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对2001年以来的国内部分地铁施工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得出了地铁施工事故的特征统计并进行了规律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ISM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地铁施工阶段各项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递阶层次结构,并分析了解释结构模型图中的各条事故致因路径。同时对某地铁施工项目进行实证分析,基于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全书共五章,分别是绪论、地铁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基本理论、地铁施工事故案例统计与分析、基于ISM模型的地铁施工过程风险因素分析和实证分析,附录部分提供了在实际研究中的一些事故案例等资料。 本书可供从事地铁施工与风险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教师及学生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铁的发展现状 1.3.2 危险源辨识的研究现状 1.3.3 危险源评价的研究现状 1.3.4 地铁危险源辨识评价的研究现状 1.4 本书内容体系与研究方法 1.4.1 内容体系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地铁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基本理论 2.1 事故致因理论 2.1.1 Heinrich事故连锁理论 2.1.2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2.1.3 轨迹交叉论 2.1.4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2.2 危险源分类理论 2.2.1 按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2.2.2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2.2.3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2.3 风险分析理论 2.3.1 风险识别 2.3.2 风险估计 2.3.3 风险评价 第3章 地铁施工事故案例统计与分析 3.1 事故案例收集与分析方法 3.2 事故案例统计与分析 3.2.1 事故案例收集 3.2.2 事故特征统计及规律分析 3.2.3 事故风险源指向分析 3.2.4 事故致因因素分析 第4章 基于ISM模型的地铁施工过程风险因素分析 4.1 选择系统结构要素 4.2 建立邻接矩阵 4.3 计算可达矩阵 4.4 矩阵级间划分 4.5 ISM结构模型致因路径分析 4.5.1 第一类 4.5.2 第二类 4.5.3 第三类 4.5.4 第四类 4.5.5 第五类 4.5.6 第六类 4.5.7 第七类 4.5.8 第八类 4.5.9 第九类 4.5.10 第十类 4.5.11 第十一类 4.5.12 第十二类 4.5.13 第十三类 4.5.14 第十四类 4.5.15 第十五类 4.5.16 第十六类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工程概况与特点 5.1.1 周边环境 5.1.2 地质水文 5.1.3 工程特点 5.2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5.2.2 建立判断矩阵 5.2.3 计算权重系数 5.2.4 一致性检验 5.3 运用Fuzzy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阻止难度分析 5.3.1 确定评价要素 5.3.2 定义评语集 5.3.3 模糊综合评判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地铁施工典型事故案例 附录Ⅱ 地铁施工事故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Ⅲ MatIab求解可达矩阵 附录Ⅳ 可达矩阵在地铁事故案例分析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