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林徽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程碧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程碧著的《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林徽因)》是关于林徽因,最富才情的传记。讲别人没讲过、没讲透的那个林徽因。文字之外,本书还收录了一批她以及她的友人、家人曝光量极少的生活照。本书的制作团队就是制作了销量高达数十万册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同心出版社)的团队,亲手捧读过的人才能领会这种美。

内容推荐

她出身名门,16岁便随父亲林长民游历了欧洲,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有主见的女人。她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的三段感情,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最后,她嫁入中国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家族。这个家族的当家人有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梁启超。她的丈夫是梁启超最爱的大儿子梁思成。她也曾因为人生太过圆满,被现代某位作家解读为“绿茶婊”。程碧著的《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林徽因)》以这位民国女子为中心,通过亲情、友情、爱情、审美情趣,贯穿全书,展示了一幅民国年间的高层文化气象,以及那些令人感动的“老派的情谊”。

目录

序言︱还有什么比活着的时候快乐更快乐的事情

上卷·情事:最闪亮的日子

 壹·与徐志摩︱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

柔情蜜意的康桥岁月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北平时光

你松开手,我便落入茫茫宇宙

你是我心底未完的诗

 贰·与梁思成︱世间始终你好

费城留学

有时甜蜜有时伤

逃亡岁月短暂的好时光

爱是恒久忍耐

 叁·与金岳霖︱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关于金岳霖的情史

从此再也未惹情事

陪你直到故事讲完

她是他生活的真谛

 肆·林式爱情︱爱情如同才华,都支撑不了一辈子

张幼仪的尴尬

林徽因的选择

伍·家族荣光︱开明的家长们

祖父林孝恂︱眼光超前的雅士

父亲和母亲︱月亮的正背面

公爹梁启超︱他是个操碎了心的好爸爸

中卷·人生:女神的迷思和壁垒

 壹·迷思︱她只是活得很用力

像斯嘉丽一样去奋斗

异常艰苦的建筑师路

自我成长是一生的路

 贰·文艺︱兵荒马乱中的浪漫

兵荒马乱中的浪漫

林徽因的审美情趣

 叁·壁垒︱你当温柔,却有力量

大女人林徽因

与沈从文的情

母亲林徽因

下卷·情谊:是燕在梁间呢喃

 壹·林徽因的“仇敌”们

陆小曼︱前女友只要存在就已是罪恶

凌叔华︱徐志摩的“康桥日记”迷案

冰 心︱“太太的客厅”引发的醋意

 贰·与费正清夫妇︱一生的朋友

北平初相遇

人生不过是,相聚又别离

浊酒一壶,余欢尽饮

附录

再读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程碧/品读)

 林徽冈作品选

 书信

16岁的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

 散文

悼志摩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一片阳光

 小说

摸影零篇(四篇)

钟绿

吉公

文珍

绣绣

 诗歌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那一晚

深夜里听到乐声

情愿

仍然

山中一个夏夜

激昂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记忆

静坐

莲灯

别丢掉

昼梦

冥思

病中杂诗(九首)

一天

恶劣的心绪

忧郁

十一月的小村

对残枝

对北门街园子

写给我的大姊

小诗(一)

小诗(二)

一串疯话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让我们谈一场老派的恋爱

试读章节

当时的林徽因15岁,那时的她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她和她三个漂亮的表姐王孟瑜、王次亮、曾语儿是当时北京城的一道清新风景。她们常常穿着同款的衣服一同出门去上学,去中山公园游玩,这样的姐妹组合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常常引起路人的围观,甚至被偷拍,像极了现在的明星出街。

20世纪初,相机胶片还很值钱,拍一张胶片成本很大,肯浪费在路遇的陌生中国女孩身上,说明这些女孩们充满了吸引力。那时候,她们出门都要带上高大的堂弟林宣,必要时候帮她们解围。从林徽因留下的照片来看,她并不是倾国倾城、美艳娇嗔的女孩,她像一朵气质清新的山茶花,独立、明亮,吸引着靠近她的人。

