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发出去的电子邮件过了一周才收到回复;视频会议时不断重复询问“能听到吗?”;聊天界面里奇奇怪怪的标点符号和表情包让你摸不着头脑……数字时代的沟通似乎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现实生活中,身体前倾、放下双臂、微笑、点头和眼神接触,都是在表达我们的倾听与关心。但现在,我们的交流隐匿在屏幕之后,传统的肢体语言信号已经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数字肢体语言”。网络上,仔细阅读是新的倾听,清晰表达是新的关心。本书中,埃丽卡·德旺将专业研究与或幽默、或尴尬的现实故事结合起来,在视频会议、日常邮件、短信、即时通讯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套沟通方案,解读了跨越性别、代际和文化的数字肢体语言线索,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联系。 作者简介 埃丽卡·德旺,是知名的领导力专家,拥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沃顿商学院的学位,致力于通过推动跨世代、跨文化的创新,为未来全球工作环境的变革做好准备。作为知名的商业观察家,埃丽卡曾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演讲,并为《福布斯》《哈佛商业评论》和《快公司》等媒体撰稿。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数字元素的风格 第一章 什么是数字肢体语言? 第二章 为什么你的压力这么大?——驾驭权力博弈和焦虑情绪 第三章 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如何读懂他人话中所指 第二部分 数字肢体语言的四大法则 第四章 显性重视——停止对我的不尊重! 第五章 细心沟通——打字之前要三思 第六章 自信合作——数字时代的团队合作 第七章 充分信任——创新的提速与深化 第三部分 跨越差异的数字肢体语言 第八章 性别——他说,她说,那些人说 第九章 代际沟通——老派与新派 第十章 文化——差异与碰撞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序言 在与人合著了我的第一本书《连接时代:激发潜能、搞定大事的连接思维》(Get Big Things Done: The Power of Connectional Intelligence)之后,我去往世界各地,与多个企业及其领导团队就“21世纪合作所面临的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我的使命是帮助企业或组织应对管理全球、多代、矩阵化和虚拟团队的实际挑战与困难。 我所到之处,同样的问题不断涌现:如何让团队内部或不同团队之间的成员彼此相互联系?如何帮助年龄不同、工作方式不同且不常见面的同事进行有效沟通?为什么提升信任度、营造参与感和培养承担风险的能力似乎无比困难?此外,为什么个人在沟通中往往词不达意,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引发焦虑? 随着和客户一起解决问题的次数增多,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也浮出水面:它就是让我们在很多方面获得“自由”的数字化工具。我们未能处理好电子邮件、短信、演示文稿、Zoom等新型数字化沟通方式带来的副作用,造成了交流中普遍的误解和冲突。这类副作用表现在使用者身上则为心生焦虑、恐惧、对人不信任甚至处事偏执。 好在,我们的沟通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应用一种我称之为“数字肢体语言”的技能来解决。我曾指导过许多领导者为自己的团队建立合适的数字肢体语言模型,并将其引入企业文化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培训过公司经理、人力资源团队,并指导他们如何将数字肢体语言技能嵌入自身工作业务的实践中。从进行远程问诊的医生到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教 授,再到律师、顾问和参加线上会议的董事会成员,我都建议大家熟练地掌握这项技能。一位公司负责人告诉我,数字肢体语言不仅提升了整个组织的沟通效率,还优化了公司为客户提供的远程服务体验。另一位高管告诉我,这项技能帮助他找到了出差时与妻子和孩子沟通的最佳方式。 接下来我会一一进行论述,数字肢体语言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当有人问我为何从事现在的工作时,我回答他们,这是一个贯穿我一生的故事 。 我是一名印度裔美国女孩,在匹兹堡郊外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长大。我的父母都是20多岁时从印度移民到美国的医生。在家里,他们通常讲旁遮普语——一种接近印地语的语言,很少用英语交流。父母希望自己的三个孩子能够尊重且传承印度传统价值观和习俗。在印度传统文化中,沉默是尊重长辈的表现,倾听是一种珍贵的品质。相比较而言,学习英语、取得好成绩以及几乎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排在次位 。 在一个保守的美国白人社区长大,我的童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努力融入社区。我和周围很多女孩长得不一样,她们中也没有多少人是移民的后代。整个社区很少有家庭像我们一样,每天晚上9点才吃饭(印度家庭的晚饭时间较晚)。同时,我对印度几乎没有归属感。每当我回去探亲时,那里的亲人都称我是“美国出生的表亲”。毕竟在印度谁会取名叫埃丽卡? 夹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我转而开始探究自己的内心。 …… 基于以上我们的讨论,你可能不免心生疑问:良好的数字肢体语言究竟是什么样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永远不要以为自身的沟通习惯适用于每一个人。