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哲自白(精)/外国名作家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西)阿索林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哲自白》,此篇是阿索林的成名作,带有自传色彩,突出的主题是存在的忧郁、时间和死亡经验以及面对生命死亡这一人类的普遍处境而表现出的“小哲学家”姿态。第二部分为《堂胡安》,其人物原型是在欧洲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璜。阿索林的唐·璜在构思上正好是浪漫英雄的反面,主人公生活在西班牙一个典型的阿索林式的处于内历史中的外省小城,扬弃个人主义而融入社会,成为集体的一员,并通过这种集体主义生活而改邪归正。第三部分系小说选粹,这些故事的主题是时间、死亡、小镇生活、传统手工业、旧风俗、乐天安命哲学等。读者很容易注意到,无论长篇或短篇,阿索林运用的都是随笔手法,而且同样的主题在不同的文章里反复出现。之所以选入此书,概因其故事性比作者的其他随笔文章更强。
作者简介
戴永沪,美国南阿肯色大学现代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语教授。译作有《鲁文·达里奥短篇小说选》《达里奥诗选》《基罗加短篇小说选》等。
目录
译本序
小哲自白
我在何处写此书
本书缘起
一、不知要不要写……
二、我要写
三、学校
四、欢乐
五、孤独者
六、晚了
七、上学之路
八、学校
九、学校生活
十、沃野
十一、卡洛斯神父
十二、课
十三、月亮
十四、耶克拉
十五、神秘的埃罗城
十六、我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十七、我的宝贝书
十八、佩尼亚神父
十九、米兰达神父
二十、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二十一、卡诺瓦斯没穿马甲
二十二、华金神父
二十三、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二十四、皮革厂
二十五、旱灾
二十六、我的叔叔安东尼奥
二十七、我的姑婆巴巴拉
二十八、太公阿索林
二十九、我的叔叔安东尼奥在餐厅里
三十、唤醒者
三十一、怪物与老妪
三十一(又)、小油灯的微光
三十二、我的姑妈阿格达
三十三、忍住痛苦,活出坚强和美丽
三十四、嘲讽
三十五、门奇龙
三十六、阿索林是个怪人
三十七、三只保险箱
三十八、默默无闻的生活
三十八(又)、我的“格物论”
三十九、窗
四十、那些女人
四十一、门
四十二、玛利亚·罗萨里奥
四十三、我的母亲
四十四、好奇与天真
四十五、我的父亲
我,小哲
狗的跋语
堂胡安

一、堂胡安
二、进一步描写他的性格
三、小城
四、人口普查
五、小城的精神气质
六、堂加西亚主教
七、赫罗尼莫会修女和堂加西亚
八、修女纳蒂维达
九、穷修女
十、神秘小径
十一、盲主教
十二、金匠铺
十三、吉哈诺大夫
十四、一个小镇
十五、希尔家里
十六、一群快乐的孩子
十七、法院院长
十八、一位省长的故事
十九、上校警官
二十、另一位省长
二十一、老树
二十二、为了祖国
二十三、姨妈
二十四、堂费德里科
二十五、骑士团团长府邸
二十六、团长大人堂贡萨洛
二十七、巴黎
二十八、安赫拉
二十九、一种可怕的诱惑……
三十、一道天国的诱惑
