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舍自传+有趣儿+有味儿(全3册) |
分类 | |
作者 | 老舍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老舍先生被巴金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被曹禺称为“中国当代的人杰”;朱光潜认为他的小说屈指可数……他是一个得到“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畅销美国,《茶馆》震动欧洲,作品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他是一个被世界文坛长时间关注并不断被神话的作家。他用他独有的,充满生活气息,却又无比幽默的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老舍自传》完整收录了老舍先生关于茶酒饮食文化的全部散文篇目。文字至真至纯,语言俗白生动,饱含对生活的思考,读来暖心治愈,不忍释卷。让读者在知道作家老舍外,更多的了解在人间烟火中老舍先生质朴的天真和入世的睿智。 《有趣儿》收录了老舍先生40年100余篇杂文精选,特选20余篇少见篇目。更收录了一些当时发生在老舍先生身边的人、情、世、故,除了欣赏老舍先生雅俗共赏、内敛睿智的幽默之外,也对当时的社会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有味儿》完整收录了老舍先生关于茶酒饮食文化的全部散文篇目。文字至真至纯,语言俗白生动,饱含对生活的思考,读来暖心治愈,不忍释卷。让读者在知道作家老舍外,更多的了解在人间烟火中老舍先生质朴的天真和入世的睿智。 内容简介 《老舍自传》老舍先生著述丰富,文笔生动,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老舍先生的这本自传,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他爱茶、爱花、爱猫,柔而刚的一生。 《有趣儿》本书中的作品有短篇小说,诗、散文、杂文、创作经验与文论,均写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是老舍对当时社会时事、人事和自己处境的有感而发。写出真实生活中的幽默,写出老舍和平常人一样的可笑心态,使人感到可乐,亲切。 《有味儿》本书选取了老舍关于茶酒饮食文化的散文几十篇,包括《吃莲花的》《新年醉话》《兔儿爷》《在乡下》等名篇。文字朴实无华,却又带着自己独特的生活幽默。一茶一饭,一蔬一果,一草一木……清新自然的文字,写出千姿百态的人生,人性的美好与诗意。 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1966年),本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京派文学领袖、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先生是一位全才型文学家,其作品除大量的小说外,有新旧体诗歌、散文、话剧剧作、歌剧剧本、电影剧本、曲剧、京剧、相声等。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 精彩书评 l 经典再现:完整收录了老舍先生关于茶酒饮食文化的全部散文篇目。老舍先生40年100余篇杂文精选,特选20余篇少见篇目。作家老舍来写爱猫、爱茶、爱花的老舍先生,资料珍贵,呈现出老舍先生充满幽默、人间烟火的一生。 l 文字至真至纯,语言俗白生动,饱含对生活的思考,读来暖心治愈,不忍释卷。让读者在知道作家老舍外,更多的了解在人间烟火中老舍先生质朴的天真和入世的睿智。 l 老树画画倾情绘图,水墨再现民国书生情致,质朴文字勾画老舍生活情怀。 