例如,习惯于在30秒内回复电子邮件或从不查看语音信箱。实际上,我们需要多花几秒钟审视一下自己的语言——句子、词语甚至标点符号是否有歧义,是否可能造成误解。我们还需要对发出的信号、线索或暗示高度敏感,从而不断打磨自己的数字肢体语言,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进步。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数字化世界里,本书会帮助大家了解什么样的声音才会被听到,人际交流中谁能得到赞誉,以及如何做到有效沟通。本书作为一本常识性的说明手册,将帮助大家理解如何打破沟通僵局,如何维系同他人的关系,如何传达自身真实的想法,又如何同他人之间建立信任。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沟通策略,以帮助您和您的团队相互理解。同时,减轻并消除因电子邮件、视频、即时信息甚至实时会议而产生的困惑、误解和挫败感。我的使命是帮助读者拉近与他人在思想上、情感上、个人事务上和职场上的距离,让每一位领导者都能成长为值得信赖、智慧、坦率的领跑者。 导语 海外畅销,备受好评。 《华尔街日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三名,《书单》《金融时报》《出版人周刊》联袂推荐,众多专业人士拍案称赞。 贴合实际,切中痛点。 后疫情时代,线上沟通成为风尚,人们迫切需要解码数字语言,实现高效协作。 操作性强,易于上手。 本书指导读者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数字肢体语言识别和使用规范,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南,列举实例一一讲解,手把手教学,一看就会,一学就懂。 语言轻松,便携好读。 作者埃丽卡·德旺深耕该领域数十年,写作深入浅出,语言轻松诙谐;小开本设计,便携好读,随时随地翻开书页,畅游数字肢体语言的世界。 后记 我动笔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深知数字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虚拟环境中分享信息和表达自我。我曾视数字肢体语言为传统的日常肢体语言的某种补充形式,但事实证明,我的这种想法是错的。我们的传统肢体语言和数字肢体语言本就密不可分。事实上,数字肢体语言正在重塑传统肢体语言、口头交流,甚至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你有多少次发现自己处于以下这种情景: 一群同事坐在一起吃饭,有说有笑。然后其中一个人拿起振动的手机说:“等一下,我先回复一下这条信息。”(就像一个酒鬼为自己辩解说“我就喝一杯”,“ 手机控”最喜欢用的一个词:就。“我就回个信息,就接个电话,就看一眼天气预报,就搜一下这首歌叫什么 ……”)待他发完短信,整个饭桌也已经陷入了沉默。此时,由于没有人挑起话题 ,大家就都顺其自然地捧起了手机。我的一个朋友就曾将手机比作“快乐杀手”。确是如此,手机虽能协助我们实时获取答案,但我们因此失去的快乐却是不可估量的 。 手机集体成瘾症不仅影响我们塑造企业文化,还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某零售公司的经理大卫 (David)曾向我描述过他与同事朱迪思(Judith)会面的场景。“每次我俩见面说话,她要么是接电话要么是回信息,有时甚至能连续查看四五次手机。”大卫补充说,“这件事让我挺苦恼的,关键是朱迪思没察觉这么做有什么问题。我感到不被尊重、不受重视,仿佛是个透明人。” 无论是线上交流还是线下沟通,无论是在办公室里还是在家中,手机已经改变了我们交流的方式。我们有时会发现自己以贴标签或列要点的方式思考问题,我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在与他人交谈时,总是期望对方能直奔主题。这种转变在工作场所中尤为明显。 虽然数字化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真实存在的,但同时它也有很多积极的方面。数字化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弥合内向和外向沟通风格之间的差距,为外向的人提供触手可及的交流机会,同时为内向的人减轻会议交流所带来的压力。在依赖数字化技术的工作场所中,许多人不仅能展现自身特质,还有机会发掘自己未曾料想的潜力。 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在未来,即使是最传统最保守的企业也将被迫进行数字化改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在与家人一同隔离期间完成了这本书。随着世界封锁,许多人开始了第一次居家办公,各公司也很快就适应了Zoom、Webex、FaceTime等软件应用。哦,对了!还有手机。线上办公也没那么糟,管理Slack聊天群组、主持会议的人数激增。我们也擅长通过电子邮件分享信息,跟进工作。现如今,对于每一个可能进入数字领域的企业来说,若要营造清晰、有效率的企业氛围,掌握一套通用的数字肢体语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在完成这本书的过程中,还有一件事发生了变化。最初,我写此书是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并减轻普遍存在的职业困惑和痛苦。但我渐渐意识到,了解数字肢体语言的细微差别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它还开辟了一种更深刻更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包容感和归属感。了解数字肢体语言对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有好处,从高管到经理到团队成员,我们需要共同营造一种环境,能让每一个好点子都有机会大放异彩。 如今,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问题。数字肢体语言减少了我们在沟通中可能出现的摩擦,限制了官僚主义做派,创造出了一种清晰的通用语言。