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叔本华随笔集(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德)叔本华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随笔,包括其名篇《自我思考》《论写作与风格》《论博学与学者》《论阅读与书籍》等。诗人、翻译家绿原的译笔忠实畅达,生动传神。
作者简介
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忘我。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 (今属波兰,更名为格但斯克)的一个银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因溺水去世。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叔本华继承了父亲的财产,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因肺炎恶化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在很多书上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目录
译本序
旧编译本序
自我思考
论写作与风格
论博学与学者
论阅读与书籍
关于美的形而上学与美学
论判断、批评、赞许与荣誉
论天才
论自杀
心理学备考
论教育
论妇女
论噪音
比方,譬喻和寓言
关于文学写作的美学
关于音乐的形而上学
关于艺术的内在本质
关于可笑性原理
论历史
附录
诗若干首
序言
叔本华作为哲学家,
向有悲观主义者的称号。
其实,他对人世并没有从
个人出发的叹老嗟贫之类
的悲音,自然也没有天真
、幼稚的乐观主义论调;
他不过惯于冷静地阐述对
于人生逻辑之大小前提的
见解,精辟地言人之所未
言的有关哲理。识者云:
作为叔本华的认真的读者
,毕竟以摆脱那个“称号”
的牵制、直接阅读他的原
著为宜。
叔本华的哲学来源于
康德的批判唯心主义,兼
收费希特、谢林等人以自
我为中心的人生观,虽然
同时又在自己独特的唯意
志论的基础上,对后者表
示了轻蔑。他的主要著作
的题目是《作为意志与表
象的世界》,其中“表象”
(Vorstellung)在这里还
可译作“观念”,是指经过
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
现的形象;用他自己的说
法,也可叫做“意志的客
观化”。那么,世界是什
么?在他看来,不过就是
意志及其客观化的幻象。
进一步认识的关键在于首
先弄清楚他笔下的“意志”
。意志,类似康德的“物
自体”,是一种盲目的、
无理性的力量,凌驾在人
的智力之上,使人屈从于
本性、情绪、性冲动等;
因此有“意志是主子,智
力是仆人”的说法,而叔
氏更把意志比作一个肩头
扛着一个跛足智力的盲人
。康德把世界分为现象的
和本体的;叔本华则把自
我也分为现象的和本体的
。从现象上说,人作为感
知的对象,也是一种物自
体;从本体上说,人只能
是意志的显现。但是,在
反二元论的原则立场上,
为了理解人的整体性,他
不得不悲观主义地强调意
志的贪婪的主宰力量。在
他看来,意志独立于时间
与空间,超越各种无机和
有机现象,包括世界万物
的本性和各种现象的内核
——它的无所不在、无所
不至和无所不为,注定人
生多苦恼,幸福不过是幻
想。人生苦恼的唯一稀释
剂是艺术,只有从事艺术
,才能使人在自由的审美
沉思中,找到避免屈从于
意志的唯一场所;可惜的
是,艺术虽然比有涯的人
生要长久,但在人类的盲
目意志的客观化气焰面前
,毕竟只能提供暂时的慰
藉。因此叔氏求救于佛教
,视佛教和否定人世的神
秘主义高于当代流行的基
督教神学。他不是首先向
德国哲学介绍印度宗教的
人,但他却最坚决拥护佛
教通过冥想达到否定人世
的原则,即通过自我否定
和逆来顺受等苦行实践,
化解并根除个人意志,进
而输入一种万念皆空、死
后寂灭的涅意识,以便在
现实的今世苦难和想象的
死后磨难中,为自己的哲
学理念建立一个似可与实
际生活相呼应的立足点。
由于对当时一般学院
派、特别是如日中天的黑
格尔学派,抱着严厉的不
妥协的对抗态度,叔本华
受尽了同代人的冷遇。他
一生不得志,但坚信真理
的最后胜利(如他所说,
“真理终会到来,因为它
永久存在。”);直到晚
年,一八五三年(他卒于
一八六年),他的哲学思
想才开始为思想界所重视
。叔本华的思想遗产对后
世的哲学,如生命哲学、
存在主义哲学以及人类学
等,起过积极的促进的作
用。他的文字优雅,少有
哲学家惯用的术语及其晦
涩风格,因此直到后世,
他的格言、警句往往比他
的玄学体系拥有更多的读
者,这恐怕是他始料不及
而又无可奈何的。据说奠
定他的散文家地位的,是
他的散文集《附录与补遗
》(Parerga und
Paralipomena, 一八五一
年),被激赏于文坛大家如
托尔斯泰、康拉德、普鲁
斯特、托马斯·曼、弗洛
伊德等人。
叔本华充分利用德语
特有的框型结构,把他的
奇思妙想分布在这个结构
的各个部位,往往令读者
在一而再、再而三的眼花
缭乱之后,才勉强接近他
的全部思维的轮廓。在翻
译过程中,译者因此难免
有如下两种顾虑:一是如
何照顾作者的风格,一是
如何照顾汉语读者的习惯
。前例是:原文如为一个
包孕句(Verwickelter
Satz),犹如一株枝叶繁
茂的树干,一般资深译者
出于某种考虑,往往动手
把那些枝叶即修饰性从句
,从树干即主句上,一一
撕扯下来即单独译出来,
然后把它们和主句并列在
一起,以为这样会帮助读
者细致了解原文。窃以为
:如此忽视构件的主从与
表述的轻重,可能在一般
文字中不大引起注意,也
就容易导向大而化之,殊
不知这种译法与作者的严
谨风格、与干枝分明的原
文相去甚远,是不值得提
倡的。
后例是:原文如为由
一个连接词将条件从句和
主句连在一起的复合句(
Zusammengesetzter
Satz),大都是把主句放
在前面,把以“因为”“只
要”“既然”等连接词开头
的条件从句放在后面。这
种句型在汉语中已逐渐流
行,译者一般不加考虑地
采用这种造句结构,是可
以理解的。不过,窃以为
:在合理从俗的前提下,
如果条件从句过长,把主
句放在前面,便会离它越
来越远,以致为读者掌握
全句意义造成困难,因此
似有必要按照实际情况,
尊重汉语习惯,把主句移
到从句后面来。
这里想重复一下旧编“
译本序”中的一句话,“本
集译者不想也不能把这位
有棱有角的哲学家变成一
个他本人所厌恶的谦谦君
子,便只好照原文把他译
了出来。”这个态
度在本书增订过程
导语
不要让你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独立思考!做你自己!
