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自清(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分类
作者 梁新宇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简介

朱自清(1898―1948):中国散文家、诗人、古典文学研究家。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后又从事散文写作。1931―1932年曾公费旅行欧洲。先后执教于江苏、浙江的几所著名中学,任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教授,并致力于学术研究。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学生运动。1948年8月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不久因贫病在北平(今北京)逝世。

早期诗作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对光明、对美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文艺论著《经典常谈》《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有《朱自清全集》行世。

《朱自清/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从少年求学岁月、前去南方任教、在清华的生活、在西南联大的日子、病痛折磨的晚年这五部分内容展现了朱自清的成长历程和其人生发展轨迹。

目录

少年求学岁月
在乱世中出生
随父亲迁往扬州
前往北京求学
参加五四爱国运动
从北京大学毕业

前去南方任教
前往杭州任教
再次回到杭州任教
难忘的台州生活
前往温州任教
经历军阀大混战
决心离开江南

在清华的生活
在清华的孤独生活
亲眼目睹大屠杀
和家人在清华团聚
身处迷茫的阶段
痛失爱妻后的苦寂
前往欧洲休假
走进新的生活篇章
忙于选编诗集
积极参加爱国运动

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经历“七七”事变
在蒙自的艰苦生活
彻底辞去一切事务
举家前往成都

病痛折磨的晚年
饱受胃病的折磨
抗战胜利后的欢呼
经历“一二·一”惨案
思想发生巨大转变
虚心向青年学习
用文字与国民党作斗争
忍着病痛参加活动
在北大医院去世

精彩书摘

《朱自清/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在乱世中出生

在江苏北部有一座名叫东海的小城,虽然不大,但是历史悠久。这个小城古时候被称为海州,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就改名叫东海了。

1898年深秋,也是大清王朝的多事之秋。早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全国举子们开始了“公车上书”,强烈要求变法。但是,于1898年6月11日开始的“戊戌变法”,历时103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直接导致了光绪皇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血洗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等许多变法人士也都一一被通缉。不过,这次变法虽然失败了,但还是在大清国掀起了惊涛骇浪,大清王朝也开始摇摇欲坠了。

然而,1898年11月下旬的一天,在东海的小城里,代表县长受理诉讼的承审员朱则余的宅邸里却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厅堂里的欢声笑语更是不绝于耳。原来,朱则余的儿媳周氏于22日生下了一个男婴,今天家里正在大办酒席,款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

这个新生的男孩原本有两个哥哥,可是都不幸相继夭折了,因此,他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快乐。

承审员朱则余,号菊坡,原籍是浙江绍兴,本来姓余,因为承继了朱氏,所以改姓朱。

朱则余在海州担任承审的官职已经有十多年了。因为他为人谨慎、性格谦和,所以做了多年的县府承审,和所有人的关系都十分融洽,街坊邻里也对他十分敬重。

朱则余的儿子叫朱鸿钧,字小坡,是个读书人。朱鸿钧对这个新生的儿子期望非常大,于是他从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受到启发,为儿子取名为“自华”。

由于算命先生说这个孩子五行缺火,因此朱鸿钧又给儿子起号叫“秋实”,一面因“秋”字有半边是“火”,一面是取“春华秋实”的意思,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文采与德行兼备,学有所成。

由于之前曾先后两次遭受痛失爱子的打击,所以这一次,家里的人都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了,生怕再失去小秋实。因此,家里的长辈特地为小秋实穿耳孔,然后给他戴上了钟形金耳环,他们迷信地认为这样的孩子就能平安健康地长大。

小秋实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自幼稳重安静,聪明好学。1901年,父亲朱鸿钧从海州到高邮的邵伯镇做小官,为了能够照顾一家人,他把小秋实和妻子接到了自己当官的住所,住在万寿宫里。在那里,小秋实先跟着父亲启蒙识字,后来又被送到一家私塾里读书。

