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春泥有情护花开——东莞外国语学校家校共读活动成果集
分类
作者 陈彩虹 王蕾
出版社 线装书局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陈彩虹,1966年生,广东韶关人,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本科学历,东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小学数学教师。曾获东莞市教师、东莞市普教系统德育标兵、东莞市科技工作者、东莞市教学个人等荣誉。

王蕾,1977年生于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函授学院,小学教师,现任东莞外国语学校学生处副主任。为东莞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曾获东莞市班主任、校教师、学生欢迎教师、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所撰写论文荣获国家、省、市项。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探讨家校共育途径和方法的书,以东莞外国语学校家校共读活动成果为例,探讨和分享了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合作经验。本书内容共分五大块:第一部分阐述了家校共读的目的,第二部分讲述如何组织家校共读,第三部分是家校共读故事分享,第四部分向读者讲述家校共读的收获,第五部分是家校共读的反思。

目录

目录

家校共读目的

深入理解班主任工作,从共读开始 曾晓燕?003

共读,家校合作更默契 余小燕?008

在书香中蕴藏的幸福教育 黄安梅?013

把书读到灵魂深处 刘丽敏?021

共读,给予我教育教学的启发 黎海银?026

让生命朝着状态生长 周 颖?030

家校共读组织策略

理解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词 危菲菲?039

你我同行,向育人更深处漫溯 谭 萍?043

共读让教学更顺利的一种途径 陈少姬?051

共读入口苦,成长回甘甜 杜佩珊?054

家校共读,在实践中初见成效 李 艳?061

家校共读反思

一个都不能少 刘?青?149

“缓慢”生命成长的力量 刘燕悦?154

由小学生做家务问卷调查引发的教育思考 张?君?158

陪伴要缺失的家庭教育 章榕榕?162

遇见·爱 梁晓莹?167

寻找每个家庭专属的“奶”“蜜”“盐” 宋玉莲?171

教师改变,学生改变 吴曼生?175

教育孩子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方法 谢?念?180

前言

 东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莞外”)成立于2014年。自建校以来,学校就意识到教育学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社会更需要发挥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提升和家庭教育质量,力求家校共育课程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共同搭建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家校共台,形成学校、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学同体,让每一个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成为自信、阳光、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也为了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打造有莞外的家庭教育品牌,学校策划并开展了家校共育活动,同时成立了家长学校,建立了莞外家校大课堂。

莞外家校大课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家长设计不同的主题课程,协助家长提升个人素质和家庭教育。自20年家长学校成立后,学校设计家庭教育课程历经“专家讲堂”“家庭教育沙龙”等,旨在针对不同年级孩子父母的教育需求,抓住家庭教育中的“痛点”“痒点”“燃点”,从孩子的身心发展、学业发展与社会能力发展三个层面与家行对接。同时,对不同年级孩子的典型案行具体分析和实践指导,启发、激励每一个家庭承担起学亲子教育方法、培养更优秀的孩子、提升家庭文化素养与社会地位的责任。这样的课程设置,为拓展我校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视野,解除家庭教育困惑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历经几年实践探索后,我们发现:囿于学校场地,这样的家庭教育课程横向来讲,面不够广;纵向来讲,度不够深。如何设计普及面广、启发度深的课程是我校面临的新挑战。在与教育学者张文质教授的交流沟通中我们发现,家校共读是弥补我校当下家庭教育短板的一个有效途径。家校共读,顾名思义就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共读一本书。书籍由学校或家行筛选,家校在规定时间内一起完成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校、班级可定期组织读书沙龙活动行读书交流,在交流中达成家校间的教育共识而实现家校共育。

一、家校共读目标

致力于家长成长:使家长更加明确自己的家庭体职责,做反思型、学母。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身也得以成长,成为更专业的父母。

(2)致力于孩子成长:家校是生命共同体、学同体和行动共同体。家校之间通过共读形成共识,继而形成教育合力,推动更好的家校共育,最终孩子的成长。

(3)致力于达成共识:通过学校教师与家长共读一本书,家校在教育方式方面达成共识而实现对孩子的共育。

二、家校共读实施措施

每本书的共读分成共读准备、自由共读、团体共读、共读故事征集、共读成果研究五个阶段。

1.共读准备

在学校所有的网络渠道每日转发共读书籍的音频以及相关家庭教育美文,让家长们通过这种轻松、无障碍、无“门槛”的方式初步了解所要共读的书目和它传递的家庭教育理念,形成共读氛围。

2.自由共读

家长自行购买共读书籍,并自由共读,学校来规定内容度。同时,学校还配合开展持续的共读发起活动,为第二阶段的团体共读做铺垫。

3.团体共读

家长群读,初步了解和泛读书籍后,学校开始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团体共读活动。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引导执行,统一每日共读内容度,在班级群或微信群里接龙打卡,互相督促。同时,可配合开展多样的共读活动。

家课堂:每周邀请一位家课堂,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亲子故事、孩子的成长故事等,以此搭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桥梁。形成更为亲密、更有共同情感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见证父母的成长,让父母更加理解、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成长,形成更和谐、更美满的家庭氛围。

(2)线下共读:每两周举办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线下共读活动,分享共读心得,解决共读困惑。每一次线下共读活动都要做好录音和实记.及时保存第一手共读资料,跟踪每一位家长的共读情况,一步引导

4.共读实践故事征集

征集受共读活动影响而发生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家庭教育实践故事实例,引导和鼓励父母们学以致用,勇于自我革新,并乐于分享。

5.共读成果研究

第一步:指导学校组织共读的教师、班主任和优秀家长代表组建家校共读研究团队,整理全校共读成果,按不同主题分门别类存档、成册,并以此为研究基点,梳理家校共育的意义、目标、实效一步深化的途径。

第二步:在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学校集中将家校共读活动中的、音频、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在校内做展示活动,与全校师生交流、宣传家校共育成果。

第三步:家校共读团队将成果梳理成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发布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向校外展示宣传。

第四步:形成学校的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第一学年,指导学校成立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小组.并召开课题报告会;第二学年,开展课题中期汇报活动;第三学年,课题结题,以、教材、专著等多元的呈现方式展现研究成果,形成有学校的家庭教育研究专题。

截至目前,我校家校共读活动开展两年时间。通过家校共读活动,学校与家长的心离得了,相互间的理解更深了,家校协同的力度更大了,孩子生活得更加幸福了。

家校共读,让家长成长,让教师宽容,让孩子幸福。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探讨家校共育途径和方法的书, 以东莞外国语学校家校共读活动成果为例, 探讨和分享了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合作经验。本书内容共分五大块: 第一部分阐述了家校共读的目的, 第二部分讲述如何组织家校共读, 第三部分是家校共读故事分享, 第四部分向读者讲述家校共读的收获, 第五部分是家校共读的反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