三十一、比希尼娅
三十二、赤脚的孩子
三十三、卡诺·奥利瓦雷斯
三十四、佩里雄先生
三十五、“病狮”
三十六、枯玫瑰
三十七、魔鬼
三十八、最后一个下午
三十九、出发
阿索林短篇小说选
节日
萨里奥
塞万提斯的新娘
挽歌
夜猫子
蒙田的理想
夜谈
鱼和表
阿尔科斯和它的哲学家
音乐
收面包人
修伞人
一个小农的生活
卖皮糖的人
胡安·佩德罗的儿子胡安
托斯卡诺或认命
小药剂师
西班牙人口调查
杯子的余香
夜笛
一点红光
关闭的房屋
序言
阿索林和“九八年代”
本书作者阿索林是西班
牙文学史上著名的“九八年
代”流派的代表作家。他的
创作包括小说、散文、戏剧
、文学评论、政论等几方面
。阿索林主要以散文大家和
文体家闻名于世。
“九八年代”这一术语正
是由批评家阿索林亲手拈出
。它的缘起是发生于1898
年的美西战争。美国在那场
历时短暂的战争中轻易击败
西班牙,夺取了古巴、波多
黎各、菲律宾、关岛等西班
牙最后几处海外殖民地。帝
国没落、民生凋敝、群众麻
木是当时国情,而战败更激
发了西班牙知识界的危机意
识。“九八年代”所关注的热
门话题主要涉及欧化与传统
、西班牙精神、宗教与科学
进步等方面,笼统说来,也
就是西班牙人对现代化这一
挑战的回应。
一般认为,“九八年代”
作家群的核心成员是乌纳穆
诺、巴列一因克兰、巴罗哈
、阿索林、安东尼奥·马查
多、马埃思杜。这些人的文
学风格各异,艺术造诣各有
千秋,共同之处或许在于他
们的创作都有实验性,都是
对十九世纪的反动。他们的
实验创新也往往有深厚的思
想底蕴,有时候像是被思想
推着走的。他们对思想和哲
学有浓郁的兴趣,其中有人
甚至抱怨西班牙文人学士中
“美学家”太多,“社会学家”
太少。在意识形态上,因为
身处一个形形色色的思潮从
境外纷至沓来的时代,各人
的复杂性也就不言而喻。但
是至少在一个方面,他们的
思想显示了共同性:他们都
要探索什么是西班牙民族身
份,他们都从本国的卡斯蒂
利亚高原风景里找西班牙灵
魂,他们最后大都或早或迟
地成了保守派。
“九八年代”作家们关于
西班牙民族生活的历史哲学
体现在乌纳穆诺发明的“内
历史”(intrallistoria)这一
术语里。什么是内历史呢?
乌纳穆诺打了个比方,凡是
没有登上报刊的日常生活中
的流水账就是内历史,是真
正的历史。真正的历史也不
是帝王将相丰功伟绩。这一
理论在阿索林的创作实践中
有最为恰当的体现,那就是
对一切渺小的人和事的不倦
描写。小哲理,小城镇,小
人物,小篇幅的文章,小品
,小东西,小细节,只有这
些小的品质才具有本真性。
哲学家奥尔特加·伊·加塞特
准确地把阿索林的文学归结
为平凡之美,说他能以小见
大。而美国学者英曼·福克
斯则认为阿索林面包是面包
、水是水的状物姿态体现了
艺术家对世界的一种崭新观
照,也正是他与众不同的天
才之所在。福克斯举《小哲
自白》的引子《我在哪里写
这本书》一文中对一座乡下
别墅的细描为例,说明阿索
林赋予笔下的客观事物以某
种自主性,暗合现象学的还
原方法。福克斯进而认为这
种“回到事物”的精神,这种
对具体事物的关怀,是对欧
洲文化中理性主义和唯心主
义危机的一种补救。
寄托了西班牙民族精神
的卡斯蒂利亚的风景描写主
要见于阿索林的小说散文、
乌纳穆诺的游记以及马查多
的诗篇之中。卡斯蒂利亚高
原单调雄阔的自然景观以及
高原上小镇的风土人情纵贯
阿索林的全部创作,可以说
是构成阿索林文风的另一个
常数。阿索林描写风景的文
学技巧和十九世纪的现实主
义作家是有区别的。“后者
的风景往往是静态的,而阿
索林受印象派影响,有意识
