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马斯洛论自我超越(精)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国)亚伯拉罕·马斯洛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马斯洛论自我超越》是亚伯拉罕·马斯洛学说的奠基作,主要是围绕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的。动机理论是马斯洛学说的精髓。书中,马斯洛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该书包含了马斯洛对人类心理学的重要发问和早期探索,它在创建一个积极和全面的关于人性的观点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现当代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管理学大师、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
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在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和威斯康星大学接受教育。在担任布兰迪斯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之前,他在布鲁克林学院担任教职十四年。1967—1968年担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动机与人格》《需要与成长: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科学心理学》等。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崛起的新的心理学派,冲击着当代西方的心理学体系,相对于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的“第一思潮”和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的“第二思潮”,形成了心理学的“第三思潮”。
目录
一、迈向健康的心态
二、存在主义
三、人的动机
四、超越性动机
五、缺陷与成长
六、进退的平衡
七、自卫与成长
八、需求与恐惧
九、高峰体验(一)
十、高峰体验(二)
十一、自我的实现
十二、存在与危机
十三、对强加的抗拒
十四、非结构团体
十五、自我实现的特质
十六、创造力的认识
十七、自我及其超越
十八、自我实现与创造力
十九、人性的价值
二十、价值与健康
二十一、存在的价值
二十二、健康就是超越
二十三、基本的认识
序言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
斯洛,是客观主义、行为主
义、心理学派和正统弗洛伊
德学派以外的,最受学术界
、工商界、宗教界欢迎的心
理学大师,有心理学领域“
第三势力”之称。他的人格
以及人的多层次需求的理论
,是近20年来对当代社会影
响最广泛、最深刻的理论。
“自我实现”与“追求卓越”,
更是成为当代人最推崇的口
号和追求的信念。用马斯洛
自己的话讲,他的理论是一
种类似于伽利略、达尔文、
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所创立
的,具有革新意义的新论,
是一种革命。这个比喻是否
恰当,我们暂且不论。但是
,他使人本主义的心理研究
,走出了不必求助于人自身
之外的权威,而试图从人自
身的本性中派生出人的价值
体系的道路。把研究对象,
从叛逆者和神经病患者的身
上,转移到了正常健康人的
身上,抛弃了过去大多数心
理学理论总是依据一些或者
全部是假设的理论基础,修
正了那些空洞的、不适当的
、存在严重缺陷的观点,进
一步发展了心理学的论据和
价值体系。
毫无疑问,马斯洛的人
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如今已
成为一种大多数现代中青年
人所接受的社会哲学和新的
人生观。不仅如此,他的贡
献还在于,他为我们当代人
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和思考
生活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树
立“新人”、塑造新的社会形
象、确立新的道德观和价值
观,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在
当今这个正在“异化”的后现
代社会中,大多数人为赚钱
、为成功、为生存努力而拼
搏的时代,一生难以忘记自
我,固执于自我的满足。是
他又一次将那些古老的问题
,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什么是有道德的生活?什么
样的人是有道德的人?怎样
才能把人教育成期望和喜欢
过有道德生活的人?怎样才
能把儿童培养成为道德高尚
的人?”伦理学和科学在此
走到了一起,才有了《马斯
洛论自我超越》这本书。
马斯洛的理论,显然早
已超越了人性论的范畴,审
视了人存在的本质。虽然我
们没有为自己的看法去翻遍
马斯洛的所有作品,但我们
很容易推知,生命的成长和
臻于成熟,有赖于人格的不
断成熟与发展。没有健康的
人格,就不能挖掘人的巨大
潜能;没有人格的魅力,就
没有真正的“自我实现”,就
永远无法超越自我。
人生需要拼搏,但不能
忘记什么是有道德的生活,
什么是高尚的人。我们不是
单纯为了奋斗而奋斗终生。
导语
本书精华绝世,字字珠玑,常识与经典融合,堪称传世思想魂宝。思想大师的深刻哲理、醒世箴言,是对人类文化的奉献与恩典。心灵奥秘的求索,灵魂深处的探究,是融入一生的智慧经典。这部书籍,不仅涵盖了人类具智慧的语言,同时也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准则。虽然这些经典智慧,在人类各种语言中均有不同译本,被各国人们所推崇,其主要原因是使不计其数的人受益终生。
精彩页
目前,学术界出现了一种有关人类疾病与健康的新观念,我觉得这是一项令人十分兴奋且又充满奇妙愿景的心理学。因此,尽管它尚未经过验证与确认,尚不能称之为确定和可靠的科学知识,但我仍迫不及待地要将它公之于世。
这一新观念的基本假设是:
1.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本性,这一内在本性本质上是属于生物性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然的、内在固有的、天赋给予的”。同时,就某种特定意义而言,它是不可改变的,或至少是不变的。
2.每个人的内在本性,一部分是自身所独有的,另一部分则是人类所共有的。
3.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种内在本性,并且发现它的本质,这是可能的事。
4.据我们目前所知,这种内在本性,就其真正内在或其原始性及必然性而言,并不是恶的。人类的基本需求,诸如生命、安全与保障、归属与爱情、尊重与自尊、自我实现、人类的基本情绪、人类的基本能力,表面上都是中性的、先于道德的,或纯然是善的。破坏、虐待、残忍、恶毒等,似乎都不是内在固有的,而是人们为了使内在的需求、情绪和能力免受挫折,因而产生的强烈反应。愤怒本身不是恶,恐惧、懒惰甚至无知也都不是恶。虽然它们可能会,也的确会导向恶的行为,但是它们并不需要非如此不可,其结果并不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人的本性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坏。事实上,我们也可以说,人类本性的各种可能早已被我们习惯性地廉价出卖了。 5.由于内在本性是好的或是中性的,所以更要实现它、鼓舞它,而不应该压抑它。如果能允许内在本性来引导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就会变得健康、成功,并且因此而幸福。
6.一个人的这种基本核心一旦遭受否定或被压抑,他就会生病。有时可能明显地看出他病了,有时则变成潜伏的疾病;有人随即病倒,也有人要很久以后才会发病。
7.此种内在本性并不像动物的本能一般那么明显、强烈且难以抗拒。它柔弱、纤细而微妙。我们的习惯、文化压力和错误的态度,很容易就会将之压服。
8.它虽然柔弱,但在正常人身上却难以消失——甚至在病人身上也不会消失。即使遭受否定,它也会隐在暗处,永远坚持着要求实现。
总之,以上这些论点必然会与纪律、损失、挫折、痛苦、悲剧相提并论。不过,只要这些经验能启发、培养并实现我们的内在本性,便是有价值的经验。而且,由于这些经验与成就感、自我的强忍性休戚相关,因此便与健康的自尊感和自信息息相关,这也是日愈明显的事实。一个人如果没有征服、忍受和克胜的经验,便会一直怀疑自己的“能力”。不仅在面对外在的危难时如此,在控制及缓和自我冲动,并因而无惧于冲动这方面,也会感到无能为力。
我们观察到,如果这些假设得以证实,便可据以成立一门科学的伦理学,一种合乎自然的价值体系,以及一个判定善与恶、对与错的最高上诉法庭。我们越是熟悉人类的自然倾向,我们便越能从容地告诉人们如何为善、如何获取幸福、如何才能有效益、如何尊重自我、如何去爱、如何挖掘自己最大的潜力。这也就等于自动解决了未来人格上的许多问题。而最重要的似乎应该是去发现一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同时又作为独特的个体,其内在最深刻的真相究竟如何。
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