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充满江南小城风情的散文集,字里行间满是作者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有在老虎灶上烧茶的西园茶馆,有说噱弹唱演俱全的苏州评弹,还有剃头师傅“八音刀”的绝招……点点滴滴都是深情的回眸。作者将童年时代的江南景致描绘得清新芬芳,是一份送给城市孩子的充满田野气息的礼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蓝调江南(名师导读美绘版)/暖心美读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金曾豪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充满江南小城风情的散文集,字里行间满是作者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有在老虎灶上烧茶的西园茶馆,有说噱弹唱演俱全的苏州评弹,还有剃头师傅“八音刀”的绝招……点点滴滴都是深情的回眸。作者将童年时代的江南景致描绘得清新芬芳,是一份送给城市孩子的充满田野气息的礼物。 作者简介 金曾豪,江苏常熟人,国家一级作家,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文学成就在儿童文学,出版专著40余部,作品两次获得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多次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奖项。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苍狼》《青春口哨》《狼的故事》《秘方秘方秘方》《鹤唳》《绝招》《紫色的猫》《男孩不带伞》《凤凰的山谷》等,散文集《蓝调江南》《田园江南》等,短篇小说集《小巷木屐声》等。 目录 老茶馆 听书 八音刀 树德堂 呼鸭 萤火虫,夜夜红 巷口小吃 电影船 网船 家里的灶头 蟹眼天井 母亲树 一头有名字的羊 独角牛走过老街 想念燕子 海棠依旧 高家竹园 朱家坟 干稞巷的秘密 江南“水八仙” 乡见小景 赤脚走在田埂上 序言 相信精神,相信文学的 力量 ——《暖心美读书》( 名师导读美绘版)总序 王泉根 阅读决定高度,精神升 华成长。 阅读是生命的重要组成 部分。人生的阅读史就是 给生命打底的历史、精神 发展的历史。在今天这个 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图 画阅读已经成风的多媒体 时代,图书阅读依然显得 十分重要,静静地捧读书 本的姿态,依然是一种最 迷人、最值得赞美的姿态 。 少年儿童的精神生命如 同夏花般蓬勃开放生长。 认知、想象、情感、道德 、审美、智慧,是给少年 儿童精神生命打底的重要 内容,也是阅读的重要内 容。从优美的、诗意的、 感动我们心灵的文学经典 名著中,感悟道德的力量 、审美的力量、艺术的力 量、语言的力量,保卫想 象力,巩固记忆力,滋养 我们精神生命的成长,这 是文学阅读的应有之理, 应获之果。 长江文艺出版社奉献给 广大小读者、同时也适合 大读者阅读的这一套文学 精品书系,我更愿意把它 作为“经典”来解读。 界定“经典”是难的,如 同“美是难的”一样。我曾在 一篇文章中,对“文学经典” 做过如下表述:“所谓文学 经典,就是那些打败了时 间的文字、声音、表情, 那些影响我们塑造人生, 增加底气,从而改变我们 精神高度的东西。”显然, 文学经典是可以装上我们 远行的背囊,陪伴我们一 生的。因为,人的一生, 在任何年龄,任何时空, 都需要增加底气,增加精 神的高度,这样的人生才 不会在时间的潮汐中虚度 遗恨。 经典阅读既是高雅的阅 读行为与文学享受,同时 也是一种人文素养的养成 性教育。对于一个正在发 育和成长中的少年儿童, 单有学校的教材教育是远 远不够的。成长中的少年 儿童,正处于“多梦的年代” ,也处于“多思的年代”,他 们正在逐步形成独立思维 和个体情感,对自己所处 的环境和未来发展需要有 客观的认识与准备,需要 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抗拒挫折的意志和能力 ,当他们今后走上社会与 职场,独立面对自己的现 实,独立承受自己的未来 时,才不会茫然失措、无 从应对。而这些精神“维生 素”与人生智慧,往往深藏 在经典名著之中。因而经 典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在 人的一生中发挥潜移默化 的精神灯火作用。 