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底两万里(科学实验详解版)/成长读书课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法)儒勒·凡尔纳 |
出版社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位神秘莫测的艇长、一位知识渊博的教授、一名忠诚的仆人、一个性情火爆的捕鲸手乘坐着一艘伟大的潜艇鹦鹉螺号,在将近十个月的时间里,展开一场神奇的海底历险故事。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一位多产的优秀科幻作家、剧作家和诗人。其中,使他闻名于世的是他的科幻作家的身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著作颇丰,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代表作“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经典文学名著》《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对后世的科幻文学流派影响颇为深远。2005年是凡尔纳的百年忌辰,法国将这一年定为“凡尔纳年”。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飞逝的巨礁 第二章 赞成与反对 第三章 悉听尊便,先生 第四章 内德·兰德 第五章 冒险向前 第六章 全速前进 第七章 不知其种属的鲸鱼 第八章 动中之动 第九章 内德·兰德的怒火 第十章 海洋人 第十一章 鹦鹉螺号 第十二章 一切都用电 第十三章 几组数字 第十四章 黑潮 第十五章 一封邀请信 第十六章 漫步海底平原 第十七章 海底森林 第十八章 太平洋下四千里 第十九章 瓦尼可罗群岛 第二十章 托雷斯海峡 第二十一章 陆上几日 第二十二章 尼摩艇长的闪电 第二十三章 强制性睡眠 第二十四章 珊瑚王国 第二部分 第一章 印度洋 第二章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第三章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第四章 红海 第五章 阿拉伯隧道 第六章 希腊群岛 第七章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 第八章 维哥湾 第九章 消失了的大陆 第十章 海底煤矿 第十一章 马尾藻海 第十二章 抹香鲸和长须鲸 第十三章 大冰盖 第十四章 南极 第十五章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第十六章 缺氧 第十七章 从合恩角到亚马孙河 第十八章 章鱼 第十九章 墨西哥湾暖流 第二十章 北纬47°24′,西经17°28′ 第二十一章 大屠杀 第二十二章 尼摩艇长最后的话 第二十三章 尾声 序言 想象,从一艘潜艇启航 海洋曾是一片未知的神 秘世界,是人类一直以来 的向往,冒险和勇气总是 和它相伴而来。为了探寻 海洋世界,一代代的人做 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有 一样工具能帮助人们前往 海底,亲眼见证海底世界 的斑斓——那就是潜艇。 潜艇的历史很悠久,最 早的构想可以追溯到文艺 复兴时期,提出“在水下行 驶的船”的,就是著名的艺 术家和科学家——达·芬奇 。然而,当时他的这一构 想却被视作是邪恶的,所 以并没能形成设计。不过 人们对水下世界的梦想并 没有被愚昧落后所阻止, 而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 手逐渐成为了现实,真正 能在水下行驶的潜艇终于 出现了。但这时的潜艇靠 人力驱动,速度很慢,而 且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水下 ,作用非常有限。 于是怎么提升潜艇的动 力、续航、下潜深度等问 题,成了人们努力的新方 向。1886年,英国建造了 一艘蓄电池动力推进的名 为鹦鹉螺号的潜艇并成功 地进行了水下航行,让潜 艇进入了电力推进的时代 ,开拓了潜艇潜航的广阔 前景。 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 吗,并不是英国人最先想 到用电作为潜艇动力的。 1869年,有一个人设计的 潜艇就采用了电力,而且 能够在水下持续航行数天 ,速度比当时最先进的船 只还要快。这艘同样叫鹦 鹉螺号的潜艇还能让船员 出舱行走!那可是其他设 计者想都不敢想的功能呢 。设计这艘潜艇的人不是 科学家,而是被誉为“科幻 小说之父”的法国作家凡尔 纳。 