捕捉光线变化,有本事写出
分层次的风景过程”(里卡
尔多·塞纳布雷论文观点)
。听说西班牙东部地中海地
区的人敏于视觉,而阿索林
兼有画家的眼睛和学者的心
灵。他的文字中占主导的是
视觉元素。无论小说还是散
文,他最好的文章都由一小
段一小段的短章构成,内容
也描写多于叙述,读来仿佛
一幅幅画形成的画册。
“九八年代”作家在早期
都倡导欧化,以为欧化就是
文明进步,就是现代化。不
过到了后来,乌纳穆诺却反
过来讲要把欧洲“伊比利亚
化。”他们身逢欧美社会从
气氛乐观的所谓美好年代而
坠入一战这么个历史时期,
对欧洲文明的深刻危机,从
处于文明边缘地带的西班牙
是看得很清楚的。乌纳穆诺
甚至说出“让他们去发明好
了”这样引起争议的话。他
的意思是发达国家的技术进
步、物质繁荣换来的是精神
堕落,而他要以堂吉诃德精
神拯救欧洲文化。阿索林比
较低调,他倒是主张西班牙
要和欧洲保留一丝微妙的纽
带。即便如此,本套书所选
的《堂胡安》和《西班牙一
小时》这两部作品里可以比
较明显看到他对欧洲的新教
文明和西班牙天主教文明的
态度。这两部作品都作于二
十世纪二十年代,也就是两
次世界大战之间天下大乱的
那段时间,可以被解读为作
者对当时欧洲文明危机的一
种解答。
……
最后我们要说到汪曾祺
和阿索林。汪曾祺表示外国
作家他佩服契诃夫和阿索林
两个。他明确表示自己是阿
索林派的,“终身膜拜阿索
林。”如果说卞之琳从阿索
林那里印证了自己对民族生
活内历史的冷抒情,那么汪
曾祺或许是找到了文体上的
知音。汪曾祺欣赏随笔式小
说,主张打破小说和散文的
界线,反对强设戏剧冲突性
情节或者在谋篇布局方面的
“惨淡经营”。他特别以阿索
林《塞万提斯的新娘》一文
为例加以说明。汪先生文集
导语
本书是西班牙文学流派“1898一代”的核心成员,集小说家、散文家、文艺评论家于一身的阿索林经典著作。阿索林是西班牙文学史上著名的“九八年代”流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包括小说、散文、戏剧、文学评论、政论等几方面。阿索林主要以散文大家和文体家闻名于世。
书评(媒体评论)
阿索林是我终生膜拜的
作家。阿索林是古怪的。
——汪曾棋
他把王公贵人和市肆负
贩。宫廷和铁匠铺,用了同
样篇幅,同样气力写,仿佛
不知道谁大谁小,什么大什
么小。他总亲切地、生动地
给了我们以西班牙人和西班
牙……阿索林先生固然并没
有教我爱西班牙,更没有教
我爱中国,然而从他的作品
里,如同从一切真挚的作品
里,我增得了对于人、对于
地的感情,也就增得了对于
西班牙的感情,也就增得了
对于本国的感情。
——卞之琳
阿索林痛苦地看到时间
怎样燃烧,看到尘世的终极
权力怎样大限临头。时间的
脚步、时钟和日历残酷无情
地运行,这是他恒常的,也
是最忠实、刻画得最好的人
物。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西班牙小说家 卡米洛·何塞
·塞拉
精彩页
我在何处写此书
我想为这本新版的书写几句话。我最好讲讲书是在哪里写的。我是在正宗的阿利坎特乡间的一座房子里写的。真正的阿利坎特,地道的阿利坎特,既不是和穆尔西亚接壤的那部分,也不是和巴伦西亚的交界之处,而是高原山区部分,包括比耶纳、比阿尔、佩特莱尔、莫诺瓦尔、比诺索等地。我写此书的房子就在其中的一个地方。房子位于山脚下;山上香松密布,低坡野草遍地,有迷迭香、薰衣草、莳萝、茴香草。在这些色泽幽深如钢灰的草丛中,断断续续地出现野钟铃花蓝色或者粉色的花冠,还有小白菊为我们展示的带着金扣子的雪白的花冠。突兀而光滑的巉岩在一片明净而深邃的靛蓝色天空下昂然耸立,赏心悦目的无花果树和茁壮的核桃树把根深埋在湿润之中,圆密的枝叶在幽深沉寂的沟壑里舒展。平地上出现接二连三的葡萄园和麦地;有些方,有些长,有些成尖角状,有些是围住的梯田。杏树的绿色枝叶和橄榄树严肃的灰色枝叶混成一片。房子在树木掩映之中。我们走进屋里,看到它门厅宽敞明亮,地面上铺着细小的鹅卵石:你可以看到,左边是厨房,右边是摆放瓶瓶罐罐的坛罐架。