长江文艺出版社奉献给 广大读者朋友的这一套《 暖心美读书》(名师导读 美绘版),从文学史、精 神史、阅读史的维度,萃 取中外文学经典名著于一 体,立足于少年儿童的阅 读接受心理与精神追求, 邀请名家进行导读,邀请 画师配以美绘,从选文内 容、文学品质、文体类型 、装帧设计、图文配制等 各个环节,都做到了目前 能做到的“最高”功夫,可以 说这是一套为新世纪的读 者特别是广大少儿读者“量 身定做”的文学精粹。耶鲁 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鲁姆说 :“没有经典,我们就会停 止思考。”经典的永恒价值 在于凝聚起现实与历史、 人生与人心、上代与下代 之间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 ! 有一种力量,让成长充 满审美。有一种力量,让 青春刚柔并济。有一种力 量,让梦想不再遥远。有 一种力量,让未来收获吉 祥。幻想激活世界,文学 托举梦想。相信阅读,相 信精神,相信文学的力量 。 2017年2月9日于北京师 范大学文学院 导语 连一片田野我很熟悉,就像熟悉我自己的手掌。我为那片田野起了许多念着好玩的名字:一条小河叫“密西西比河”.一个水塘叫“格格湖”:有一个小树林子因为远,走着累,就叫“达累斯萨拉姆”;读过海明威的一部小说,就把一个小土墩命名为“乞力马扎罗”……我把这一片田野看作了一个小小的世界了。 《蓝调江南(名师导读美绘版)/暖心美读书》是一本充满江南小城风情的散文集、一份送给孩子的充满田野气息的礼物。 本书是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代表作,入选“百班千人”2021年全国小学生寒假阅读书目。 作者邀请你走进一个美丽有趣的江南小镇…… 精彩页 老茶馆 旧时,常熟的每个乡镇都有多家茶馆。当然,有相当规模、所谓“数得上”的,一个镇也就是三两家吧。 低乡的练塘镇“数得上”的茶馆有两家:东园和西园。店名并无讲究,东园在东街,西园在西街,如此而已。店名也并不在门面上张扬,连幌子都省了。倒是“水筹”上有店名。在三寸长、一指宽的小竹片上烙上“某某茶馆支”的火印,抹一层桐油,就是茶馆发行的水筹了。一般有“一支”和“五支”的两种。每支水筹可打开水一瓶(热水瓶)。 我常去西园茶馆打开水,对西园更熟悉些。开水是在老虎灶上打的,所以老虎灶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 老虎灶比真老虎大得多,有大象那样大。灶面上有四只汤罐,一只大锅和一只积锅。在大锅上接上两尺来高的木桶就成了积锅,用于囤积沸水。积锅之后是老虎的尾巴——烟囱,很粗,一直通到屋顶外面去。烟囱总是热烘烘的,绕着几道铁丝什么的,茶客淋湿了衣裳,脱下来挂到铁丝上烘,不一会儿就干了。老虎灶不吃人,吃砻糠。砻(lónɡ)糠有两个进口,一个在烟囱后边,另一个由四只汤罐簇拥着。前一个火口连着一个倾斜的炉垫。后一个直通炉灶前膛,是生铁的,三号碗那么大的口径,有铁盖。“喂”砻糠时,先在火口上接一个铁漏斗,然后用畚箕来“喂”。旁边备有一根一米多长的铁钎,可插入火口去调火。 砻糠在那么大的灶膛里燃烧,有那么高的大烟囱抽着风,发出来的声音相当雄壮,俨然有虎的气势。用铁钎拨火时,“老虎”就轰轰地吼,好像挺生气的。拨火人的脸被映得通红。 西园茶馆的老虎灶和店堂没有任何隔断。如果不是夏天,这个庞大的、呼吸着的“老虎”会使店堂变得温暖而亲切。 旧时,学木匠的要在出师前用一个工时单独完成一架纺车或者一条长凳。纺车的结构繁杂,而条凳的榫和卯都是斜的,要做到严丝密缝,并不比纺车简单。泥瓦匠的“毕业论文”则是一座家用的双眼灶。粉刷完毕,你还得用墨水在“灶山”上画上传统的装饰图案。泥瓦匠都会砌灶头,但能打老虎灶的泥瓦匠极少,常常是几个乡镇找不出一个来。 为西园打老虎灶的是保根师。他名声在外,方圆几十里,说起老虎灶就会提起他。据说决定老虎灶发火不发火的关键是火门,那是在灶膛和烟囱的交接之处。老虎灶打到关键时刻,保根师照例会耍个手腕,把旁边的人支开,然后神神秘秘那么一弄,“老虎”一下子就活了。有的泥水匠细加探究,然后依样画葫芦,但结果还是不行,“老虎”不是奄奄一息,就是漏膛。其实,局部模仿是不行的,得综合考虑烟囱和炉膛的情况。火门控制着烟囱的抽力,抽力小了,“老虎”就雄壮不起来;大了,则容易抽走砻糠灰造成漏膛。 保根师每天来西园喝茶,他是这里唯一的免费茶客。西园的老虎灶很“发”,是他的得意之作。老人每天都会来摸摸暖暖的灶头。在他的眼里,老虎灶是有生命的。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