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博物馆里的大唐之美(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郑毅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大唐是精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读者诸君当能借助本书的引导,于千年唐物间尽情涵泳,沉潜于那个缤纷王朝的动人风色之中。 作者简介 郑毅,文化学者、主持人、美学硕士(中国美学专业)、文学博士(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诗词大会》策划人;浙江卫视《向上吧诗词》、东方卫视《诗书中华》、四川卫视《诗歌之王》等节目文化顾问;爱奇艺《国风美少年》策划人、文化点评嘉宾;东方卫视《诗书画》总撰稿;辽宁卫视《又见大唐——精品文物背后的唐代文明》主讲人。 目录 01我们为什么爱大唐 02阔大昂扬的图像世界 03唐人的历史记忆 04定都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肇始 05追梦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完成 06一场与春天的约会:《虢国夫人游春图》 07世界上最出名的五头牛 08《捣练图》的女性世界 09《阙楼仪仗图》的历史信息 10唐人的山水雅趣 11唐三彩:千年一瞬间 12细读《簪花仕女图》 13饮中八仙歌(上) 14饮中八仙歌(中) 15饮中八仙歌(下) 16从晋人故事到唐人传奇 17想象兰亭 18《万岁通天帖》:一个文化家族的尺度 19昭陵六骏:英雄主义的颂歌(上) 20昭陵六骏:英雄主义的颂歌(中) 21昭陵六骏:英雄主义的颂歌(下) 22龙马精神(上) 23龙马精神(下) 24张旭:诗人·酒徒·神来之笔 25大小欧阳 26初唐四家 27《仲尼梦奠帖》 28颜筋柳骨 29笔墨淋漓《千字文》 30大唐:乐舞时代 31僧人书法家 32翰墨遗珠《砖塔铭》 33唐人写经 34青春·唐诗 35丝路上的奇珍 36金桃·马球·遣唐使:天下一家的理想 参考文献 序言 这本书的缘起是2019年 秋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 又见大唐”书画文物特展。 因为有国家文物局和辽 宁省委宣传部牵头,特展 起点高、动静大、重宝云 集,不仅全辽宁压箱底儿 的东西拿出来了,还从北 京、上海、陕西、河南等 地的博物馆借调了不少珍 贵藏品。像唐人孙位的《 高逸图》,在上海博物馆 也是镇馆之宝,绢本脆弱 ,多少年都不展出一回。 而辽宁省博物馆拿出的 《簪花仕女图》、《虢国 夫人游春图》、唐摹《万 岁通天帖》、《古诗四帖 》等,与《高逸图》一样 ,同属当年末代皇帝溥仪 以“赏赐”名义带出宫的、清 室旧藏里优中选优的精品 。 这就使其客观上成为以 国宝书画为主要特色的展 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 高光时刻,相关重量级大 展也多,但像这个定位的 还绝无仅有。毕竟,纸上 的色彩、绢上的线条,展 开一次折损一次,能聚在 一起让人看,是太难得的 机缘。 为了延续这份机缘,惠 及更多爱好历史文化的朋 友,辽宁卫视邀我制作系 列节目《又见大唐——精品 文物背后的唐代文明》, 这部书稿便是在我撰写的 节目文稿的基础上修订而 成的。 面向大众,须以通俗晓 畅为目标;面对历史,又 须以扎实严谨为铁律。疑 则传疑,信则传信,既要 门道,又要热闹,这是很 大的挑战。 平素个人阅读,我喜欢 李长之先生研究古典文学 的专著,笔端常含感情, 亦不减扎实底蕴;我也喜 欢闻一多先生谈诗词、潘 伯鹰先生谈书法的文章。 前辈大家真正做到了深入 浅出,于我,则自知学力 浅薄,非曰能之,愿学焉 而已。 好在唐是精彩的,横看 成岭侧成峰,读者诸君当 能借助本书的引导,于千 年唐物间尽情涵泳,沉潜 于那个缤纷王朝的动人风 色之中。 目录标红的部分,篇幅 相对长一些,这是为节目 周末版特别撰写的,因为 系著名演员王刚先生演播 ,下笔之时,故事性及生 动感也有意更强一些。但 无论如何,书中所有叙述 、信息、细节均有史籍出 处,方便随文注明的都随 文注明,其余亦不再专门 出注。 我是西安人,那座曾经 的大唐故都,唐风未远。 如今行文落墨,往往牵出 我会心的童年记忆。我是 带着温情看待那段历史的 ,也希望把这种历史的温 情主义透过文物之美,传 递给每位朋友。 是为序。 郑毅 2020年11月18日于北京 导语 《博物馆里的大唐之美》是一本介绍唐朝文物的书籍,作者郑毅是《中国诗词大会》策划人之一、辽宁卫视《又见大唐——精品文物背后的唐代文明》主讲人。本书内容上由大唐王朝代表性的精品文物入手,讲述了每幅字画、每件器物背后的故事,内容扎实、旁征博引,而又要言不烦,让人看得懂、放不下。不仅如此,书中还配有优质的图片,完整地展示了每一件精美的文物。