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教材通过介绍糖络病的概念、临床治则治法及辨证论治,进一步理解中医糖络病的内涵及诊治要点,并通过引入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拓宽学术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临床水平,为今后从事内分泌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背景:《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于2007年正式发布,其后在该《指南》基础上进行修订,先后出版了《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草案)》、《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实践循证指南》,至今已在全国二十余省市推广,培训专科医师9000余名。以往中医治疗糖尿病多参照“消渴病”辨治,但临床逐渐发现其局限性。在继承传统消渴病理论基础上,结合诊断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理论,从中医学角度重新认识现代临床重大慢性疾病糖尿病,并根据其临床特征、转归及自然演变过程,将其重新命名为“糖络病”。本教材对糖络病及其并发症进行分类、分期、分证辨证,针对各期不同中医证候筛选出有效方剂,紧密贴合现代临床实际,构建糖络病中医辨治体系。 作者简介 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会长。主持制订《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及《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草案)》、《糖络杂病论》。 目录 章糖络病学概述 节糖络病的概念 一、糖络病的命名 二、糖络病命名的意义 第二节糖络病的分类、分期与分证 一、糖络病分类 二、糖络病分期与分证 第三节糖络病络脉病变的概述 一、络脉基本概念 二、糖络病络脉病变的特点 三、糖络病络脉病的病因病机 四、糖络病络脉病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糖络病及糖络病络脉病的主要治则治法 一、苦酸制甜 二、开郁清热 三、调理肠胃 四、补虚泻实 五、调补虚损 六、活血通络 第二章糖络病 节糖络病前期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糖络病期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三章糖络病络病 节糖络病肾病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糖络病眼病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三节糖络病周围神经病变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四章糖络病脉病 节糖络病脑病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糖络病心病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三节糖络病足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五章其他糖络病并发症 节糖络病胃肠病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糖络病皮肤病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第三节糖络病神经源性膀胱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其他治疗方法 五、预后转归 附:西医诊断和治疗 |