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每天心情愉快地工作、生活、与人相处?
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不断向内心探求答案,终于发现自己在衣、食、住与工作上的基本风格。
本书的目的,是想以某个人为例,让更多的人去思考自己的本色是什么,接纳真实的自我,学会从日复一日的普通生活中,发现有趣、快乐的平凡瞬间,找到普通人的生活哲学。
接受普通人的身份,认同普通人的价值,抛去无意义的比较,专注个人生活,真正地成为自己。
毕竟,拥有普通力的人生,非常值得一过呀!
我们早已被教育如何努力追求成功,却少有人告诉我们,在此之前——如何接纳自我,如何做一个珍贵快乐的普通人。
普通≠躺平,普通≠没有热情
普通,是不把“优秀”当成快乐的定要条件,是不用单一的维度给自己打分。
普通力是很强大的力量,它和执行力、沟通力一样,是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种能力。
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写给普通人的生活哲学。
本书的目的,是想以某个人为例,让更多的人去思考自己的本色是什么——喜欢的和讨厌的,擅长的和做不好的,一点一点地自我确认;然后接纳真实的自我,并学会从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里,发现有趣、快乐的瞬间。
不要说“打算”
工作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这么说就出局了!”
或者说是绝对禁句。
“打算”就是这样一个词。
“哎呀,没有这样的打算呢。”
“本打算在期限日前做完,结果没能完成。”
“本打算做××,结果……”
谁都会失误,也会犯错。这件事本身不应该被苛责。
坦诚地认错,真诚地道歉,依然可以将话题进行下去,“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
然而,“本打算”这样的说辞对于弥补自己的过错没有任何用处。一旦试图掩饰,就已经无法挽回了。
“打算”这样的词,还是舍弃了好。简洁地承认会更好。做了就是做了。要明白不管之前如何“打算”,现在眼前的结果才重要。
虽然是很严格的规则,可如果自己做不到就无法做好工作。
“打算”的升级版“原本真的打算做的”常常用来作为没有完成工作的借口。
可是“打算”只是个人随意的想法,最多就是“这样的话就好了”一个模糊的愿景罢了。
“我想到了。”
“我考虑好了。”
但如果不付之于行动,就只能是自己心中自以为是的空想。
工作中需要拿出具体的实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