我们通过作者的描述能够领悟文物的美,以及了解历史、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书评(媒体评论) 2019年秋,当我第一次 读到郑毅博士这部书稿时 ,便有眼前一亮之感。在 与辽宁卫视节目组沟通的 第一条微信里,我就写下 过十六字评语“行文流畅、 有凭有据、雅俗共赏、通 天接地”。这部书稿,由大 唐王朝代表性的文物精品 入手,讲历史,谈文化, 内容扎实、旁征博引,而 又要言不烦,让人看得懂 、放不下。所以我很愿意 向广大读者推荐,并已先 于你们,感受到了含英咀 华之乐。 ——著名演员、收藏家 王刚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绚 丽多彩。《博物馆里的大 唐之美》为我们介绍唐代 文化的经典、精彩之处, 值得好好一读。我与郑毅 相识多年,曾在《唐诗风 云会》《中国诗词大会》 中有合作。他是古代文学 专业博士,长期从事大众 传播,笔下的文字有门道 、有趣味。对他的这本书 ,我非常期待,也愿与读 者朋友们一起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康震 精彩页 我们为什么爱大唐 盛世回响,又见大唐。 说起唐朝,您能想到什么呢? 有人会想到李白,古往今来,写诗的人很多,写得好的人也多。但只有唐朝的李白被称为“诗仙”,也只有李白的诗,有一种“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仙气和豪气。后世诗人面对李白,经常会感到绝望,因为汉语的美与诗意,都被这位“谪仙人”轻轻松松地开发完了,让我们还怎么写呢? 有人会想到长安,世界上所有数得上号的“国际化大都市”里,长安永远排在第一个,是后面所有城市的“太上皇”。其实“国际化大都市”这个概念,最早就是从长安给定义出来的。 我自己是西安人,切身体会,去国外旅行,当地人问:“你从哪里来啊?”当我回答西安的时候,他们礼貌性地点点头;可当我回答长安,他们立马眼睛放光,用惊喜的、仿佛很懂的样子,跟一句:“哇,长安!”虽然他们也许并不知道,如今的长安只是西安市辖下一个区的名字。还有人会想到什么?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敦煌?龙门石窟?丝绸之路?《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烟花三月下扬州? 没错,这些都是。我们经常说历史像一条河,政治的、经济的、文化艺术的、社会生活的等等,都在其中流淌,不管源头如何邈远,也不管支流如何繁富,只要它流到了唐朝这段儿,一定是河道开阔、烟波浩渺,一定是水大鱼大、生机勃勃,一定是此前所有阶段都没见过的风景,一定是此后所有阶段顶礼膜拜的对象。 有人说这也太绝对了吧?唐朝不是也有战争吗?不是也经历过安史之乱,由盛转衰了吗?不是中晚唐的宦官、藩镇和朋党也斗得死去活来吗?这些怎么不提呢? 问得好,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大唐王朝,国祚绵长,风云变幻,当然有起有落。 但是,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里,唐朝,就是了不起;就是泱泱大国、开天盛世;就是儒家学者们苦苦追寻终于实现了的政治理想;就是国际舞台上最聚光的那块熠熠生辉的地方。与这种主流的历史记忆和它彰显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前所未有的文化认同比起来,那些发展道路上的“枝节”一定会被岁月带走,而留下的硕大、梦幻般的精神遗产也一定会代代相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考古工作突飞猛进,很多古墓葬被陆续清理和保护。人们惊讶地发现,所有古墓葬里,只有唐人的墓碑石刻上,无数次出现了前面冠以“大”字的国家名号——“大唐”(图1-1)。人死了,还要把国家的名号郑重地刻在自己的墓碑上,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大”字,这叫什么?这叫死了都要爱。 无论此生还是来世,都为国家骄傲,都愿意拿它的名号作为自己永恒的身份标识,而不愿意改变,这就是真正的国家荣誉感。 2019年10月7日,由国家文物局和辽宁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又见大唐”文物特展,在辽宁省博物馆盛大开幕(图1-2)。观者如潮,是辽博建馆以来所罕见的。为什么?我想,一个是大唐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足够有吸引力,标志着古代一个盛世所能达到的高度;再一个,人们也是为了那份国家荣誉感而来,强唐雄汉,是中国人骨头里的钙。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