两人再次相见,已是一年多以后,林徽因随父亲游历完欧洲,回到北京。过去的这一年,林徽因的情感和内心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她在伦敦与徐志摩经历了一场纠结的感情。也是这场无望的爱情,让林徽因提早离开了让她无比纠结的伦敦,退回到熟悉的北平继续生活。

回到北平之后的林徽因,与梁思成的互动多了起来。那时,在清华学堂上学的梁思成,不但学业优秀,而且兴趣广泛。他爱好美术和音乐,经常为校刊画插图,并被聘为美术编辑;他参加学校的合唱队、军乐队,担任过乐队队长和第一小号手;他还爱好体育,喜欢踢足球,在学校运动会上,他还获得过撑杆跳第一名,并打算在学业结束后就去美国留学。

梁思成当时有一台全北京唯一的哈雷摩托。那是在他生目的时候,姐姐梁思顺从菲律宾托运回北京,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关于哈雷的地位,电影《低俗小说》中有这么一个桥段:打算跑路的布奇骑着一台哈雷去找他的小女朋友,女孩疑惑地问他: “你怎么骑了辆摩托车来了?”连“为什么要跑路”都来不及解释的布奇却停下来认真地纠正她说: “这不是摩托车,这是哈雷。”那时的北平,自行车都很少见,更何况如此拉风的哈雷。

梁思成常常骑着它去林家找林徽因玩。有次,林家吃炒面,做得太多,林徽因就让梁思成去接弟弟梁思永过来一起吃。那天刚好有民众在长安街游行,抗议日本从德国手中接管山东省一周年。梁思成载着梁思永经过正在游行的学生队伍时,与总统府的高官金永炎的汽车相撞了一一金不但没有下车查看伤情,反而让司机开车迅速逃离了现场一一梁思成被车身重重地压住,流了很多血,因为抢救不够及时,当家人赶到出事地点时,他已经不省人事了。

这场车祸差点要了梁思成的命,让他在短短一个月内,做了5次手术,才算保住了性命,但他后半生却不得不一直穿着一件特制的铁衣来支撑身体和矫正脊椎。并且,因为手术,梁思成的左腿略短于右腿。

在梁思成住院的日子里,林徽因除了要去学校上课,每天都会去医院陪他说话,为他擦拭身体,为他读书。也就是从那时起,两人从朋友关系逐渐发展成为恋人。当时,北京很多有名望的人在追求林徽因,包括一些即将外派到国外的公使,最终林徽因选了梁恩成,大家都笑梁思成是用了“苦肉计”。

P28-29

序言

我一直这么认为,世上的女子也许可以分为两种:张爱玲式与林徽因式。

张爱玲,情感超前,才华出众,可以轻易地看破人世间男女的微妙感情。她更是把情事写得犀利、直白、不留情面。比如她在《色·戒》里写过的句子——“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即便是隔着数十年的时光,到今天再看,依然惊世骇俗。不管文字,还是容貌,她看上去都不像是一个能吃亏的女人。

但这样一个看似把世间事、情爱事都看透了的女人,在现实的爱情中却总是处在下风。站在男人的角度,会认为她是个不需要照顾的女人,即使受到伤害,也可自愈,不需要哄,不需要宠,更不需要向她解释。

在她与胡兰成的感情中,就能看到这样的痕迹。在那场恋爱里,被伤害的那个人是她,但看起来高傲的她,却留下了这样的句子:“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从这也可以看出,看起来那么强势、通透、不吃亏的张爱玲,却并不是一个会照顾自己的女人。她显然也不像是典型的上海女子,会疼惜自己,打理自己,过好温暖的小日子。她不是不想,而是不会。在她的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都已被写作和爱情占据,已没有多余的心思去为世俗生活做打算。当她对爱情终于失望之后,所剩下的,便只有写作了。之所以后来说出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样的话,估计那也只是她为自己幻象里曾经的爱情留下一个美丽的说法罢。

