权重及内涵
5.2.3 三地人才政策的实施规律、模式策略与创新机制
5.2.4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政策优化建议
5.3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队伍的培养
5.3.1 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
5.3.2 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5.3.3 河北人才引进分析(以秦皇岛为例)
5.4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交流
5.4.1 京津冀人才交流取得的成果
5.4.2 京津冀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存在的问题
5.4.3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人才交流合作对策和建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环境
6.1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环境及存在的问题
6.1.1 京津冀税收概况
6.1.2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税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6.1.3 税收政策导向方面存在的问题
6.2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征管
6.2.1 征收情况
6.2.2 税收征收相关文件
序言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
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
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
场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
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
综合,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
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
系统工程,营商环境也是一
个地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
要软实力的表现。
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
劣直接影响着外部投资的多
寡,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区域
内的经营企业,最终对经济
发展状况、财税收入、社会
就业情况等产生重要影响。
优化营商环境,其实就是解
放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政府应严守承诺,不能
新政不理旧账、对企业不公
平对待或搞地方保护”,“要
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
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
、标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
,坚决查处不正当行政权力
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
让我们的企业家、市场主体
真正感觉到营商环境的切实
优化”,要让京津冀成为国
内的最佳投资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
施以来,三地在交通一体化
、生态环保联防联控,产业
转移升级等三方面的合作已
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
北京市政府深化三地产业政
策衔接与园区共建,在区域
内延伸创新链、产业链布局
。进一步加强与河北交界地
区生态环境管控,推进京津
风沙源治理二期、京冀生态
水源保护林建设。同时,深
入对接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河北也提出,推动京津冀协
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
坚持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
疏解为“牛鼻子”,加快“三
区一基地”建设,推动廊坊
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
天津方面则表示,要制定实
施支持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创新发展新一轮政策措施,
加快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
、京津合作示范区、京津产
业新城等平台建设速度,促
进滨海新区企业总部集聚区
发展,推动中科院天津创新
园等平台建设,开工建设国
家会展中心等项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
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
,还应在体制创新、产业转
移、公共服务等方面探索一
些新的思路。例如,如何吸
引一流的高校、科研院所、
科技创新的领军型企业形成
集聚效应,支撑雄安新区未
来的发展。关于优化营商环
境,三地需要根据自身具体
情况加以改进,弥补短板。
优化京津冀营商环境是
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改善基
础设施、各类资源等硬环境
,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营
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方
面有新突破,更好发挥制度
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
公共服务是营商环境的试金
石,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
标国际最高标准,学习借鉴
先进地区经验,努力打造法
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
商环境。
要想优化京津冀营商环
境,根本上应立足市场和企
业反映的突出问题,要从保
公平着手,排除历史、观念
、体制等因素影响,营造公
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为此
,要努力解决优化营商环境
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方
面,地方政府要从文件中“
走”出来,要把为企业服务
落到实处,让企业家有实实
在在的“获得感”,保护企业
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另一方
面,还要捋清政府与企业的
利益边界,防止政府与民争
利,更要杜绝不良现象,打
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
本书从京津冀营商环境
的主要方面着手分析,从不
同视角对其影响因素做了较
为详细的介绍,具体特点有

(1)以大的方向和政策
为内容导向。
(2)以各个影响因素的
适宜视角进行分析,丰富内
容。
(3)避免扩而粗,从京
津冀营商环境的最主要方面
做讲解。
(4)以典型代表年份的
情况做示例性说明,突出主
要问题。
(5)对每项影响因素的
现状、问题及建议或措施进
行分类介绍,结构分明。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
了多位专家和学者的指导和
建议,也查阅参考了众多城
市群相关研究的文献。在此
,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时间,本书难免会
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读者
朋友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