我们从而能够合理地分配自身时间与精力。如果使用得当,数字肢体语言还可以消除不同性别、代际和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互动良好的线上工作团队即使从未谋面,他们的表现也优于一起在线下办公的团队。原因是他们充分利用了各类资源和经验,具有优越的洞察力,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管理者可通过建立清晰的数字肢体语言标准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团队。 我希望本书能帮助你为21世纪的工作团队搭建沟通的桥梁。若想要在现代职场中取得成功,我们不能停下探索数字肢体语言的脚步。加深对数字肢体语言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培养信任、建立联系和真诚表达,同时还能优化我们的沟通方式,建立和谐关系。学习数字肢体语言还可以改变我们管理团队、传递爱意、保持联系甚至是生活的方式。 精彩页 第一章 什么是数字肢体语言? 劳拉(Laura)和戴夫(Dave)恋爱3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争吵,而这场争吵完全是通过短信来交锋的。他们来来回回互怼了几小时,直到某一刻,劳拉已经垂头丧气,精疲力竭。她发了一条短信:“所以,我们结束了吗?” “我想是的。”戴夫回复说。 劳拉崩溃了。她打电话请了病假,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和朋友们见面,浏览旧照片,放声大哭,痛惜这段关系的结束。第二天晚上,戴夫出现在她家门口。劳拉双眼肿胀地打开门。戴夫说:“你是不是忘了我们几天前约好一起吃晚餐啊?”劳拉说:“你说我们结束了。”戴夫说:“我的意思是我们的争吵结束了,不是我们结束了。” 好吧!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交流(可能没有那么戏剧性)。它让人如此困惑,处处充满了暗示,我们要花一整天的时间来努力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现在,我们把同样的情形放到日常的工作场所中。 杰克(Jack)是一名中层管理者,他收到了老板的一封邮件,邮件的最后一句说:“可以。”这让他十分焦虑。最后的句号看起来仿佛占据了整个屏幕,这个黑色的句号,就像是一颗致命的微型炸弹。杰克可以肯定,这个句号代表“反对”的意思。杰克搞砸了吗?还是他想太多了?如果不是他想太多,他怎么能为一个疏忽了句号含义的老板工作呢? 还有一个例子:一位积极热情的女领导在纽约总部工作,被指派领导达拉斯(Dallas)的一个远程团队。团队中有一位叫萨姆(Sam)的年轻成员,几个月后他飞往纽约,第一次面对面和他的新领导交流。一番愉悦的初步讨论后,领导问:“你对我的第一印象如何?”萨姆犹豫了一下,他承认说并没有那么好。领导在交流中没有丝毫矫饰,总是一针见血,这让萨姆认为她不够友好,有所保留,有点冷漠。实际上,她本人恰好相反。为什么萨姆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萨姆不得不承认,是因为领导没有用缩略语或感叹号。 当标点符号和首字母缩略词让我们陷入一系列诸如不确定、自我怀疑、焦虑、愤怒、自我厌恶和不信任的情绪时,我们可以确信,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 我从小到大一直在反复阅读黛博拉·坦纳(DeborahTannen)的书籍。坦纳是乔治敦大学的语言学教授,1990年,她出版了书籍《你误会了我——交谈中的女人和男人》(YouJust Don't Understand: 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每个人似乎都在读坦纳的书。她在书中分析了人们交流时如何使用迂回、中断、停顿、幽默以及调整说话节奏的技巧。《你误会了我——交谈中的女人和男人》一书在全美广受追捧,连续4年荣登《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畅销书榜单,被翻译成30种语言。 即使没有语言学学位,我们也能察觉,今天我们的交流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令人困惑。为什么呢?坦纳专门研究面对面交流中的肢体语言。她的著作参考了语言学、性别和进化生物学的知识,还包括我们的肢体语言表达的内容,比如交叉双臂、转移目光、眨眼等。以前,我们所有人,都无法想象大部分的交流会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现今的沟通更多依赖于我们说话的方式,而非内容。这就是我们探讨的数字肢体语言。互联网的出现,让每个人都有一个讲台和一支麦克风,但是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使用它们。我们在不断尝试中学习和取得进步,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却给商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你知道吗?现在,我们不再是要说得头头是道或者说到做到,而是写得头头是道。 短信、电子邮件、即时信息、视频通话基本上都是视觉的沟通方式。此外,我们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期待和直觉:发短信或邮件是否合适?视频通话中什么时候看摄像头?在我们回复邮件之前要等多久?如何写电子感谢信或道歉信才显得真诚?我们的选词、回复时间、视频会议风格、电子邮件结束语,甚至邮件署名带来的印象会增进或破坏我们在职场中最亲密的关系(更不用说我们的个人生活了)。 如今大约有70%的团队沟通都是线上进行的。我们每天要发大约3060亿封邮件,平均每人每天发送30封邮件,处理96封邮件。1据《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邮件中的语气被人误读的频率高达50%。250%啊!假如你对伴侣说:“我爱你”,但是他们经常回复:“是的,没错。”说实话,在我和丈夫拉胡尔(Rahul)的短信交流中,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