林徽因不同,她是一个情商很高的女子。她更像一个现代正能量女郎,出生于大家族的她,父母并不恩爱。林父宠爱的是大字不识的二姨太程桂林,致使林母一生都活在幽怨中。这使得林徽因自小便会察言观色,在父母、二娘,甚至二娘的孩子们的关系中,她是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因为她的存在,才使得这些人不至于陷入敌对状态,甚至这些人里的每一个,都与她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能做到这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情商高的人交往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情。

况且她生得漂亮,却不是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娇小姐。她是个跨领域的才女。在那个年代出名的女子,不是靠写作、演电影就是画画,大概只有林徽因选择了建筑作为终身事业。

双子座的林徽因,也从来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大部分的美女、才女,往往会在男人的追逐中失去自我,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情感的拖累。在这方面,林徽因不能说是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她总会在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找到一条最正确的道路——那条不至于使自己陷入窘境的道路——或许她才是那个“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人。即便在民国众多惊才绝艳的女子中,活得像林徽因这样周全的女子也不多。

而同样是出身于大家族的爱玲,同样是父母失和,她与家庭的关系却是对立的,决裂的。没有亲情滋养的人,内心往往悲凉,并自我放逐。

如果用花来比喻她俩,张爱玲就是鸢尾,姿态孤高倔强,让人不敢向前靠近;林徽因则是山茶,明媚,自信,吸引着人们围绕四周。

对待爱情,张爱玲像火,张爱一个人,就是一副豁出去了的姿态,是一个爱情终究会战胜理智的人。

林徽因像水,虽然她的内心也许会起波浪,但终究她会权衡得失,选那个最靠谱、最适合自己的人。

张爱玲在爱情里没有被善待,她未曾遇到好的人。如果张爱玲也遇到梁思成和徐志摩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男士的追求,以她的性格,定是会选志摩。

林徽因则是每段感情的主人,爱慕林徽因的男人们,都会为林在心里留一个位置,他们都一再地用行动对林表达着:在人生兜兜转转中、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他们像土壤一样滋养着她——有人搭了性命,有人用了一生。

我觉得,最好的爱情并不是你要星星要月亮,他都会为你去摘,最好的爱情是有个人能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女人。林徽因在建筑界和诗歌界的成就,至少是有两位迷恋她的男士引领的功劳,他们都让林成为更好的人。

张爱玲也好,林徽因也罢,都是像猫一样的女人,而且是出身优良的猫,即便是在窘迫的环境中,也颇优雅体面。林徽因的美国朋友费正清说:“她穿一身合体的旗袍,朴素又高雅,别有一番韵味,东方美的娴雅、端庄、轻巧、魔力全在里头了。”而张爱玲连在家里见女性朋友都要“穿着一件柠檬黄袒胸露臂的晚礼服”,使人一望便知她是在盛装打扮中。

她们也都过过苦日子,张爱玲因为战事流落香港,生活拮据之时,不顾随时可能扔下的炮弹,也要与同学结伴去买一管口红;林徽因因为战事被迫向中国西南逃亡,在拥挤的小旅馆中,她也不忘把深埋心中的诗句写出来。

张的性格让她选择了自我放逐,林则尽量让自己通向温暖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我并非不喜欢爱玲,我只是心疼她,要活成张爱玲那样的女子需要拥有强大的内心和勇气来支撑,而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只是现实世界里面的饮食男女,我们更需要的是现实世界里的快乐。

我们一生会遇到许多人,如搭乘一班熙攘的地铁,大量的人涌向你,他们与你交汇,与你擦肩,在某一时刻,你甚至与其中一些人离得很近,但你们就像生活在平行空间的不同图层上,这些人大都跟你没有什么关系,大部分的人都会消失在时间里。

如果运气不算坏,时过境迁,时光会给你留下几位挚友和可以相爱的人。如果运气足够好,他们也许会与你相伴一生。

林徽因就是那种运气足够好的女人,她的朋友们都宠爱她。当然一个人的好运气也是他的好性格带来的,就像古龙先生说的——“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差”。任何的情感交换都是互相作用的,林徽因品格中有很多珍贵的、吸引人的东西,像磁石般紧紧吸引着靠近她的人。

