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档案中的上海犹太难民(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王健//罗婧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披阅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和虹口区档案馆近年来征集的上千份犹太档案和实物,并从中精选了一部分加以整理和研究,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二战期间上海救助欧洲犹太难民的历史叙述,生动展现了他们逃亡上海的经历、受到接纳救援的情况以及隔离区生活的艰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患难与共、互伸援手的命运共同体精神。 目录 一、逃亡上海 Fleeing to Shanghai 二、生存发展 Refuge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三、虹口隔都 The Hongkou Ghetto 四、战后岁月 Postwar Stories 后记 Epilogue 序言 前言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来华犹太难民研究,特 别是1938至1945年上海虹 口地区拯救犹太难民的历 史,已经成为犹太民族史 和中犹关系史上一个重要 的历史记忆,也是推进虹 口、上海乃至中国进一步 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 国人民友好往来,推进人 类命运体构建的一个重要 文化资源。 2015年,虹口区开始启 动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 犹太街区的世界记忆遗产 申报工作。在申报过程中 ,我们深感有必要将上海 犹太难民纪念馆这些年来 征集的各类文物,以及虹 口区档案馆珍藏的相关档 案予以进一步挖掘、研究 和展示,以真实的史料、 生动的故事进一步讲好这 一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故 事。为此,我们特别邀请 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 究所和上海犹太研究中心 的专家学者一起参与这项 工作,经过数年努力,终 于以《档案中的上海犹太 难民》为名,完成了这本 图文并茂、具有学术价值 和现实意义的历史图册。 档案还原最真实的历史 。从图册中,我们通过难 民护照的分析,大致厘清 了犹太难民逃亡上海的线 路和时间,其中除了大家 熟悉的意大利港口和邮船 外,还有以往不太了解的 从德国港口,如汉堡和不 莱梅港来华的海上生命线 。通过证书、照片等档案 ,我们对犹太难民到达上 海后的救济情况、宗教文 化、教育、婚姻生活等有 了更加直观的感受。犹太 难民虽背井离乡,但是其 精神生活依旧丰富,这也 是犹太难民能在艰难岁月 中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因。 通过犹太难民的通行许可 证、居住证和户口调查表 等证件,我们能够更为真 切地认识到1943年2月18 日,日本当局在虹口以提 篮桥地区为核心建立无国 籍难民居住区后对犹太难 民生活的打击和迫害,从 而有力地击破了所谓日本 当局救助犹太难民的欺世 谎言,也更加体会到这段 特殊的经历不仅磨炼了犹 太难民的意志,也大大增 进了他们与上海人民的友 好情谊。二战结束后的疫 苗证明、身份证明等材料 揭示了中国人民大力协助 犹太难民早日与家庭团圆 的友善举动。 虹口的文化底蕴在上海 独一无二,有“海派文化发 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 文化名人聚集地”的美誉。 犹太难民在上海生活的历 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善 良、友爱和包容,引发了 国际社会的共鸣和关注, 是上海海派文化和红色文 化的宝贵资源。虹口区今 后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 念为指导,以申报世界记 忆遗产为抓手,以上海犹 太难民纪念馆为核心,积 极打造,“海上方舟”历史文 化街区,努力使之成为有 效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 念、展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践的历史展台和对话平 台。 导语 档案还原最真实的历史。从本图册中,我们通过难民护照的分析,大致厘清了犹太难民逃亡上海的线路和时间,其中除了大家熟悉的意大利港口和邮船外,还有以往不太了解的从德国港口,如汉堡和不莱梅港来华的海上生命线。通过证书、照片等档案,我们对犹太难民到达上海后的救济情况、宗教文化、教育、婚姻生活等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犹太难民虽背井离乡,但是其精神生活依旧丰富,这也是犹太难民能在艰难岁月中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犹太难民的通行许可证、居住证和户口调查表等证件,我们能够更为真切地认识到1943年2月18日,日本当局在虹口以提篮桥地区为核心建立无国籍难民居住区后对犹太难民生活的打击和迫害,从而有力地击破了所谓日本当局救助犹太难民的欺世谎言,也更加体会到这段特殊的经历不仅磨炼了犹太难民的意志,也大大增进了他们与上海人民的友好情谊。二战结束后的疫苗证明、身份证明等材料揭示了中国人民大力协助犹太难民早日与家庭团圆的友善举动。 本书首次采用这些珍稀第一手档案材料和实物资料,对上海,特别是虹口犹太难民的文化生活、社会关系、反抗斗争及中犹友谊等作深度解读。 