让我们一步步看。在西班牙东部的屋子里,坛罐架是极其重要甚至是本质性的东西。它是一条宽阔的沙石石板,切割整齐,打磨得光滑;石板上对称地竖摆着五六个白色或淡黄色的坛子;坛口上又叠放着同样数目的罐和壶;上方一个砌入墙内的木台子里可见一系列上釉的注壶、玻璃杯和陶罐;紧挨着坛罐架主体的石板,可见一口带木盖的大水缸和舀水的铜瓢,石板另一端是固定在铁圈上的脸盆,铁架子从一方地砖中央撑起铁圈。在夏季,盛满清泉的陶壶瓦罐不停地渗出晶莹的水珠,室外烈日如火,阴影下的屋子里一片静悄悄,这是给我们的精神带来欢乐和宁静之感的一番景象。
我们写到的门厅的墙壁是白色的,抹了石灰;墙上用糨糊粘贴了几张宗教画片,画风粗糙,画的不是某座教堂就是某个邻近的市镇;离这些印刷画不远,几只关在小笼子里的石鸡正从装满麦粒的小盒子里啄食。让我们看它们一眼,再到厨房去。整幢屋子没有比这个房间更简单的了。炉灶很大,上方带一个铁罩。灶内有一块宽石条,上面放三脚铁架和移动式小炉架。旁边墙上还有一个架子,被柴火熏得墨黑,叫挡膛板。铁罩子的一圈边沿上很可能放着天天要用的铁锅、砂锅和碗。食品储藏室和擀面室也附属于厨房。我们以为,这些房间的重要性是不用强调的。如果这屋里是个有钱人家,那么我们会在储藏室里看到琳琅满目的各色物品并为之惊叹。那里会有挂在天花板上的火腿、香肠和圆球状猪油;白色的、上过釉的甏瓮坛罐里会有千百种浆汁,有的是混出来的,有的是榨出来的,有的是勾兑出来的,难以一一列举描述。至于擀面室,我们在其中的一个角落里可以看见擀面槽,还有红色、蓝色、绿色的围裙。大大小小的筛子挂在钉子上;筛子架或者筛面时撑住筛子的容器也这样悬挂着。屋角有一张小桌,旁边是储存发酵粉的小坛子,桌上是各色印版。印版需要略作解释:这玩意儿如今闹得举世轰动,很值得在这里插一句。印版就像一枚刻着新奇图案的大印章,心灵手巧的主妇们用它来装饰面包。不管是家常的面食,还是隆重的节日里使用的面包,她们都要弄出千百种美妙的花样来。这些用印版刻画过的面包叫“印糕”。我刚才说了,印版引起世人交口赞誉,因为就算人们说的不是印版,“印糕”和蛋糕却是每时每刻都连在一起说的……
屋里还有别的房间和角落等着我去转悠呢。我必须提到挂放圣诞水果的大储藏室,里面储存的是各类甜瓜、葡萄,还有楹椁果。
我们也得讲到油坊。榨油机上压着巨大的磨石,与之配套的是喂料斗和硬石盆。我们也会走进酒窖,在那里看到葡萄压榨机、装葡萄汁的酒桶、提纯酒精的蒸馏器。我们在放养家禽的院子里走上一圈,和勇敢的公鸡们、它们的伙伴母鸡们,还有嗉囊圆鼓的火鸡们打一声招呼。我们要爬上鸽房,并对鸽子们说:“你们好,鸽子!你们飞上蓝天,多幸福啊!”如果时值秋天,我们就在风干无花果的风干房里顺手拿一两枚蜜甜蜜甜的无花果尝尝。在粮仓里,我们把双手插入金黄的新麦之中……
这一切我们都要慢慢地走,细细地看。可是我无意让读者疲倦。我现在就赶紧在稿子上署上名字。清风过松,正唱出一阵松涛。现在,我要到松下去了。
阿索林
科利亚多·德·萨利纳斯,1909年7月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