叔本华作为哲学家,向有悲观主义者的称号。
《叔本华随笔集(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收录《论写作与风格》《关于美的形而上学与美学》《心理学备考》《关于音乐的形而上学》等作品。
精彩页
自我思考
一(257)
最丰富的图书馆如不加以整理,其用途赶不上一个藏书有限、但却有条不紊的图书馆;同样,大量的知识如未经自己的思考加工,其价值赶不上为量甚小、但却经过反复思考的知识。因为,只有把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多方面综合,把每种真理同另一种真理相比较,人才能完全占有自己的知识,并掌握它的威力。人只能熟思他所知道的东西;所以,人应当学到一点什么;但是,人也只知道他所熟思过的东西。
诚然,人们可以随意从事阅读和学习;但却不能随意从事思考。这就是说,后者必须由任何一种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加以煽动和维护,犹如火之于风一样;这种兴趣或可是纯客观的,或只是主观的。主观的兴趣见于我们的个人事务中,而客观兴趣则限于天生善于思考的头脑,思考对于他们有如呼吸一样自然,但这样的头脑是很罕见的。所以,大多数学者身上少有这样的兴趣。
二(258)
自我思考对于心灵所起的作用,与阅读所起的作用,其差别之大令人难以置信;人们凭借头脑或从事思考或从事阅读,所以那种差别还将不断加大头脑之间的原始差别。这就是说,阅读把思想强加于心灵,那是些对心灵目前所有的志向与情绪陌生而异质的思想,恰如印章在火漆上印出了图印。心灵就这样承受着全部外来的压力,时而思考这个,时而思考那个,虽然它对此既无冲动亦无兴致。——与之相反,如果是自我思考,心灵便遵循自己固有的冲动,这种冲动目前或是由外部环境,或是由任何一件回忆引起的。这就是说,直观的环境并不像阅读那样,把一个确定的思想强加于心灵,而只给它以材料和动机,去思考适宜于其本性与当前情绪的东西。——所以,多读会使心灵失去一切弹性,正如不断加压会使一根弹簧失去弹性一样:因此,为了使自己不具有任何思想,最可靠的办法就是,一有空闲就手里拿起一本书。这种习惯正是博学会使大多数人比他们原本更迟钝,更愚蠢,使他们的著述毫无成就可言的所以然:他们始终像蒲伯所说的:
永远阅读别人,
从不被人阅读。
——蒲伯:《愚人叙事诗》第三卷第194节
学者是在书本中阅读的人;思想家,天才,世界启蒙者和人类的促进者,则是直接在世界之书中阅读的人。
三(259)
归根到底,只有自己的基本思想才有真实和生命:因为只有它,我们才真正完全理解。读来的别人的思想乃是别人的餐事的残羹剩汁,一个陌生人脱下来的衣服。
读来的别人的思想之与从我们心中产生的自己的思想相比,有如史前植物的化石痕迹之与春日欣欣向荣的植物相比。
四(260)
阅读不过是自己思想的代用品。人们阅读时,是让自己的思想被别人用襻带牵着走。此外,书多适足以表示歧路多,表示如果跟着它们走,会有多大的迷途的危险。但是,为天才所引导的人,即自我思考、自动思考、正确思考的人,他却有找到正确道路的指南针。——只有当自己思想的源泉停滞时,才应当去读书;这种情况即使对于最优越的头脑也在所难免。但是,赶走自己的独创思想,以便拿起一本书来读,则是渎亵圣灵的罪过。不妨把这种人比作逃离广阔自然而去参观植物标本,或者在铜版画上观赏美妙景色的人。
我们经过很大的努力,逐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推断,才发现一点真理,一点见解,我们有时也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在一本书中现成地碰见它;但是,如果我们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它的,那它就会贵重一百倍。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4: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