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索拉里斯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波兰)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索拉里斯星是一颗围绕双星运转的星球,表面被胶质海洋覆盖。根据人类既有的认知,这样的星球的运转轨道应该是不稳定的。但仅仅过了十几年,人们就发现,索拉里斯星的轨道并没有显示出预期的变化。这激发了人类对这颗星球无限的兴趣。
心理学家凯尔文降落到索拉里斯星,迎接他的不是同伴们的热烈欢迎,而是杂乱的太空站、疯癫的科研人员和凝重的暗黑气氛,他试图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在一片扑朔迷离中撞见自己已经过世十年的妻子……
《索拉里斯星》是波兰科幻泰斗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的代表作,1972年和2002年分别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和史蒂文·索德伯格搬上荧幕。索拉里斯星被神秘的蓝色大洋覆盖,它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执念和渴望,迷惘与恐惧。
作者简介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波兰作家、未来学家,1921年生于利沃夫,二战后迁至克拉科夫,展开写作生涯。他的作品涉猎人工智能、控制论、宇宙学、基因工程、博弈论、社会学和进化论,探讨了技术和智能的本质,被翻译成五十种语言,总销量超过四千五百万册。《纽约时报》称他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深邃精神",库尔特·冯内古特、厄休拉·勒古恩、菲利普·迪克、安德烈·斯帕克沃斯基都被他的才华所折服。
目录
新来者
索拉里斯学家
客人
萨特里厄斯
哈丽
《小伪经》
会商
怪物
液氧
谈话
思想家

成功
老模仿体
序言
致华语读者
2021年波兰“斯坦尼斯
瓦夫·莱姆年”
暨莱姆诞辰100周年
为什么会有莱姆这样的
人呢?他是20世纪波兰最
杰出的作家之一,甚至也
可以说是最杰出的科幻小
说家。他的文学才华和智
慧,以及他戏剧般的人生
,共同铸就了这位奇才。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爆发残酷地摧折了他
的青春。有着犹太家庭背
景的他,被迫隐姓埋名,
改变身份,做起了焊工。
1945年后,当发现家里已
无以为继的时候,他正式
踏上了写作的道路。在战
后的1946年至1949年间,
莱姆发表了他人生中的第
一部作品。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曾在
雅盖隆大学学习医学。尽
管没有完成学业,但在与
教授和同学的对话中,莱
姆提出了最重要的问题,
这些问题贯穿在他今后的
作品当中:人与机器的边
界在哪里?人可以“从原子
中”构建出来吗?人工智能
时代的道德标准究竟在哪
里?
莱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
代所做的各种预测和直觉
判断已成为当代现实生活
的一部分。然而,他的作
品最发人深省的并非物质
与技术层面的想象,而是
道德层面上的深刻思考:
人的创造力能够达到何种
地步?机器权限的边界在
哪里?在一个机器和人类
共同存在的世界里,道德
的标杆将会是怎样?这些
都是我们在当今文明技术
发展的同时要去寻找的答
案。
莱姆怀着好奇和从容之
心看待未来。作为一名卓
越的未来学家,他能够猜
想到在不久的将来,等待
人类的是什么。这也是他
的作品值得一再回味的原
因。许多作品尽管写作于
几十年前,但在今时今日
依然能凸显出它们的时代
前瞻性。
赛熙军
(WojciechZaj czkowski

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
2021年3月9日于北京
导语
本书是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代表作,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人类追寻着地外文明的蛛丝马迹,遇见了索拉里斯星的蓝色大洋。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的忧伤与迷惘,恐惧与执念。而它本身是什么,人类却永远也无法知道。
莱姆是波兰科幻作家、哲学家,被译成52种语言,全球畅销4000余万册,以一己之力将波兰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早在70年前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书评(媒体评论)
莱姆有非常了不起的想
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
。莱姆的作品对人和宇宙
的关系有着更深刻的描述
,与美国的科幻小说相比
,在文学上也更为精致,
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境,也
给人带来更多的回味和思
考。
——刘慈欣
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
