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文学与中国可以作出多种解读。在作者的理解中,它应该表达这样一层意思:文学从中国的现实中获取越来越多的资源,文学又会以自己的创造来反哺中国。另外,文学与中国的话题还铺垫着一个中国与世界的话题。我们是在中国与世界的背景下来讨论文学与中国的。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中国向世界日益开放,中国也必须让世界获得最真切的了解。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就会发现,文学是最佳的窗口。世界通过文学可以更容易也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因此我们要认真处理好文学与中国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向世界提供一个文学的中国。在本书中,作者正是从现实中国、精神中国和理想中国这三个方面来讲述一个最完整的文学中国。 作者简介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任文艺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小说选刊》主编。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从事当代小说研究和批评,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文学的尊严》《建设性姿态下的精神重建》《重构宏大叙述》《当代文学新空间》《文学批评学》《中国当代文学图志》《铁凝评传》等。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目录 我心中的文学中国 无处不在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笔记 文体与文风 都市文学方兴未艾 写出典型人物是文学的高目标 性别差异了吗? 重述乡土的可能性 主旋律的变奏 以现实主义度量当代小说四十年 从小说到电影,更是一个艺术哲学的问题 归来收获的是爱情 一个“当代英雄”的自我救赎 寻找在现代性中丢失的敬畏和珍惜 中庸之美/11l 寻找心灵的沟通 陕西与新疆的热恋 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用自己的眼睛看历史,以文学的方式写历史 迷在浓郁的政治情怀 老实街上不老实 以小说的方式布道弘法 丁力特色:逻辑、经济、深圳 面对经济时代的新文学思维 精神现象分析和谜的叙述 发自灵魂的倾诉 向纵容腐败的“平庸之恶”挑战 碎片化时代的宏大叙事 审美新世界 人类在羞耻中死亡,也在羞耻中新生 心灵真实结出的果实 墨如雨下,文章欤?革命欤 从自恋到自省 陈河:文学的世界革命 不安静的安静先生 狗道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较量 碎片化时代的叙述 写一个灵魂未开窍的失败者 给人性的弱点点一盏灯 一段浓缩了的情感体验 好的文学就是一座精神寺庙 既向下沉潜,也仰望星空 对《出租车司机》的多层解读 短篇小说:铁凝的福地 “审理”式的诗词鉴赏 漂移不定的灵魂以及火车与马 读得懂的诗意 让粤商来阐释“中国经验” 现代派的非虚构 秉承好男孩主义的翌平 陈晓明文学批评的理论空间 一头认真的批评“大象” 揭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放性和世界性 在谨慎的反思中守护诗意 美学热:新时期文学批评的理论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