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张爱玲传(修订版)(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均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张爱玲传(修订版)(精)》是学者张均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魅力的女作家张爱玲所写传记,以其个人经历为经线,以其文学生涯为纬线,相互交织细述张爱玲的传奇人生。全书分为“乱世天才梦”“香港离乱”“上海传奇”“倾城之恋”“尘埃落定”“悄然出走”“在美国,被遗忘的岁月”“月光下的悲凉”数个章节,以大量的有关张爱玲的文本资料为基础,谈及了其成长环境、情感生活、文学生涯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冷观人世浮华、深谙生命感伤、追求完美主义的张爱玲。 作者简介 张均,1972年生,湖北随州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017),其作品两次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著有《张爱玲十五讲》《张爱玲传》《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等。 目录 第一章 乱世天才梦 显赫身世 童年,最初的记忆 母亲,飘浮不定的身影 逃离父亲的家 第二章 香港离乱 难堪的爱 从上海到香港 港战经验 第三章 上海传奇 职业生涯的开端 走在梦想的路上 “极有前途的青年天才” 传奇年代 第四章 倾城之恋 胡兰成的出现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欲仙欲死 第五章 尘埃落定 大难将至 永远的伤痛 温州,“我将只是萎谢了” 彻底破裂 第六章 悄然出走 沉默年代 插曲:桑弧与两部电影剧本 1949的特殊意味 伤心离别 第七章 在美国,被遗忘的岁月 从香港到美国 第二次婚姻 花莲、香港与迈阿密 第八章 月光下的悲凉 旧作新改:悲凉之美 幽居岁月 梦回“海上红楼” 在银色的月光下一 【附录一】张爱玲论 【附录二】张爱玲生平·文学年表 后记 序言 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出 版张爱玲的传记,不能不说 兼有自我挑战之意味。由海 外、港台延播至大陆的“张 爱玲热”已持续数十年之久 ,其间先后出版的张爱玲传 记已经很多,但张爱玲仍受 到众多读者与知识人有增无 减的热情关注,她的个人故 事,以及她笔下的20世纪 30年代的上海,正作为日益 巨大的魅惑形象,稳步进入 今日中国的公共想象空间。 关于张爱玲,我们不是说得 太多,而是太少。我们太多 渲染、重复她作为一个天才 女子的“传奇”,而太少将心 比心地探寻她在现实中,作 为生活着的、感受着的女性 所经历过的内心的光芒与黑 暗。 20世纪90年代后期渐次 面世的新的张爱玲的生平资 料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有价 值的参考,学界的新近研究 成果,亦对本书个人化的叙 说角度与眼光大有助益。我 将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张爱 玲所经历过的美好的和不那 么美好的岁月与生活。也许 您并不熟悉“这一个”张爱玲 ,但这恰恰是我希望的。我 未必以传奇与佳话为目的, 我尝试理解。 为什么说张爱玲是“20世 纪中国最为彻底的唯美主义 者”? 张爱玲一生自始至终都 追求完美,追求极致,这既 是《传奇》魅力之所在,亦 是她个人婚姻人生悲剧的重 要原因,更是持续至今的“ 张爱玲热”背后深刻的文化 心理内涵。比较而言,20世 纪中国的其他一些作家与诗 人,譬如徐志摩、戴望舒、 沈从文、萧红和何其芳等人 ,创作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 唯美主义倾向,但人生态度 却远非张爱玲那样彻底。张 爱玲的唯美态度与她观察人 生、世界“眼光”的分裂有关 。她的这种“眼光”极为个人 化、私人化,早在童年父母 离异之际便已出现。