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我的智力观》是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的代表著作。本书以中国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作为出发点:①自然面与社会面的关系;②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⑤整体研究与局部研究的关系;⑥个人研究与合作研究的关系;⑦现代化研究与常规研究的关系;⑧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⑨定性与定量的关系;⑩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提出了“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智能观”,全面阐述了作者的智力观,是心理学研究者、教育者不可不读的重要学术论著。 作者简介 林崇德,1941年2月生,浙江宁波象山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在教育部等单位学术兼职26种,并在多所高校任兼职或客座教授。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28项,并先后获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4)、全国劳动模范(2000)、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01)、全国优秀教师(2006)、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国家杰出科技人才(2014)、北京市人民教师(2017)和当代教育名家(2017)等荣誉称号。 目录 绪论 对研究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的几点回顾 第一章 对恩师朱智贤理论的继承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条件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 第二章 对国际智力心理学观点的吸收 第一节 从符兹堡学派到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的智力思想 第三节 智力研究的新进展 第三章 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智能观 第一节 智能的实质及其关系 第二节 智能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智能的结构与成分 第四章 对思维和智力做理论的探讨 第一节 思维的特性 第二节 思维的分类 第三节 思维与智力的差异 第四节 思维的结构 第五章 对思维和智力的行为研究 第一节 对学科能力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对思维和智力的行为研究 第二节 对思维和智力整体结构的揭示——20世纪90年代对思维和智力的行为研究 第三节 对认知与社会认知新课题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后对思维和智力的行为研究 第六章 对思维和智力的脑机制研究 第一节 思维执行加工的脑机制 第二节 信息加工速度的脑机制 第三节 工作记忆的脑机制 第四节 思维结构的监控的脑机制 第七章 人的心理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体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变迁与进展 第二节 对非智力因素的理论认识 第三节 对非智力因素的实证研究 第八章 创造性的心理学研究 第一节 对创造性心理学的几点思考 第二节 创造性人才效标群体的研究 第三节 创造性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第九章 智力开发的研究 第一节 智力开发的突破口:个体思维品质的培养 第二节 智力开发的中心环节:个体的元认知训练 第三节 智力开发的关键:个体学科能力的提高 第四节 学校是培养学生智力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导语 思维是多种学科研究的对象,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神经科学、控制论和信息论都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心理学也要研究思维,这就是思维心理学。心理学是从心理现象的角度、智力的角度、个体的角度、教育与发展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并理解思维的。本书共收录九章,包括对恩师朱智贤理论的继承、对国际智力心理学观点的吸收、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智能观、对思维和智力做理论的探讨、对思维和智力的行为研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