在25岁之前,我想成为张爱玲那样的传奇女子,与家庭决裂,靠写作为生,与某个多情的男人一生热烈纠缠,相爱相杀,穿奇怪的衣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不可一世,因为觉得这样的人生才酷。

而随着年龄渐长,越发觉得张爱玲的人生过于凄凉,就像她的小说一样,如果读多了就会感到周身被凉意包围,想要立刻走到阳光下逃开这样的凉意。

现在,我已并不想再穿一些奇怪的衣服,而会选择设计简单、平和而有质感的服装,在人群中稍微独特,却不想轻易就被众人的目光揪出来。我更享受同一个平和的男人相爱,生活在温暖的小房子里,偶尔买菜、煲粥,或者对着带有录音功能的设备大声读几首少年时热爱的诗歌,过着世俗、有活力又温暖的生活,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只与一个人温暖相拥。

在人生的尽头,我希望如亦舒在《她比烟花寂寞》中所写的这样:“当我死的时候,我希望丈夫、子女都在我身边,我希望有人争我的遗产。我希望我的芝麻绿豆宝石戒指都有孙女儿爱不释手,号称是祖母留给她的。”

抛开她们的才情、作品的比较,如果也将林徽因活得过于短暂这一点抛开(她只活了51岁),林徽因的一生比张爱玲圆满太多,她的内心始终是明朗、丰沛、欢乐、向上的,即便身陷窘境之时,身边也有爱人相伴,也有朋友耐心听她的牢骚,离世的时候,一双儿女环绕膝前。

而张爱玲痛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个传奇。在她的晚年,她已经不大见人,以致在去世后很多天,才被发现伏身在冰凉的地板上。她汹涌的情感在文字中热闹着,引得众人追捧,而现世中的躯壳却是那么孤单,在活着的大多数时间里,也许她内心并不那么快乐。

而在这世界上,还能有什么比活着的时候快乐更快乐的事情?

后记

朋友失恋,都已经过去几个月了还未痊愈。那段关系给她造成的困扰,总会在某个时刻突然跳出来,让快要痊愈的她在某一瞬间突然神色就黯淡下来。有时候,仅仅是因为路过曾经一起去过的店铺,听到一首他分享给她的歌,甚至在某张废纸上看到他名字里面的某个字。

她说,那种痛就像春天泥土里的蚯蚓在心中蠢蠢欲动;又像被人按住手脚,并刻意找准心口最痛的点然后重重锤击下去。

朋友其实是个心智成熟、长相漂亮的女生,不会因为同某个男人的分手而大吵大闹,要死要活,也不会因此轻易就将此人划分到渣男的行列。其实这段感情也仅持续半年,两个人相处愉快,即便有些小小的分歧,也从未互栢狠狠伤害。有时候她也怀疑两个人并未轰轰烈烈地爱过,但分手这件事依然深深刺痛了她。

她之所以如此难过,是因为对方不告而别了。

他通过社交软件敲下了一段分手的原因,就决绝地再也不回复她的任何消息。

她曾试图去他居住的小区找他,但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对于一个决定要逃走的人,即便有一万种可以找到对方的方式,也已无济于事。

她知道自己最终会从这场分手中走出来,但这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她只能用各种方式来帮助自己完成失恋后的心灵重建。

很多年前,我们在一起看过一个电影《蓝莓之夜》:

失恋的女主角伊莉莎白一直想与前男友有个正式的告别。但当她走到他们同居过的房子楼下,却看到窗户上映出男友在亲吻另一个女孩的剪影,于是这段感情便失去了告别的对手。

在此之前,她住处附近的小酒馆老板也曾给过她些许的温暖,令她心动。其实她只要拉开酒吧的门。就可以同里面那个温暖的男人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可她却关上了即将拉开的门,转身,离开。. 她决定自己去告别,决定走一段远远的路再回来。