这艘鹦鹉螺号便是凡尔 纳在小说《海底两万里》 中描写的潜艇,它带着主 人公阿罗纳克斯教授在海 底进行了一年的航行,几 乎走遍了世界上的所有海 域。阿罗纳克斯教授跟着 潜艇的主人尼摩艇长,见 识到了海底各种各样美轮 美奂的场景和许许多多奇 异瑰丽的海底生物。他们 也曾遇到凶险,与庞大的 鲨鱼擦身而过,和巨型章 鱼殊死搏斗,甚至差一点 整艘潜艇都葬身海底。小 说中所描绘的事情,当时 没有人能做到,也没人见 过,甚至难以想象。不过 ,却没人认为书中所描写 的是荒诞的,反而激发起 了人们探索海洋的激情, 也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热 情和想象。 同学们可不要因为这只 是科幻小说就小看了它。 后来潜艇的发展和设计, 都从这本小说中获得过灵 感。而书中所描写的海底 世界,也在许多年后一点 点地被证实。因此有人甚 至怀疑凡尔纳亲自到海底 游历过。正因为《海底两 万里》大胆丰富的想象和 极高的真实性,它成为科 幻小说的必读之作。《三 体》的作者刘慈欣也曾说 :“我读四年级时就开始看 科幻小说,那时候喜欢的 科幻作家是凡尔纳,印象 深刻的作品是《海底两万 里》。” 这部世界名著的篇幅比 较长,同学们可以每次阅 读2~3章,用一个月的时间 读完。也可以用略读加选 择性精读的方式阅读。小 说的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第一次阅读时可以快速 略读,了解故事的始末, 并在重要的地方做上标记 。读完之后再回过头来对 这些重要的地方进行精读 和分析,相信在了解全文 的基础上,这样的分析会 更透彻,更高效。 同时,这部小说十分严 谨,科学性很强,涉及的 知识面也十分广。同学们 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 兴趣和想要了解的东西着 重阅读。比如,可以用一 张世界地图作为辅助工具 ,画出鹦鹉螺号的航线, 积累自己的地理知识;可 以记录文中对海底生物的 分类,画出物种树,积累 生物学知识。 科幻小说也是文学作品 ,也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 。因此在阅读时,也一定 要注意分析小说中的人物 形象,尤其是主角尼摩艇 长的形象。作者是怎么把 这一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的,运用了哪些手法,通 过哪些事件等,作者通过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 展现了他对哪些人和故事 的关怀,都是我们要带进 阅读中的问题。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早已可以通过电视 和网络看到海底的景象。 那些美景我们已经不陌生 ,也许不会再对小说中的 描述惊叹不已。但是,一 百多年前的凡尔纳没有电 视,没有网络,居然仅靠 想象就能为我们呈现出这 样的美景,是多么伟大呀 。 海洋孕育了生命,给了 我们丰富的资源,这是大 自然赠给人类的瑰宝。而 想象力,则是人类自有的 伟大瑰宝。正是因为有了 想象力,人类才有不断向 前的勇气和动力,才创造 了那么多的奇迹。 想象力也不是白日梦。 凡尔纳的想象有那么多能 实现,是因为他本人学识 渊博,积累了许许多多的 知识。这些想象都是建立 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的。 因此《海底两万里》的故 事才会离奇而不荒谬,受 到人们的热爱。科学和想 象力的完美结合,就是科 幻小说的魅力所在! 同学们,现在就打开书 ,在这场奇异的冒险中学 习科学知识,解放自己的 想象力吧。相信有一天, 你的想象力也能够化作现 实,成为人类世界里全新 的美景。 导语 本书入选七年级(下)语文教材“名著导读”自主阅读翻译家陈筱卿根据法语原版直译,未删节全本“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代表作、“现代潜艇之父”的科学启蒙书,凡尔纳海洋幻想巅峰之作,海洋知识百科全书,关于科幻和航海冒险的所有梦想。同学们,现在就打开书,在这场奇异的冒险中学习科学知识,解放自己的想象力吧。相信有一天,你的想象力也能够化作现实,成为人类世界里全新的美景。 书评(媒体评论)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描 写对象来说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科学探险小说,另 一类是描写大机器的小说 。后者更具科幻内容,主 要有《海底两万里》《机 器岛》《从地球到月球》 等。这类小说中所出现的 大机器……粗陋而笨拙,是 现代技术世界童年时代的 象征,有一种童年清纯稚 拙的美感。 ——中国科幻小说代表 作家、《三体》作者刘慈 欣 在初一时,读完了第一 本长篇科幻小说——凡尔纳 的《八十天环游地球》, 紧接着又一口气读完了《 海底两万里》。可以想象 ,这两本科幻小说在一个 处于爱幻想年纪的男生心 里,留下了怎样的震撼。 以至于今天翻开我阅读过 的书单,科幻小说的比例 占了半壁江山。 ——中国当代科幻作家 、高级工程师王晋康 精彩页 第一部分 第一章飞逝的巨礁 1866年出了一件怪事,是一个没人说得清,也无法说得清的怪现象,想必没人会忘得了的。且莫说港口居民被种种流言弄得心神不定,内陆民众惊诧不已,就连海上的人们也都感到震惊。欧洲和美洲的商人、船东、船长、船老大、各国的海军军官,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对这件事表示了高度关注。 确实,一段时间以来,有好多船只在海上与一个“庞然大物”相遇。那是一个长长的梭子状物体,有时泛着磷光,比鲸鱼的个头大,而且速度也比鲸鱼快得多。 各种不同船只的航海日志对出现的这个庞然大物都做了记录,说这个物体的速度极其快,动力极其强大,像是天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说它是一个鲸类动物的话,那它的体积要比当时科学分类的所有鲸鱼都要大得多。无论是居维叶、拉塞佩德、迪梅里先生,还是卡特拉法热,都不会承认这么个大怪物的存在,除非他们自己亲眼所见。按照多次观察所得的结果,平均算来(保守地估计,此物长二百尺;夸张地估计,这个大家伙宽一海里,长三海里),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庞然大物要大大超过鱼类学家们迄今为止所认知的所有的鱼类,如果这个大家伙果真存在的话。 可是,它真的是存在的,这种存在是无法否认的。而人类一向是对神奇事物感兴趣的。所以,这个不可思议的怪物的出现,就必然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要想把它视为无稽之谈,那是根本办不到的。 确实,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一布纳克轮船公司的蒸汽机船希金森总督号,在距澳大利亚东海岸五海里处,就曾遇见这个游动着的大家伙。起先,巴克船长以为是遇到了一块不为人知的巨礁,他还准备对它的准确位置加以测算。可是正在这时候,这个奇怪的大家伙竟然突然喷出两根水柱,高达五十尺,直插云霄。如此看来,除非这块巨礁上有间歇喷泉,否则的话,希金森总督号所遇见的就确实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只是这种动物尚不为人所知罢了,它能从鼻孔里往外喷出混杂着空气和蒸汽的水柱。 同年7月23日,西印度一太平洋轮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水域也看到了同样的情景。这么看来,这个奇特的鲸类动物速度惊人,能够快速地从一处游到另一处,因为希金森总督号和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是在两个相距七百海里的不同海域看到它的,而时间上只是相隔两三天而已。 半个月后,在距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上遇见那个大家伙两千海里处,国家轮船公司的海尔维蒂亚号和皇家邮轮公司的香农号,在美洲与欧洲间的大西洋海域迎面近舷对驶时,分别在格林威治子午线的北纬42°15’,西经60°35’处,同时发现了那个怪物。海尔维蒂亚号和香农号即使首尾相接也不过一百米长,估计那个大怪物至少得有三百五十尺长,因为这两艘船与它相比较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可是,当时在阿留申群岛的库拉马克岛和乌穆居里克岛一带海域的鲸鱼,个头最大的,也只有五十六米长,没有谁见过超过这一长度的。 有关的报告接二连三地传来:横渡大西洋的佩莱尔号的几次最新发现;跑伊兹兰航线的埃特纳号与那个怪物擦肩而过;法国诺曼底号驱逐舰的军官们所做的记录;海军准将詹姆斯的参谋部在克利德勋爵号上所测定的精确方向。所有这些报告,都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在那些生性爱说俏皮话的国家,这件事被当成了笑谈,但在那些认真务实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人们对这件事就极其关注。 在各大中心城市,这个怪物成了时髦话题;在咖啡馆里,人们对它津津乐道;在报刊上,人们在嘲讽它;甚至有人还把它搬上了舞台。各家小报可算逮着了机会,随心所欲地编出种种离奇的故事来。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