目录 第一章 童年习冻饿 2 “庆春” 5 父 亲 9 入 学 15 没有故事 第二章 糊口四方 20 “五四” 23 英 国 43 新加坡 第三章 壮岁饱酸辛 54 济 南 80 青 岛 第四章 八方风雨 96 开始流亡 100 在武汉 104 写通俗文艺 107 文协与会刊 120 入 川 129 滇行与青蓉行 139 还是写作 145 “文牛”与“愚人” 152 在北碚 161 望北平 第五章 旅美译介 164 旅美观感 168 写与译 183 启 程 第六章 晚年逢盛世 186 由三藩市到天津 191 致劳埃得 196 “歌德” 206 在朝鲜 210 十年笔墨与生活 224 改造思想 第七章 滚滚横流水 第八章 再见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童年习冻饿 “庆春” 我是腊月二十三日酉时,全北京的人,包括皇上和文武大臣,都在欢送灶王爷上天的时刻降生的呀! 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 那是有名的戊戌年啊! 在我降生的时候,父亲正在皇城的什么角落值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自古为然。姑母是寡妇,母亲与二姐也是妇女,我虽是男的,可还不堪重任。 我的母亲是因为生我,失血过多,而昏了过去。幸而大姐及时地来到。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大姐把我揣在怀里,一边为母亲的昏迷不醒而落泪,一边又为小弟弟的诞生而高兴。二姐独自立在外间屋,低声地哭起来。天很冷,若不是大姐把我揣起来,不管我的生命力有多么强,恐怕也有不小的危险。 在生我的第二天,虽然母亲是那么疲倦虚弱,嘴唇还是白的,她可还是不肯不操心。她知道:平常她对别人家的红白事向不缺礼,不管自己怎么发愁为难。现在,她得了“老”儿子,亲友怎能不来贺喜呢?大家来到,拿什么招待呢?父亲还没下班儿,正月的钱粮还没发放。向姑母求援吧,不好意思。跟二姐商议吧,一个小姑娘可有什么主意呢。看一眼身旁的瘦弱的、几乎要了她的命的“老”儿子,她无可如何地落了泪。 第二天早上,二哥福海搀着大舅妈来到。 他知道母亲要说什么。“您放心,全交给我啦!明天洗三,七姥姥八姨的总得来十口八口儿的,这儿二妹妹管装烟倒茶,我当厨子,两杯水酒,一碟炒蚕豆,然后是羊肉酸菜热汤儿面,有味儿没味儿,吃个热乎劲儿。好不好?有爱玩小牌儿的,四吊钱一锅。您一丁点心都别操,全有我呢!完了事,您听我一笔账,决不叫您为难!” 他的确有些本领,使我的洗三办得既经济,又不完全违背“老妈妈论”的原则。 正十二点,晴美的阳光与尖溜溜的小风把白姥姥和她的满腹吉祥话儿,送进我们的屋中。 白姥姥在炕上盘腿坐好,宽沿的大铜盆(二哥带来的)里倒上了槐枝艾叶熬成的苦水,冒着热气。参加典礼的老太太们、媳妇们,都先“添盆”,把一些铜钱放入盆中,并说着吉祥话儿。几个花生,几个红、白鸡蛋,也随着“连生贵子”等祝词放入水中。这些钱与东西,在最后,都归“姥姥”拿走。虽然没有去数,我可是知道落水的铜钱并不很多。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不感谢白姥姥的降格相从,亲自出马,同时也足证明白姥姥惹的祸大概并不小。 边洗边说,白姥姥把说过不知多少遍的祝词又一句不减地说出来:“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作知州!”大家听了,更加佩服白姥姥——她明知盆内的铜钱不多,而仍把吉祥话说得完完全全,不偷工减料,实在不易多得!虽然我后来既没作知县,也没作知州,我可也不能不感谢她把我的全身都洗得干干净净,可能比知县、知州更干净一些。 洗完,白姥姥又用姜片艾团灸了我的脑门和身上的各重要关节。因此,我一直到年过花甲都没闹过关节炎。她还用一块新青布,沾了些清茶,用力擦我的牙床。我就在这时节哭了起来;误投误撞,这一哭原是大吉之兆!在老妈妈们的词典中,这叫作“响盆”。有无始终坚持不哭、放弃吉利的孩子,我就不知道了。最后,白姥姥拾起一根大葱打了我三下,口中念念有词;“一打聪明,二打伶俐!”这到后来也应验了,我有时候的确和大葱一样聪明。 这棵葱应当由父亲扔到房上去。就在这紧要关头,我父亲回来了。屋中的活跃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进来,大家便一齐向他道喜。他不知请了多少安,说了多少声:“道谢啦!”可是眼睛始终瞭着炕中间。我是经得起父亲的鉴定的,浑身一尘不染,满是槐枝与艾叶的苦味与香气,头发虽然不多不长,却也刚刚梳过。我的啼声也很雄壮。父亲很满意,于是把褡裢中两吊多钱也给了白姥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