,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
生命的理解,都以为他们
是人。
——梁文道
精彩页
索拉里斯被人类发现是在我出生前将近一百年的时候。这颗行星围绕着两颗恒星运行,一颗是红色的,另一颗是蓝色的。在它被发现后初的四十多年里,没有一艘飞船靠近过它。当时,加莫夫—沙普利假说被认为是毋庸置疑的,它断言围绕双星运行的行星上是不可能有生命产生的。由于围绕彼此旋转的两颗恒星引力场之间的互相作用,这些行星的轨道总是在不停地改变。由此而产生的摄动将会使行星的轨道交替收缩扩张,如果真有初始生命出现,它们将被辐射的酷热或冰冻的严寒无情消灭。在索拉里斯,这些变化的周期是数百万年,从天文学或生物学的尺度上讲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因为进化需要数亿年,甚至数十亿年)。
根据初的计算,在五十万年间,索拉里斯将逐渐移到距离它的红色太阳不到半个天文单位的地方,然后再过一百万年,它便会落入那个炽热的无底深渊。
但仅仅过了十几年,人们就发现,索拉里斯的轨道并没有显示出预期的变化,而是好像恒定不变,就像我们太阳系中行星的轨道一样稳定。
于是人们又重新观测和计算,这一次做得极为精确,而其结果只证实了人们已知的事实:索拉里斯的轨道的确应该是不稳定的。
人类每年都会新发现数百颗行星,它们会被添加到一个巨大的数据库里,附带上几行描述它们基本运动特性的注解。索拉里斯本是这些行星中不起眼的一员,现在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天体。
于是,在这一发现的四年后,奥滕舍尔德考察队进入了它的环绕轨道,并从“拉奥孔号”和两艘陪同的辅助飞船上对它进行了仔细的勘察研究。这次考察算是临时侦察,特别是由于他们缺乏着陆能力。他们在行星的赤道和极地轨道上发射了数颗无人观测卫星,其主要任务是测量引力势。此外,他们还研究了几乎完全被海洋覆盖的行星表面,以及从海洋中伸出的少数几片高地。尽管索拉里斯的直径比地球大20%,这些高地的总面积却还不及欧洲。这些小片陆地上多是岩石,形似沙漠,不规则地分布在整个星球表面,大部分是在南半球上。同时他们也对大气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里面不含氧气,而且还对行星的密度以及反照率等其他天文指标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测量。正如所料,在陆地上和海洋里都没有发现任何生命的迹象。
现在索拉里斯成了该区域所有观测活动的焦点,而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它显示出一种惊人的趋向:尽管它的轨道从引力上来讲无疑是不稳定的,但它却仍然能够使其保持不变。有那么一阵,这件事还几乎变成了一件丑闻,因为有人(为了科学的利益)试图将这些观察结果归咎于某些人的过失,或是归咎于他们所使用的计算机。由于资金短缺,向索拉里斯派遣正式考察队的计划又被推迟了三年。直到尚纳汉组织了一队船员,并设法从研究所获得了三艘C吨位的科斯莫德罗姆级飞船。考察队从宝瓶座阿尔法星区域出发,在他们到达的一年半之前,另一支考察舰队为研究所将一颗自动卫星体,月神 247号,送入了索拉里斯星的环绕轨道。这颗卫星体经历了三次改造,每次间隔数十年,并且至今仍在运行。它收集的数据明确证实了奥滕舍尔德考察队的观测结果:索拉里斯星上的海洋活动非常活跃。
尚纳汉考察队的三艘飞船中有一艘停留在高轨道上,另外两艘在预先进行了准备工作之后,降落在了索拉里斯南极占地约六百平方英里的一片岩石地带上。十八个月后,考察队工作结束;除了一起由机械故障造成的不幸事故之外,一切都很顺利。然而,科学研究小组的成员却分成了两个相互对立的阵营。他们之间争议的主题便是这片海洋。基于分析结果,他们将其归为一种有机组成物(当时还没有人敢说它是活的)。然而,尽管生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原始生物——就像一个巨大的合胞体,换句话说,一个硕大无比的单个流体细胞(但他们仍将其称为一种“前生物形态”),一层覆盖着整个行星表面的胶状物质,其深度在某些地方可达数英里——但另一方面,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则声称它一定是个高度组织化的结构,其复杂程度可能超过了地球上的生物体,因为它能够积极主动地影响它所在行星的运行轨道:没有发现任何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索拉里斯的这种行为。此外,行星物理学家还发现,这片原生质海洋中的某些过程和重力势的局部测量值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重力势会随着海洋的“新陈代谢率”而改变。
就这样,是物理学家,而不是生物学家,提出了我们应该用“原生质机器”这个貌似自相矛盾的表达方式来称呼这个组成物。按照我们的理解,它可能并没有生命,然而它却能够采取有目的的行动,而且我们应当马上指出,这种行动的规模还极其巨大,居然是在天文学尺度上。
在接下来的几周时间里,这场争论就像一阵旋风,把所有著名权威人士都卷了进来。在争论的过程中,加莫夫—沙普利假说在80年来首次遭到质疑。有那么一段时间,人们试图为这一假说进行辩护,声称这片海洋和生命毫无关系,就连“准生物”或“前生物”的组成物都算不上,而只不过是一个地质结构体,无疑很不寻常,但它的能力就是通过改变万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0: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