万寿宫的院子很大,也很广阔,由于里面就住着朱鸿钧一家人,所以院子里显得十分安静。万寿宫的大门外有一条举世闻名的大运河,滔滔的江水总是昼夜不停地向北奔流着。

邵伯镇很小,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小秋实每次读完书都会到河边溜达一圈,或者是坐在河岸上静静地望着奔流的河水,不时还会向河里扔一些碎瓦片子,然后看着瓦片激起的阵阵涟漪被河水淹没。

小秋实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能够跟随父亲当差,然后到铁牛湾去玩,那就是他最开心的日子了。铁牛湾有一头铁牛坐镇,威武极了,这个地方因此而得名。这头铁牛为康熙年间(1662—1722年)制造,重约3000斤,它其实就是一个测水的标志,一旦水位与它的嘴持平,那就说明这个地方将发生特大水灾了。

小秋实平时就喜欢爬上牛背骑着,然后轻轻地抚摸它,因为这样能让他感觉到自己好像骑在一头矫健的骏马上,无比威风。他在这里享受到了无限的乐趣。

朱鸿钧是个本本分分的读书人,因此他对儿女的教育也非常严格。后来,尽管他曾到江西九江做过盐务官,离扬州千里之遥,但是他对儿子的学习从来没有松懈过。

虽说小秋实的年纪还小,但是在上学之前,朱鸿钧就让他接触并学习了古代散文选本《古文观止》和许多唐诗、宋词。他日后的古典文学基础之所以如此扎实,与他父亲的严厉管束一定是分不开的。

有时候,父亲忙于公务,母亲周氏便教小秋实识字。她经常会搜寻一些名人传记或小说中的故事讲给儿子听。小秋实一向沉默寡言,但是他聪明好学,喜欢幽静的环境,常常一个人留在室内翻弄着书籍,半日不需大人照料。

小秋实在邵伯镇上没有什么玩伴,因此他幼小的心灵难免感到孤独寂寞。还好他在私塾里结识了一个长得十分瘦弱的名叫江家振的小男孩。于是,他和小家振就成了小镇上最好的玩伴。

小秋实平时经常到小家振家去玩。他们每到傍晚便一起坐在荒园里一根横倒的枯树干上说话,他们俩好像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每次小秋实都会在朋友家玩到天黑,直到时间真的不早了,他才会依依不舍地离开。

可是,小家振从出生以来就体弱多病,还未成年就夭折了。小秋实从此失去了这个最好的玩伴,这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对这个童年伙伴,他有一种深切的感情。直到40年后当他回忆起孩童生活时,还对这个生平第一个好朋友寄予了深深的怀念。

1903年,6岁的小秋实又随父亲迁到了扬州。此前,小秋实随家人在邵伯镇生活了两年,尽管只是短短的两年时间,但是却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回忆。

……

前言/序言

我们的中小学课本中,涉及很多古今中外的、各个领域的历史名人,他们在思想、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以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探索他们的成长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虽然他们的生活年代、成长过程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一生中所表现出的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等优秀品质是大致相同的。他们是人类的骄傲,是青少年的榜样。

为此,我们推出了这套“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精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例如中国的孔子、屈原、李冰、秦始皇、汉武帝、司马迁、蔡伦、王羲之、祖冲之、唐太宗、李白、欧阳修、苏轼、岳飞、王阳明、徐霞客、曹雪芹、詹天佑、孙中山、梁启超、鲁迅、毛泽东、邓小平、钱学森等,以及外国的达·芬奇、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马克思、门捷列夫、顾拜旦……以他们的成长历程、人生发展为线索,采用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来表现他们,而不是进行冗长的说教性论述,以便使广大青少年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共鸣,进而得到启发。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套丛书不是学术性著作,所以不做学术性研究、论证;对于如徐霞客等生平资料较少的人物,为了使作品有血有肉、人物形象丰满,其故事叙述具有一定的合理虚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相信:青少年通过阅读这套“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加知识,而且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找到自己的理想追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