她驾驶一辆二手敞篷车,开始了自己的长途旅行。当她再次回到纽约的时候,时间和旅途中的故事已经让她的伤口体面地愈合了,她已经可以坦然地推开酒吧的门,与那个一直牵挂自己的男人一起分吃一份蓝莓蛋糕。, 在別人看来,她只是消失了一阵子。但对她来说,这意义非同寻常。在一次告别的旅途中,她其实已经敲掉了自身那丑陋、坏死的部分,活出了全新的自己。

有时候,我们默默地做很多无关他人的事情,只是为了给自己和下一个要去爱的人一个交代。

电影散场时,她说如果以后一定要与某人分手,一定要好好告別,不给自己和对方造成伤害。现在,她倒是成长为一个会“好好告別”的人了,但是所遇之人却没有。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女高尔夫球手乔丹有一个“好司机与坏司机”的理论。大意是:我是个坏司机不要紧,只要路上其他人都是好司机,就不会撞车。在分手这件事上,朋友遭遇了坏司机,不但撞了车,那个人还逃逸了,连对峙的机会都不给她。

从来不信奉任何宗教的她,甚至想通过宗教的力量来让自己内心平静,因为她不想带着恨意继续前行。她说:

直到有天,我梦到他,梦里面的他有些无助,他在梦里哭了,他把我的五官变形后重新拼成了一幅艺术品送给我,并拥抱了我对我说了再见。醒来后,我心里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悲伤,我从来没有在现实中看到他哭,我想他也不是对这段感情无所谓的吧。

然后,我抽取了一张解读爱情的塔罗牌。牌位解析的关键词里面有句“对方也在伤心”。这两件事情,让我觉得内心百分之九十的创伤被治愈了。最初,我想把他留给我的一只好看的水晶杯狠狠摔碎,但现在,我把它放在工作的桌子上,即便每天都可以看到,也不觉得心痛了。

其实,在这两个多月里,她不过是一直在寻找曾“被爱过”的证明,寻找“在我爱着你的时候,你也在爱着我”的证据。如果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都深深地感受到被对方爱过,那么即便是分手,心里也会留有温暖。但是在电子化的时代,有太多东西都随着“一键删除”被抹去了,仅剩一些电光石火的片段留在容量并不是很大的脑子里,人们带着一颗铁石心肠,头也不回地向前走。

在老派的爱情里,一对缘尽的男女分手了,女人会把他为她写过的信纷纷点燃,隨着它们的一点点燃尽,心情也就渐渐平复。

我不能不想到徐志摩。现代都市的女人海每提到他,都免不了要说他花心。我却觉得,现代人真没有什么资格批评他。他一生为爱勇敢,在他的生命中,两个重要的女人林徽因和陆小曼,他都爱得很用心。

他爱林徽因,爱了l0年。从第一眼见到她,一直到他生命的终结,他也从不向这段爱情要回报。他们之间,从开始的爱情,到后面升华为友情,占据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光,他为她写了大量的诗歌,留下很多“爱的证据”。在给她的最后一封信中,他深隋地写道:“我还牵记你家矮墙上的艳阳。”

这距离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已经过去l0年,他仍对她如此深情。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们被教导:在爱情里,一定不要成为先动心的那个;如果已经动心,也要马上管住自己;如果分了手,分手后务必要老死不相往来。

大家都伯痛,刚刚浅尝一点儿爱情的苦楚,就立刻害怕地缩进自己的壳子里。

我们生在一个任性的时代,可能几天前,还在拥抱的两个人,突然就失散了,分手的男女就像两滴无关紧要的水,落入茫茫大海,从此谁也认不出谁。我们多想用老派的方式“被爱”或者“去爱一个人”,就像徐志摩,就像梁思成,就像金岳霖,就像林徽因。

请试着为我亲手写一封信,请试着为我亲手画一幅画;即便要分手,也请郑重地与彼此告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2: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