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苗锦芭排是湘西地区部分苗寨所特有的一种织锦类型,其形制与贵州地区的苗锦不同,却与湘西地区的土家织锦相似。其原生地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与泸溪县、古丈县交界处一带,传统上它主要作为富裕人家家庭日用的被套,也充当婚嫁仪式中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民俗用品。苗族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对湘西苗族女性而言,芭排在一定意义上担负起了文字的部分记录和表达功能,用纹样与色彩传递着湘西苗族女性最直接、质朴的审美理想和意念追求。由于湘西苗锦芭排目前存世量极小且原产地交通不便,近几十年来又日渐消隐,面临人亡艺绝之境,此前学术界对芭排的研究成果十分稀少,除对它与土家织锦的亲缘关系有过较为详细的论述,并未形成关于湘西苗锦芭排的系统资料。鉴于此,为了抢救性记录、整理芭排相关内容,本书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芭排的生产活动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力图通过丰富的田野材料,对芭排的发展历史、传承现状、工艺流程、艺术特征等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记录与探讨。 作者简介 石雅云,吉首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美术史论,民族民间美术。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翻译专著一部,参与著作一部。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田野点简介 二、已有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及使用原则 四、本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意义 第一章 芭排的历史溯源 一、苗锦芭排与土家织锦的关系 二、有关织造与织锦的历史文献记录 第二章 芭排的传承现状 一、传承地域、传承谱系及实物遗存情况 二、传承困境、成因及对策分析 第三章 芭排的工艺流程 一、芭排的织造工具及材料 二、从牵线到挑花的工艺流程 第四章 芭排的艺术特征 一、芭排的代表性纹样分析 二、芭排的审美特征 第五章 芭排的现代化设计应用及个案分析 一、芭排的现代化设计应用原则 二、芭排现代化设计应用个案分析 第六章 芭排的数字化记录、保护与传承实践 一、我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已有研究评述 二、芭排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三、个案分析 结束语:变迁中的失望与希望 后记 附录一 质的研究在苗锦芭排田野调查中的运用 一、田野调查基本情况 二、如何进入研究现场 三、如何进行观察 四、如何处理研究关系 五、什么是好的田野调查 附录二 访谈实录及田野照片 附录三 芭排主要传承人年度考核材料 一、收徒传艺方面 二、项目实践方面 三、宣传交流方面 四、资料收集整理研究方面 五、附件材料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