后记 后记 2015年6月,上海市虹 口区档案馆、上海犹太难 民纪念馆联合申报的“20世 纪30、40年代犹太难民上 海生活档案”入选第二批上 海市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这批档案由当年在虹口避 难的犹太难民及其后裔捐 赠,反映了“二战”期间犹太 难民辗转流亡至上海、在 上海生活的真实情况,极 具史料价值。为了深入挖 掘这批档案的历史文化价 值,2016年,上海市虹口 区档案馆、上海犹太难民 纪念馆、上海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联合开展“档案 中的上海犹太难民”研究课 题。当年的犹太难民,大 多居住在虹口,他们被救 助的历史是北外滩“世界会 客厅”里一段重要的记忆。 向世界讲好虹口故事、上 海故事、中国故事是这一 研究课题的应有之义。经 过数年努力,《档案中的 上海犹太难民》问世,希 望该书的出版能够让世界 上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这 段历史并将对犹太难民个 人命运的关注延展为对整 个人类命运的关注。 本书是上海市虹口区档 案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 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 研究所三家单位共同的研 究成果。本书涉及的档案 资料由上海犹太难民纪念 馆和上海市虹口区档案馆 提供。 图书的公开出版得到了 虹口区宣传文化事业专项 资金的扶持。虹口区各相 关部门给予了本书大力支 持、高大石、王群、冯谷 兰、万俊、沈宇、陆要、 王芳、廖光军、周晓霞等 在课题研究及图本出版过 程中尽力良多。包中女士 、斯煜博士在德语和俄语 的翻译工作上给予了极大 帮助。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 编辑钱方针、装帧设计人 员张天志等也为图书的完 美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在 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谢 意。 精彩页 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一场犹太民族的灭顶之灾由此降临,德国犹太人不断遭到歧视、排挤和驱赶。随着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对波兰、苏联等国的占领,纳粹德国的对犹政策也逐浙由驱逐、隔离转为惨绝人的种族灭绝。德、奥境内的犹太人开始还抱有一丝幻想,他们以为经过这历史上新一轮反犹浪潮后,一切都会像以往一样熬过去,但1938年11月9日的水晶之夜“彻底将他们的幻想打了。那个晚上,276座犹太会堂被夷为平地,7500家企业遭到破坏,91名犹太人被杀,甚至还有一些绝望的犹太人自杀。大约3万名16岁至60岁的犹太男子被捕,他们被送往达豪、布痕瓦尔德和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其中约有2000至2500人死于集中营。“水晶之夜”事件标志着纳粹德国的反犹政策掀起一个新的高潮。此后,德、奥犹太人加速外逃。“水晶之夜”后10个月,就有10至15万犹太裔离开了德国。一年时间里,奥地利犹太人移居他国的也数以万计。1937年淞沪会战以后,国民政府失去了对上海的管辖权,日军占领了除租界以外的整个上海,但还没来得及建立傀儡政府,因此上海当时事实上处于一种“护照签证失控”状态,即欧洲犹太难民不需要任何签证和无犯罪证明就可入境,这给许多申请不到英美等国签证,或虽然获得了签证但等不及入境许可的欧洲犹太难民打开了一条逃生之路。当然,那些被关押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则需持有离开德、奥签证等证明文件才可以出狱,当时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签发了数千张这样的生命签证。最初,犹太难民前往上海需要跨越大洋走海路。从1938年8月到1940年6月意大利对英、法宣战,德、奥犹太难民大多乘火车或者汽车抵达意大利,然后坐意大利邮船公司的班轮从热那亚或的里雅斯特出发前往上海。最常用的一条线路是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经停埃及亚历山大港,然后穿越苏伊士运河,途径孟买、香港抵达上海。此外,也有从热那亚出发,经苏伊士运河,再经停科伦坡、新加坡、香港或马尼拉直达上海。整个旅程平均约1个月。当然,有些从德国汉堡包船出发的难民往往因支付不起苏伊士运河的过路费而不得不绕道南非好望角,路上需要花费整整6周时间。1940年6月海路被切断后,欧洲犹太难民只能改走陆路,横穿苏联西伯利亚,然后经中国东北、朝鲜或日本前往上海。他们大多是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犹太难民,不少人获得了日本驻立陶宛总领事杉原千亩和伪满洲国驻德国公使馆理事官补王替夫发放的过境签证。整个二战期间,上海接纳的犹太难民总数应该在2.5万人左右。根据1941年2月21日公布的“援助欧洲来沪犹太难民委员会”年报。1940年仅在该委员会注册登记的犹太难民就达2.3万余人。此后,又陆续从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中国东北、韩国、日本转来了部分滞留难民。犹太人权组织“西蒙·维森塔尔中心“指出,上海所接纳的犹太难民数量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接纳的总和。因此“上海”在纳粹大屠杀研究中成了“拯救”避难所”和“诺亚方舟”的同义词。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