别人很 难和她一样。 张爱玲20世纪40年代的 小说集《传奇》与散文集《 流言》,最初是作为新文学 的“异数”出现的,但到20世 纪90年代它们已被承认为经 典之作,张爱玲甚至被北京 大学的评论家列为“20世纪 中国十大小说家”之一,与 鲁迅、巴金、老舍、沈从文 等文学大家比肩而列,那么 ,张爱玲小说与散文的艺术 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 张爱玲杰出的艺术才华, 在于她为20世纪40年代亦 新亦旧的中国生活创造出了 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又从 这种形式中衍生出某种六朝 挽歌般的悲凉美感:一边是 古旧中国的精致情调与喧哗 声响,一边是现代人独自孤 独的荒凉体验。两者交融, 塑造出特殊的美感形式。按 照她自己的说法是,“我喜 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 张爱玲与汪伪官员胡兰 成历时三年有余的婚恋,以 轰轰烈烈始,以决然绝去终 ,这场乱世之恋对她后来的 人生道路是否有所影响? 影响非常之大。尽管张 爱玲一生著述从未就此提过 只言片语,但与胡兰成感情 的破裂深深地损毁并改变了 她的人生态度。1944年他 们开始相恋时,张爱玲对外 部世界是抱有很多热烈想象 的,希求从外部世界求得人 生的极致与完美,1947年 后,张对自我以外的一切则 抱失望感受,开始转向较为 纯粹的内心生活。这也是她 为什么20世纪40年代喜以 奇装炫人,好在杂志媒体上 大出风头,而20世纪50年 代以后却迅速淡出,到晚年 索性闭门不出,与世隔绝, 前后判若两人。不过张爱玲 对胡兰成并无怨恚之意,50 年代还跟他借过书。很多人 一生只爱一个人,而且一爱 就是一生。在现代社会,张 爱玲对待爱情的态度很使人 怀念。 张爱玲在抗战胜利后的 一段“沉默年代”里,曾与当 时颇有前途的青年导演桑弧 相识相交,但她为什么又对 好心人婉转的示意“摇头再 摇头”呢?她的确很赏识年 轻且才具逸群的桑弧,但她 没有机会。这中间埋藏着一 段不为人知的隐痛。作为一 名被伤害过的女性,她经历 着所有妇女共同的命运。20 世纪50年代以后的张爱玲差 不多被人“遗忘”了,事实上 她仍创作了一些长、短篇作 品,譬如《赤地之恋》《秧 歌》与《五四遗事》等,但 直到今天,人们对她后四十 年的创作仍然不够重视,这 中间是否存在不公正? 没有。张爱玲虽然曾经 是璀璨夺目的旷世之才,但 20世纪50年代之后,漂泊 海外、孑然一身的她亦不得 不接受普通人的命运,为衣 食生计而奔波,她这时期的 小说剧本多是政治性或商业 性的。她自己也清楚,后来 皇冠出版社出版她的作品集 ,她坚决不收入《赤地之恋 》。晚年张爱玲离群索居, 最后又无声而去,她在去世 前长达二十余年的幽居岁月 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 界呢? 用一个语义业已限定的 词语来传达那种境界是很困 难的,若一定要勉力为之, 最好用“美”这个词。如何理 解张爱玲晚年“美”的境界呢 ?如果我们能够想象一个女 子在银色的月光下,起舞, 飞扬,又悲恸低回,最后缓 缓旋起,慢慢化入一片平静 澄明的月光,那么,我们就 能理解张爱玲经历过的内心 旅程,她晚年淡如止水的心 境。其实到20世纪80年代 ,她的独异艺术才华已为台 湾、香港和进入改革开放时 代的大陆逐渐承认,声誉日 显,但她谢绝一切邀请与访 见,宁愿沉迷于“海上红楼” 而遗世忘形。她以平静的姿 导语 张爱玲,一个人的传奇人生折射出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文学评论家於可训、文史学者陈子善、《百家讲坛》主讲人彭玉平诚意推荐! 《张爱玲传》写尽张爱玲的文学天才和人生悲凉,是张爱玲传记中最经得咀嚼最耐人寻味的一部。 后记 承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的支持,本书最新版得以 再与读者见面。较之前版, 这一版的主要变化是根据近 年新见的张爱玲作品及史料 ,对前版的具体记述做了少 量的增订与修改。 与人一样,每本书都有 它自己的遭际与命运。这本 书出版以来,能得到许许多 多读者的肯定与喜爱,再版 多次,一直令我心怀感激。 同时,也由于这本书记录着 我个人生命中特殊的印迹, 我依然珍爱着它,以及与它 相关联的时光。 