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选编了作者21世纪以来发表的与教育法治和大学治理相关的部分论文,分别发表在CSSCI期刊、集刊或重要的核心报刊上。其中,《中国高教研究》9篇;《中国教育法制评论》5篇;《教育研究》3篇;《中国高等教育》2篇;《探索与争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判解研究》《法律适用》《沈阳师范学院学报》《光明日报》各1篇;共计27篇。其中,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摘编1篇,被《新华文摘》正文转载4篇、论点摘编1篇,被《中国国情报告》全文收录1篇。这些论文既表现了作者对相关问题学习与思考的心路历程,又反映了我国教育法治和大学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 本书将展现:中国教育法治与教育法学的进步和发展;新中国的教育立法为何始于《学位条例》;教育法治建设和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正在推进良法善治的发展;法治方式是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发展趋向;大学被告上法庭是推进教育法治的划时代事件;法治理性和法治逻辑是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标志;对大学理性和大学功能的探讨促进着有关高等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的认知;大学章程建设的民主与法治实践反映着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学、法学、教育管理学研究者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秦惠民,1955年生,法学博士,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学术兼职:教育部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法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教育政策与法律制度、教育管理与学校治理、高等教育学、教育法学等的教学和研究。 目录 自序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大学治理 从制度性探索走向良法善治 高等教育法治发展从制度性探索走向良法善治 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30年——影响、经验与发展方向 《学位条例》的“立”“释”“修”——略论我国学位法律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对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思考 从简政放权走向法治方式 从渐进放权走向法治方式——对高教简政放权的趋势解读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演变的社会基础与制度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有关大学章程认识的若干问题 大学章程:教育“软法”的实施效力 关于“独立学院”属性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 以法治理性推进大学治理 用法治理性建构校园和谐 管理行为的合理与合法——高校纠纷中的学生权利保护 程序正当及其对规范高校学生处分权的作用 构筑化解高校纠纷的完善机制 网络舆情作用下的大学治理结构完善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的权力制衡与协调——对我国大学权力现象的解析 学位纠纷与司法裁判——对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案的评析 教育法治与教育法学相关问题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教育权作用的再认识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解读一个重要的教育法原则 入学机会的公平——中国高等教育最受关注的平等话题 论教育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及其法治推进作用 司法应谨慎介人学术纠纷 走向社会生活的教育法——中国教育法律的适用状况分析 中国教育法学的产生发展背景与研究状态 教育法学学科面向社会需要分类培养人才 教育类一级学科设置探讨 高等教育价值与大学理性和功能 高等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纪念《中国高教研究》创刊30周年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