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20世纪60年代,三十万林县(今河南林州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活条件,摆脱水源匮乏状况,坚持苦干十个春秋,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纵横一千五百多公里的红旗渠。红旗渠的建成,形成了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孕育产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林州人民称“生命渠”“幸福渠”。 目录 《人工天河谁人开(红旗渠建设者)/最美奋斗者品德教育系列》无目录 导语 巍巍太行,一条闪亮的玉带环绕其间。群山之中,它时隐时现,时而穿过幽深的隧洞,时而环抱险峻的山崖。所到之处,鸟儿嬉戏,草木葱郁,一路欢歌不断。它就是由林县三十万群众开凿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以前的林县,石厚土薄,水源稀缺,地表多是岩石,还有很多小孔,水流过地面会像经过筛子一样,很快漏光。直到六十年前,人们决心战胜旱魔。林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怀揣干粮,把铺盖卷往肩上一扛,踏上了漫漫修渠路。经过十年苦战,他们开凿太行山,引漳河水入境,修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告别了“水缺贵如油”的历史,创造了人间奇迹。这条人工天河,承载着“红旗渠精神”,一路奔涌、流淌,鼓励着这里的一代又一代人,打造出经济强盛、风景如画的新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