张均 2019年10月7日,于广州 精彩页 显赫身世 她出生于一个煊赫的门族,祖母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李鸿章的亲生女儿,但成年以后她并不愿意与人谈论张家公馆广为流传的往事逸闻,只是,世家血脉对她后来特立独行的个性气质、唯关主义的人生态度的影响,实在是她始料不及,也始终未能觉察到的。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于上海公共租界的张家公馆。这座公馆幽深,阴秘,笼罩着迟暮之气,仿佛与当时摧折一切旧文化、旧制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隔着厚厚的一层空气。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是个“趋极端的时代”,“年青的知识阶级仇视着传统的一切,甚至于中国的一切”。(张爱玲:《更衣记》)在这种情形下,张家公馆很接近二十余年后张爱玲在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里面所描绘的白公馆,“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这是一幢不愿意从清王朝的残余梦想中跨人新时代的兼取中西建筑特色的官僚私宅。宅第的前主人身世显赫,其名门大族的声誉余荫与传奇佳话直到20世纪20年代依然存在。对于自己家族广为流传的旧事逸闻,成年以后的张爱玲不太愿意与人谈及,常常顾左右而言他。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丰润张氏家族(张家祖籍为河北省丰润县)的历史稍作钩沉。 张爱玲的曾祖父名张印塘(1797—1854),字雨樵,在同治年间出任过安徽按察史一职,因为职务关系,与后来的“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李鸿章结识。李鸿章系曾国藩门生,平定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总督江南军务,以半私人性质的民团“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其间因“湘军”数次失利,局势紧张,曾国藩遂命李鸿章返回安徽筹办“淮军”,以助战事。张印塘与李鸿章熟识并深交,就在“淮军”筹办初起期间。二人共理军务,彼此投合,结下深谊。到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1847—1903)这一代人,张、李两家已经成为世交。 、 张佩纶自己幼禀家学,才思敏捷,在1854年父亲张印塘积劳成疾故于任上时,“佩纶方七岁”,此后“转徙兵间十余年,操行坚卓,肆力为经世之学”。张佩纶23岁时应试中举,第二年再登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官”,四年后擢升为侍讲学士及都察院侍讲署左副都史,被派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职。青年时代的张佩纶为人耿直自负,“抱经世略,忧天下之将危”,是晚清士大夫中“清流党”的代表人物。他“屡上书言国事,所言必君国宗社大计,不举细故,批却导寂,语必中其肯綮,一疏出,朝野耸听……”因此,张佩纶深得军机首辅恭亲王奕诉和另一位军机大臣李鸿藻的赏识与恩待,仕途通达。《清朝野史大观》记载说,除张佩纶外,在同光之际同列“清流”的士大夫尚有张之洞、陈宝琛、黄体芳、宝廷、潘祖荫等人,他们“号日‘清流’……弹击不避权贵,白简朝人,巩带夕褫,举国为之震竦……丰润(代指祖籍丰润的张佩纶)喜着竹布衫,士大夫争效之……”清流诸君子在明儒杨福山的故居“松筠庵”设了一个“谏草堂”,效东林遗风,以言论议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同光两朝的国事政局。张佩纶本人在朝期间,曾经先后弹劾户部尚书王文韶核准云南报销受贿六百万两和参奏京官大员万青藜昏庸顽固滥竽朝政,震动朝野。他所上奏的诸种海防外交的折子,也深为中外官员赞赏。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